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轩吧 关注:51贴子:4,501
  • 7回复贴,共1

【律诗】律诗常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庆祝问轩建吧。
这个帖也是我在平家发的,
关于律诗的基本知识,
搬过来分享下。


1楼2012-07-12 14:24回复

    2.律诗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②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③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④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3楼2012-07-12 14:24
    回复

      3.对于律诗中各联的称呼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4楼2012-07-12 14:25
      回复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


        8楼2012-07-12 14:26
        回复

          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
          


          9楼2012-07-12 14:26
          回复

            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10楼2012-07-12 14:26
            回复

              对仗特点,
              一是句法要相同。
              二是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
              三是词性要相对。


              11楼2012-07-12 14:27
              回复
                打完收工,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可以直接指出。


                13楼2012-07-12 14: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