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共享库
万圣节前夕,我大胆约出韩国女友去看电影为自己庆生。本想看部恐怖片,结果女友慧眼,选了部最近爆红的电影《格斗少年,菀得》。光看名字就令人作呕,心想一定又是类似花美男作秀的典型校园文艺片。
然而电影一开始,就被菀得那一脸茫然而又颇具喜剧性的表情给逗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时代的叛逆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打架、逃课、不求上进等等,不禁让人回忆起自己的懵懂岁月。
玩世不恭的他并不是一贯校园电影中刻画的“学校霸王”形象。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三口,爸爸是个驼背,叔叔是个智障,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个残疾人家庭,就靠着父亲微薄的杂耍收入度日。
而当其“唐僧型”班主任现身后,影院开始不断爆发出阵阵笑声。这位无事不管的班主任东洙可谓是现代教师中的极品,比学生还要叛逆。课堂上公然睡觉,鼓励学生谈恋爱等等,虽说这种班主任在现实中是找不到原型的,但是这种表面富有喜感实则极有责任心的教育态度还是可取的。
看不惯菀得的散漫,身为班主任又近为邻居的东洙对其实施各种“折磨”。对菀得来说,上下课吆喝两句,回家后唠叨几声已成家常便饭。然而正是在这种充满“爱意”的另类关怀下,菀得最后才得以发掘出自己的格斗天赋。
电影看了三分之一,本以为这部电影也就为博众人一笑罢了。刚要开始迷糊的时候,睁眼一看,不禁哑然出声:“怎么出现个东南亚女人?”女友告诉我,原来班主任曾向菀得透露,他有个来自菲律宾的妈妈。回忆起菀得愤怒的那一幕,我才醒悟过来,这其实可以看做是韩国人对国际婚姻的一种早期排斥现象,也是本部电影里重点突出刻画的另一条主线。
在班主任的百般劝说下,菀得仍无动于衷,甚至以反抗的态度来逃避菲律宾妈妈这个现实,而电影里也多次提到东南亚这个字眼。当时我不禁寻思:“如果说其母亲是来自美国,或是中国的话,这条主线是否难以走下去。”答案是肯定的。很明显,韩国在国际社会这个范围内,已经将东南亚定位为底层。菀得在片中曾对住在阁楼中的班主任哭诉自己的命运多舛:“如果和老师的不幸比起来,那我算什么?出生在一个残疾家庭,特别是还有个菲律宾的妈妈。”言简意赅,一步到位。
剧情走到三分之二时,热血的班主任为支持国际文化而锒铛入狱,同时菲律宾母亲多次的爱心便当感化菀得后,对话、相认直至拥抱的瞬间,整个电影院变得相当沉默。回头一看,发现很多人已经开始落泪。这不知能不能看作是一直以来,抱着“单一民族”思想的韩国在接受国际婚姻时,在与异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抗衡下的潜移默化,使得这种不分国度的亲情之爱流露于表。光从导演的思路出发,就可以看出,韩国人并不是千古不化的木头人。
菀得在一家团聚之后,重获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的他在阳光明媚的某个清晨,向天空摆出自信的笑脸,这是该电影的最后写照。
总体来看,该电影取材于社会现实,加上两名演员的搞笑天分超群,一幅没有经过任何修剪的生活投影引起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也是该片的耐看点所在。同时题材又不失直面韩国人内心情感的纠结,更使得这部影片在时代感的冲击下,再次唤醒社会而获得同感。
我不禁感叹,韩国电影的内在生活影响力之巨大,能承载出一个潜在的文化张力,让巨变的文化能量去弥补了青少年现实生活镜像中的空缺。然而,近来这种巨变的文化能量中,却不忘用现代手段去锻造处境较为尴尬的国际家庭氛围,把这种亲情融入到传统文化和前卫的个性阐述中,正是令人啧啧称赞之处。(记者 林芳浚)
万圣节前夕,我大胆约出韩国女友去看电影为自己庆生。本想看部恐怖片,结果女友慧眼,选了部最近爆红的电影《格斗少年,菀得》。光看名字就令人作呕,心想一定又是类似花美男作秀的典型校园文艺片。
然而电影一开始,就被菀得那一脸茫然而又颇具喜剧性的表情给逗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时代的叛逆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打架、逃课、不求上进等等,不禁让人回忆起自己的懵懂岁月。
玩世不恭的他并不是一贯校园电影中刻画的“学校霸王”形象。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三口,爸爸是个驼背,叔叔是个智障,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个残疾人家庭,就靠着父亲微薄的杂耍收入度日。
而当其“唐僧型”班主任现身后,影院开始不断爆发出阵阵笑声。这位无事不管的班主任东洙可谓是现代教师中的极品,比学生还要叛逆。课堂上公然睡觉,鼓励学生谈恋爱等等,虽说这种班主任在现实中是找不到原型的,但是这种表面富有喜感实则极有责任心的教育态度还是可取的。
看不惯菀得的散漫,身为班主任又近为邻居的东洙对其实施各种“折磨”。对菀得来说,上下课吆喝两句,回家后唠叨几声已成家常便饭。然而正是在这种充满“爱意”的另类关怀下,菀得最后才得以发掘出自己的格斗天赋。
电影看了三分之一,本以为这部电影也就为博众人一笑罢了。刚要开始迷糊的时候,睁眼一看,不禁哑然出声:“怎么出现个东南亚女人?”女友告诉我,原来班主任曾向菀得透露,他有个来自菲律宾的妈妈。回忆起菀得愤怒的那一幕,我才醒悟过来,这其实可以看做是韩国人对国际婚姻的一种早期排斥现象,也是本部电影里重点突出刻画的另一条主线。
在班主任的百般劝说下,菀得仍无动于衷,甚至以反抗的态度来逃避菲律宾妈妈这个现实,而电影里也多次提到东南亚这个字眼。当时我不禁寻思:“如果说其母亲是来自美国,或是中国的话,这条主线是否难以走下去。”答案是肯定的。很明显,韩国在国际社会这个范围内,已经将东南亚定位为底层。菀得在片中曾对住在阁楼中的班主任哭诉自己的命运多舛:“如果和老师的不幸比起来,那我算什么?出生在一个残疾家庭,特别是还有个菲律宾的妈妈。”言简意赅,一步到位。
剧情走到三分之二时,热血的班主任为支持国际文化而锒铛入狱,同时菲律宾母亲多次的爱心便当感化菀得后,对话、相认直至拥抱的瞬间,整个电影院变得相当沉默。回头一看,发现很多人已经开始落泪。这不知能不能看作是一直以来,抱着“单一民族”思想的韩国在接受国际婚姻时,在与异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抗衡下的潜移默化,使得这种不分国度的亲情之爱流露于表。光从导演的思路出发,就可以看出,韩国人并不是千古不化的木头人。
菀得在一家团聚之后,重获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的他在阳光明媚的某个清晨,向天空摆出自信的笑脸,这是该电影的最后写照。
总体来看,该电影取材于社会现实,加上两名演员的搞笑天分超群,一幅没有经过任何修剪的生活投影引起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也是该片的耐看点所在。同时题材又不失直面韩国人内心情感的纠结,更使得这部影片在时代感的冲击下,再次唤醒社会而获得同感。
我不禁感叹,韩国电影的内在生活影响力之巨大,能承载出一个潜在的文化张力,让巨变的文化能量去弥补了青少年现实生活镜像中的空缺。然而,近来这种巨变的文化能量中,却不忘用现代手段去锻造处境较为尴尬的国际家庭氛围,把这种亲情融入到传统文化和前卫的个性阐述中,正是令人啧啧称赞之处。(记者 林芳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