古月山庄吧 关注:20贴子:1,229
  • 13回复贴,共1

【知识分享】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者,以意为先,因题得意,因意得象。
题既定,句以成篇,字以成句。
也就是说,作诗,最重要的是诗的立意和主旨,接下来才是字句的选用。
这也是刚入门时师父和我们说的,先教会意象。
但是,关于格律的一些概念我认为还是要懂得的(个人想法)。


1楼2012-06-12 00:16回复

    带上庄中前辈:
    @烟雨楼_楼主 @一人醉梨花 @_墨樽 @白羽蝶汐 @平城别
    恳请指点斧正


    2楼2012-06-12 00:17
    回复
      以及各位师兄弟:
      @莫觞飞歌 @影月幽痕 @古月山庄_古晨 @sky灬汐殿呐 @汐安绯翼 @萧霖歆 @疏影横斜钥 @夏_小汐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我也不一定对。


      3楼2012-06-12 00:18
      回复
        顺便带上师娘的小徒弟,免得师娘说我...
        @一杯醉花间
        


        4楼2012-06-12 00:19
        回复
          一下内容整理自<《诗词格律》(王力 著)


          5楼2012-06-12 00:21
          回复
            二、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四声和韵的关系很紧密。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8楼2012-06-12 00:32
            回复



              10楼2012-06-12 00:32
              回复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世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较短的,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如果让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么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师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举例)


                12楼2012-06-12 00:39
                回复
                  结束了,累死贫僧了,肚子好饿...
                  有不了解不清楚或者有异议的记得@ 老衲...大家一起讨论...
                  话说回来,有人有吃的没有?....
                  


                  14楼2012-06-12 00:48
                  回复
                    回复15楼:这只是基础的几个概念而已,你说的以后会讲。昨晚我偷懒去睡了【挠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2-06-12 08:12
                    回复
                      回复16楼:我是图书馆借的。图书馆里这种书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2-06-12 08:13
                      回复
                        回复17楼:以后如果有开意的贴子带上你吧。不过我觉得意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2-06-12 08:14
                        回复
                          我也借过,很难懂


                          22楼2012-06-12 09:32
                          回复
                            回复23楼:大家一起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2-06-12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