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校区策划的一系列高端讲座,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了本科生对于学术讲座的极端热忱——几乎所有的“高端讲座”都称得上是一票难求。当然,这中间还涉及到一个制度促进,即讲座的数量与学分直接挂钩。因此,不能排除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听讲座而听讲座”的可能。但不管怎样,毕竟我们看到了本科生创新思路活跃的冰山一角。
人跟人之间,原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一直认为,川农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全不在他人之后。而且,能够进入到川农大的本科生,或许在高中阶段的时候不是顶尖水准(顶尖水准当然回去PKU、TU乃至USTC、SCU这样一些水平的高校),但绝对都是属于“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要知道,目前重本的录取率约为5%,二本录取率约为15%。这意味着我们川农的学生在高中时代都是佼佼者,是每个班级排在10%的名字上的“优等生”,甚至一些因为志愿填报因素来到川农的“特优生”。
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批在小学、中学阶段被父母、老师引以为自豪、树以为榜样的优秀学生,有大约70%的比例的学生来到川农后,都在经历了“迷茫——抱怨——懒散——堕落”的一个过程后,渐渐沦为才华平庸、失去创新和理想的“老油条”。
我们当然不能怀疑来到川农的学生的智商、水平甚至是理想。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目前我们学校的创新平台能否给与本科生充分的机会和舞台。如果我们思虑到川农本科生创新舞台的缺失,那么他们的抱怨无疑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客观条件也当然不能成为堕落的理由,但却是学生沦落的原因,至少是之一。
川农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本科生创新的舞台,翻阅学校的发展史,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无疑是学校的一个创新黄金时期,而这建设在80年代初期的创新积淀之上。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本科生的创新作用贡献卓著。
当时川农的师生比例约为1:6,也就是一个老师带五个老师;实验室(研究中心)密度每1:50,也就是平均每50个同学就能够拥有一个实验室;学生参与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的比例约为60%,也就是说有每100个学生中,有60个学生有机会在本科阶段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各项科研任务。
80年代的川农,不仅仅是为后来川农的璀璨科研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了川农的“黄金一代”。龙漫远、卢宝荣、田大成、杨洪全、凌宏清、田世平、陈代丅文、杨汉春、许为钢……都是那一代人当中耀眼的明星,也是而今川农引以为骄傲的杰出校友。可以说,他们完美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而这也是川农的优良基因和传统。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却在本科生创新的层面上做得远远不够。对比我们的历史差了一大截,对比川内的高校也还是很有差距,对比同类型的农业院校也还是心有惭愧。“很多年以前的夜晚,我们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一座难求;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小吃街渐渐繁华,图书馆也不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实验室、图书馆,这些本该成为学生最主要活动的场所却无法成为学生的最爱,这就是我们深感痛心的现状。
以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一切的根源早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说实话,我一直期待这样着一个班主任——或者说,我如果成为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学习乃是第一要务。当然,这句话可能每一个班主任都说过,但这并不能真的产生效果。我们需要付诸行动。
可以说,对于新生而言,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在他们进校时就要了解他们的理想、心思、优点、特长,乃至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或许我可以这样猜测,这样的老师实在太少——如果再加上,至少每周下一次学生宿舍,帮助学生制订他的人生规划,可能会更少一点。再加上,这个老师能够偶尔陪着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上早自习、晚自习、晨练——我想这样的班主任已经绝迹了。
人跟人之间,原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一直认为,川农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全不在他人之后。而且,能够进入到川农大的本科生,或许在高中阶段的时候不是顶尖水准(顶尖水准当然回去PKU、TU乃至USTC、SCU这样一些水平的高校),但绝对都是属于“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要知道,目前重本的录取率约为5%,二本录取率约为15%。这意味着我们川农的学生在高中时代都是佼佼者,是每个班级排在10%的名字上的“优等生”,甚至一些因为志愿填报因素来到川农的“特优生”。
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批在小学、中学阶段被父母、老师引以为自豪、树以为榜样的优秀学生,有大约70%的比例的学生来到川农后,都在经历了“迷茫——抱怨——懒散——堕落”的一个过程后,渐渐沦为才华平庸、失去创新和理想的“老油条”。
我们当然不能怀疑来到川农的学生的智商、水平甚至是理想。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目前我们学校的创新平台能否给与本科生充分的机会和舞台。如果我们思虑到川农本科生创新舞台的缺失,那么他们的抱怨无疑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客观条件也当然不能成为堕落的理由,但却是学生沦落的原因,至少是之一。
川农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本科生创新的舞台,翻阅学校的发展史,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无疑是学校的一个创新黄金时期,而这建设在80年代初期的创新积淀之上。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本科生的创新作用贡献卓著。
当时川农的师生比例约为1:6,也就是一个老师带五个老师;实验室(研究中心)密度每1:50,也就是平均每50个同学就能够拥有一个实验室;学生参与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的比例约为60%,也就是说有每100个学生中,有60个学生有机会在本科阶段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各项科研任务。
80年代的川农,不仅仅是为后来川农的璀璨科研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了川农的“黄金一代”。龙漫远、卢宝荣、田大成、杨洪全、凌宏清、田世平、陈代丅文、杨汉春、许为钢……都是那一代人当中耀眼的明星,也是而今川农引以为骄傲的杰出校友。可以说,他们完美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而这也是川农的优良基因和传统。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却在本科生创新的层面上做得远远不够。对比我们的历史差了一大截,对比川内的高校也还是很有差距,对比同类型的农业院校也还是心有惭愧。“很多年以前的夜晚,我们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一座难求;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小吃街渐渐繁华,图书馆也不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实验室、图书馆,这些本该成为学生最主要活动的场所却无法成为学生的最爱,这就是我们深感痛心的现状。
以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一切的根源早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说实话,我一直期待这样着一个班主任——或者说,我如果成为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学习乃是第一要务。当然,这句话可能每一个班主任都说过,但这并不能真的产生效果。我们需要付诸行动。
可以说,对于新生而言,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在他们进校时就要了解他们的理想、心思、优点、特长,乃至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或许我可以这样猜测,这样的老师实在太少——如果再加上,至少每周下一次学生宿舍,帮助学生制订他的人生规划,可能会更少一点。再加上,这个老师能够偶尔陪着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上早自习、晚自习、晨练——我想这样的班主任已经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