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薇部落吧 关注:1,366贴子:9,291

怎样写小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1楼2012-06-29 18:25回复
    说是以局部把握整体、反映整体,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语言艺术形式,
    富于变化、活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需要调动艺术的才能和运用技
    巧。本书分别从以人物为本位、组织故事情节;结构的安排;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
    典型人物;自然描写与社会描写;细节的描写和叙述视角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概括了
    传统意义上小说的写作要点。


    2楼2012-06-29 18:26
    回复
      一、要善于以人物为本位,精心组织故事情节


      3楼2012-06-29 18:26
      回复
        任何小说,情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说情节不可缺少呢?情节在小说中,至少起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①小说的各种材料,往往要通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合适的
        情节能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想法,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知识都编织来。”
        ②人物的性格,要通过情节来表现。只有随着
        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才能获得体现和发展。
        ③小说的情节,往往负载着一定社会历史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常常
        要通过情节来表现。
        ④小说情节能引起读者共鸣性情感和评价性情感,增强小说的近现
        代小说,较多地摒弃了由叙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
        结构。但各种技巧的运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时序的连贯性和情节的完整性。即算是
        表现“意识流”为主的心理小说,表面上时空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
        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
        系,情节在变化中依然是完整一体的。


        4楼2012-06-29 18:26
        回复
          作家们写小说,情节设置上一般呈两种倾向:“强化”或“淡化”。
          情节“强化”的小说,作者常常利用尖锐的、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作者
          往往将人物放在尖锐、严酷的矛盾斗争中加以磨炼和考验,造成紧张、激烈、大起大
          落的气氛和戏剧性的高潮。这类小说,其好处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分强调
          巧合,多少丧失了一些真实感,让人一看就是“戏”,太戏剧性了,往往丧失了生活
          的开阔感和高瞻远瞩的距离感。有时候,过分强调情节,也会使人物在情节的安排下
          无所作为,使人物性格难以表现。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
          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
          义。
          情节“淡化”的小说,其好处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处理不好,极容易写得松
          散乏味。严格说来,所谓“强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学追求,并不决定
          作品本身的质量。好的情节,无论“淡化”或“强化”,都应作到真实、生动、写出
          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
          虚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肤浅的,脱离人物实际、不能反映社
          会生活内容的情节,也是谁也不愿意看的。


          5楼2012-06-29 18:27
          回复
            写作小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从特定的生活感受出发的。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被某
            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动了,觉得这些感触,能够写成一篇小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提
            炼出比较完整的情节。


            6楼2012-06-29 18:27
            回复
              二、要善于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长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虽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见出匠心,一丝不苟。
              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


              8楼2012-06-29 18:27
              回复
                (一)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优点是行动、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但又有它的局限性:
                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
                ②人物性格的展开或作者感情的抒发,需要足够的空间,但情节结构重视事件的纵向连缀,不能给人物发展在横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盘,更不允许脱离情节规定的具体时空规定,作者必须时时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并把它推进,这样就限制了作者创作的才华。
                ③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将许多代情节的过场戏塞进作品,这样的过场戏往往失去精彩,不利于人物的塑造。
                ④情节结构将万花筒一般十分丰富的生活提炼为一个首尾完整的生活过程,让小说的一切因素都服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不能有丝毫的游离,这样做,很容易损失生活的真实性、丰富性,给人以编造、失真的感觉。以上这些局限,是安排情节结构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9楼2012-06-29 18:28
                回复
                  (二)散文结构
                    有人觉得情节小说太显编造失真了,极力回避那种奇妙的、戏剧性情节,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态来描写生活,于是产生了一种散文似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发端、发展而推向高潮,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断,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桠桠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写作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它放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能失之混乱、松散,要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


                  10楼2012-06-29 18:28
                  回复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
                    中国当代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与西方现代派"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也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看,他们都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小说的结构框架;现实场景的描写只是作为人物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序的颠倒与溶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识独白等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但现代派作家强调人物意识流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瞬息万变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意识流动是闪念性的,杂乱无章,互不关联,像散布的彩点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是:
                    ①以心理流程来结构作品,让作品的一切从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了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
                    ②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或放射扩展,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
                    ③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在场面与场面之间,人物动作与动作之间,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摆脱了追求故事情节表面连贯完整的某种束缚,取材灵活。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也是明显的。
                    首先,依据心理流程结构作品,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往往要读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内向、模糊。采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11楼2012-06-29 18:28
                    回复
                      (五)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长篇小说结构多姿多彩,学写长篇小说,最好先从"横断式"和"纵向式"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小说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建构与表现——也应该是这样;建构什么 就是建构人物性格;表现什么 就是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那么性格与心理,就成为小说所面对的人的根本课题,也是其写作的基本任务.


                      13楼2012-06-29 18:29
                      回复
                        一,小说的艺术任务
                        (一)小说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建构和表现
                        1.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
                        性格和心理都是很宽泛的概念,固然有属于自己的本质规定,但是仍然可以作宽松理
                        解,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的两个重要关切方面,就成为小说的根本创造目标.
                        2.人物性格的解构
                        新时期小说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吸收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
                        过程中,小说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作一个高度的,艺术形式角度的简约,那么这
                        种变化根本地说来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物性格的解构.当代小说不论是新写实主义的原生
                        态的自然展露,还是先锋派的向壁虚构,抑或是性向小说的欲望展播,无不体现为一种趣
                        向,那就是人类心理的无限延展和深度开掘.这里的哲学理路在于:人,正在由建构向解构
                        颓堕.当然这种颓堕不仅是从道德旨趣上实行的,但道德解构是一个重要任务;更重要的
                        人性目标则是重新建构人的存在.换言之,小说所承担的不再是社会生活情景的现实主义
                        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性价值建构.卫慧和棉棉的小说至少把人的都市欲望和堕落体
                        验呈现为一种属人的价值——即使那真是一种人的堕落,但它终究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灰色调的,色情迷乱的,甚至是丑陋的存在状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看,小说从情节和
                        性格的虚构向着人的心理及其价值的真实迈进.先锋派以来小说逐渐从性格和心理移开,
                        在走向更宽泛自然的人性议题上呈现了这样的旨趣:由虚构走向象征.
                        3.人及其存在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
                        新时期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从哪个方面取消经典小说理论都是有困难的,或者说
                        是不可能的.以鲁迅先生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又充分吸
                        收西方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自己的小说,根本理念正是人及其存在
                        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正是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人道主义诠释,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的描述
                        和建构.所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的小说理论不可能脱离这一传统而别求他途,尤其
                        是作为小说写作的学习范式,我们必须有着基本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塑性.与之相应,
                        我们要对性格和心理这一小说的根本话题进行探讨,对人类意识心理及意识流小说作一
                        点考究,这都是为学习作参究之用,重要的是读写过程中的自我摸索和研究,此不赘言.


                        14楼2012-06-29 18:29
                        回复
                          (二)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如前所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为目的的叙述艺术.要达到这一目的,有
                          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情节叙述,一是通过心理描写.大多传统小说都是走前一条路;而新时
                          期以来的小说探索多有出此窠臼者,或者使小说心理化,走意识流的路子——这已经出离
                          传统,走向现代.然而即使是象征式小说,也还保留着其象征体系内的现实情节的血肉部
                          分,在叙述时还没有出离情节小说的某些规定,因此还不能说是完全脱离了传统小说理
                          论.我们这里正是依据这样的认识把传统小说分为三个类型:故事式,意识流和象征式.
                          1.故事式
                          故事式小说是典型的传统小说,它的根本规定是有一个能够展示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
                          格成长历程的故事情节.什么是情节呢? 情节的本质是矛盾.这种矛盾可以从两个角度
                          来把握:一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异己势力以及抽象力量之间的矛盾,谓之命运矛盾;一是人
                          与自己的情感,欲望以及常常将自我异化为非我的观念体系之间的矛盾,谓之性格矛盾.
                          而这两种矛盾常常是互相转化的.
                          故事式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都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叙述者即是作者本人或者相当于
                          此种角度的局外人.一般地讲,这种模式注重情节的曲折波澜,注重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变
                          化,注重环境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制约作用,立体全方位地,超越时空地把握人物和
                          故事,一般称为"三要素".其叙述模式是非常典型的传统故事模式。
                          有的小说为了突现人物而淡化了情节,或者将矛盾弱化,乃至仅仅留下一堆细节.
                          2.场景式
                          场景式也可称为片断式,亦即不把情节处理成故事而处理成一个一个的场景,一个一个
                          的片断.转言之,就是把故事式中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改变为单一的,局内人的视角;情节
                          和人物也不是由叙述者叙述,而是自己现身说法地表现出来;而且不是故事式中一脉相
                          承,波澜起伏的故事,而是延展着某种内部逻辑关系——常常是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发展过
                          程——的作为场景的片断.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说书人角色为演员所替代;二是情节和
                          人物均由线性结构形态转化为片断式结构形态,随之结构方式也由编织转化为剪辑.
                          场景式小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场景,形成富有表现力的片断式表现语汇,尤其注意场景和断
                          之间的内部联系,那就是情节矛盾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和环境及场景的转换——这一
                          切虽然都处理在了显隐之间,但肯定是不能忽略的.在这一点上,场景式小说具有戏剧化
                          的倾向.
                          3.意识流
                          (1)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
                          意识流小说在表现人物这一原始命题上走得更远一些:那就是从塑造人物性格深入到人
                          的内心世界;不是这样,它是以人物复杂疏放的心理现实和独默茫远的现代情怀为表现对
                          象,使之外化为整个生命的恣肆汪洋,外化为现代人与整个工业文明对峙的,某种不堪而
                          又无奈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意识流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一种纯然的创作方法,而是
                          一个现代哲学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流派,虽然它没有一定的组织纲领和行动原则.它是西
                          方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灵魂无处安顿,生命深刻异化时节的一种内心独白.但是,它与
                          传统小说的血肉联系在于:它依然保持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和自然,它折射着
                          人物所处环境的全部关系和现实需求,映现着人物的生命自然本能以及世界人生感受,其
                          本质是矛盾性和处境性的.捕捉矛盾,还原情节,把握人物心理及性格,关怀人的存在状态,
                          关切存在的历史社会现实,尤其是将意识本身流程化,形式化,从而达到对于整体人生世
                          界的体悟,依旧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发生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
                          自己处境和状态的认识更加清醒,也更加无可奈何.
                          这种对于意识流小说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本质的确认,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作为一种技巧
                          或模式为我们所借鉴;相反,我们完全可以也已经有人在尝试着运用并取得某种成果。
                          (2)意识流的特点
                          意识流就是意识之流,就是一个一个的意念组成自然流程.它有三个特点:一,它超越现
                          实时空,以意识的自然活动为线索形成心理时空;从这个意义讲,意识流属于心理范畴,当
                          然要遵循心理规律,呈现心理的自然状况和复杂情形.二,人物的心理作为载体,它仍旧可
                          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由于它充分地遵循意识流动的心理法则,因而毋宁说
                          它更真实,更充分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灵世界;这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是
                          同一于意识本身的.三,意识流中,不存在意识主体之外的第二个叙述主体,叙述和描写,抒
                          情乃至议论同一为意识心理的自然呈现,因而作者和读者都必须在意识这一点上形成交
                          流和沟通,互相进入.唯其如此,读者才能介入创造,读懂其间的意蕴.
                          (3)作为叙述模式的意识流
                          作为一种叙述模式,意识流超越情节,人物,环境等题材范畴的分别,使之同一为心理;整
                          个文本的建构正是意识流动的过程.第一,它有一个心理的过程,大致可以看出意识流动
                          的走向和趋势;第二,它有主要的内容,但它远不像心理描写那样单一清晰,一般是多层次
                          多角度的自然芜杂状态;第三,它充分遵循心理法则,并以流动不居的心理形式将客观事
                          物同一,形成一种新的形式.


                          15楼2012-06-29 18:30
                          回复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根本特征:象征和心理
                            现代小说更是一个宽泛得无法界定的概念.任何哲学文化思潮意义上的,涉及人类社会
                            历史和文化演变的界定,在这里都没有意义.我们只是探讨一种形式,探讨一种艺术体裁
                            其内部机制和外部特征,其艺术构成意义上的构成形态和思维方式.我们抓住两个东西:
                            一是象征;一是心理.这是现代小说的两个根本要素.
                            1.象征和心理
                            同样,一般意义上的象征的概念与现代小说中的象征关联不大.就现代小说言,象征是
                            指一种结构着,完成着小说体裁的形式构件.即整个情节和人物,内在于情节和人物的矛
                            盾及其发展变化,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都作为一个充分象征化的完整结构实现着小说话
                            语的陈述.简单地讲,现代小说是一个象征体,一个寓言,在抽象理式的意义上与现实主义
                            小说所执持的现实生活题材根本脱节.它根本地形式化了.
                            心理也是这样.现代小说基本是一种心理表述,一种心理对于现实社会历史形态的超越,
                            一种对于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存方式的抽象概括,一种个我终极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解读和
                            人性解读.这种解读是扭曲变态的,是荒诞离奇的,是魔幻惊惧的.换言之,现代小说本身就
                            是现代社会下人性扭曲变态,存在荒幻离奇,心理恐怖莫明的展布.这与现实主义意义上
                            基于更高意义的批判性表现是毫无关系的.
                            2.符号化及模具化
                            就形式建构言,现代小说是一种抽象,其表现就是寓言化,符号化,模具化;就其思维方式
                            言它又是一种意象,其表现就是梦幻化,荒诞化,丑陋化.传统审美体系对于现代小说的概
                            括已经苍白无力.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现实主义(包括浪漫主义以及古典主义之前的神
                            话,史诗等)关切的社会历史内容其作为题材,已经失去小说艺术主体的地位;它们只是作
                            为象征或心理的素材,作为一种边角边料在听命于象征体式或心理构式的需要,成为形式
                            和符号的物质材料,其自身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已经死亡.
                            但是,作为人类艺术的现代形态之一,在人及其存在这个"灵魂"上并未走远;它只是为此
                            换了一副病体,一副倒错的肢体而已.这种灵魂——对于人及其存在的关切——的依旧执
                            持,使得现代小说在其艺术建构的形式因素中不免残留某些断筋朽骨,残留一点余温剩
                            热,那具已经死亡的传统躯体在寓言或象征的意义上鬼气游尸.
                            我们无法将现代小说的理念讲得通俗易懂.我们只能在具体例证的描述中作一点浅
                            近的分析.而且只能推出两个初步体式稍示印证:这就是象征式小说和心理化小说.
                            3.象征式
                            象征式小说已经完全与现实情景的逻辑规定脱离,变成某种理式或意义的形式抽象.它
                            是要概括某种现实或某种意义,但本质地讲它又只是一个形式,一种建构:情节本身是喻
                            体,人物只是整个象征体系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当然,人物及其关系也就可以超越现实时
                            空,在象征或影射的意义上重新结构,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意义结构.
                            4.心理式
                            心理小说亦复如此.要而言之,心理小说不是人物心理的现实性描述,而是作者心理和
                            梦幻的符号性表述.情节也好人物也罢,包括环境,都充分心理化和梦幻化了.显然,这里的
                            心理化不是生物意义的心理科学分析,而是寓意和感觉的符号系谱.变形,意象,图式,幻觉,
                            梦呓成为常用的符号,整体看来又是一个心理实体,是意象和图式的体系化和系谱化.大
                            致的情节或隐约的人物,或者逼真的故事和环境,都是这一系谱的构件和谱文.


                            16楼2012-06-29 18:30
                            回复
                              三,小说的写作


                              17楼2012-06-29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