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羲吧 关注:51贴子:798

回复:【与神对话】强荐 作者 尼尔?唐纳?沃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是指一个灵魂在事先就选择了它将经验哪种生活吗?
非也,那就失去这些遭遇应有的目的了。这些遭遇的目的,是要创造你的经验――你再因此而创造你的自己――在当下那荣耀的一刻。所以,你并不事先选择你将经验的人生。
不过,你可以选择用以创造你的经验的任务、地点和事件――条件和情境、挑战和障碍、机会和选择。你可以选择你调色盘上的色彩、你工具箱里的器具、你店里的机械。你用这些来创造什么是你的事。那就是人生之所为何来。
在你所有选择去做的事里,你的潜能是无限的。所以不要先肯定说,一个投生在你所谓受限的肉体里的灵魂,是无法达到它完全的潜能的,因为你并不知道那个灵魂想做些什么。你并不了解他的生命议程(agenda)。你对他的意图并不清楚。
因此,祝福并感谢每个人和每个情况吧!如此,你就是肯定了神的创造之完美――并且表示出你对他的信心。因为在神的世界里是没有意外的,没有一件事是巧合。世界也不会被随意的选择,或被你们所谓的命运所击倒。
如果一片雪花的设计可以如此的完美,你不认为如你们的人生这样庄严伟大的东西,也可以是这样的吗?
但是即使是耶稣也在治愈病患。如果每个人的情况都是如此“完美”,耶稣又为何要治愈他们呢?
耶稣并不是因为见到他们的情况“不完美”,才去治愈他们的。他治愈那些他治愈的人,因为他明白那些灵魂请求治愈做为他们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他看见过程的完美。他认知且了解到灵魂的意图。如果耶稣真是觉得所有精神或身体上的病代表了不完美,那他不会一次就治愈地球上的每个人吗?你认为他没办法这么做吗?
不。我相信他做得到。
好。那么头脑心智就想知道:为什么他没去做?为什么基督要选择让一些人受苦,而一些人痊愈?并且讲到这个,神又为何要容许任何受苦的存在?这问题以前已被问过,而答案仍然相同。在这过程里有完美――而所有的生命都是出自选择。去干涉选择或质疑它都是不适当的。去谴责它更不应该。
那么什么才是适当的呢?去观察它,然后尽你所能的去协助那灵魂,寻找并做出一个更高的选择。所以,留心注意别人的选择,却不要去批判。要知道他们的选择在目前这一刻是完美的――然而要准备好去助他们一臂之力,万一他们要寻求一个更新的选择、一个不同的选择――一个更高的选择的话。
进入他人的灵魂与之心灵交流,对他们的目的、他们的意图就会变得清晰。这是耶稣对那些他治愈的人所做的――以及对那些他触及其生命的人所做的。耶稣治愈所有那些来到他面前的人,或那些叫别人替他们向耶稣求情的人。他并没有随意治愈人。如此做会违反了一条神圣的宇宙律:
容许每个灵魂走它自己的路。
那就是说,我们没被要求时,就不可以去帮助任何人吗?显然不是的,否则我们永远都不能帮助那些印度的饥童,或非洲受折磨的群众,或任何地方的穷人或被蹂躏的人了。所有人道的努力都没有了,所有的慈善事业都被禁止了。我们难道必得等到一个人在绝望中向我们哭诉,或一国的人请求帮助,才被容许去做显然是对的事吗?
你瞧,这问题不是已回答了它自己吗。如果一件事显然是对的,就去做。但要记得,关于你们所指的“对”跟“错“,要极为审慎的判断。
一件事只因为你说它是对或错而是对或错。一件事并非本身就一定是对或错。
是这样吗?
“对”或“错”并非一个天生固有的状况,它是在个人价值系统里的一个主观判断,藉由你的主观判断,你创造你自己――藉由你的个人价值,你决定且表现你是谁。
世界以它的现状存在,以使你能做出这些判断。如果世界是存在于完美的状态中,那你自我创造的人生过程将会终止,会结束。如果再也没有诉讼,律师的事业明天就会结束。如果再也没有疾病,医师的事业明天就会结束。如果再也没有问题,哲学家的事业明天就会结束。
而如果再也没有任何困难,神的事业明天也会结束!
一点不错。你的措词非常完美。如果再没有更多可创造的,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创造了。我们所有的人对继续这游戏都是既得利益者。我们虽然一再说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却不敢解决所有的问题,否则就再也没有什么事留下来让我们做了。
你们的军事工业复合体非常了解这点。那就是为什么他们强力反对企图在任何地方成立一个非战政府的原因。
你们的医药机构也了解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他们坚决反对――为了他们自己的生存他们不得不如此――任何新的神奇药物或治疗法,更不必说奇迹本身的可能性的原因。
你们的宗教团体也很明白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它一致地攻击对神的任何界定,若是那界定不包含恐惧、审判和报复,以及对自我的任何界定,若它不包含他们自己的朝向神的唯一道路的想法。
如果我对你们说,你们就是神,那将置宗教于何地?如果我跟你们说,你们真的痊愈了,那将置科学和医学于何地?如果我对你们说,你们将和平的过活,那将置调停者于何地?如果我对你们说,世界已经治理好了,那又将置世界于何地?
那么,水电工人又怎么办呢?
基本上,世界充满了两种人:那些给你你想要的东西的人(who give you things you want),及那些修理东西的人(who fix things)。而在某种意义上,那些给你你要的东西的人――屠夫、糕饼师、制蜡烛者――也是修理者。因为有想要一个东西的欲望,往往是对它有了个需要。那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有毒瘾的人需要一针(a fix,字面意思为修理之意)。所以,要小心,别让欲望变成了瘾。


19楼2012-07-24 15:14
回复

    你还可以告诉我其他的吗?
    我告诉过你其他的了。自开天辟地以来,我告诉过你所有的。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过你们。我派给你们一位又一位的老师。只是你们不听他们。你们杀害他们。
    但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杀害我们中最神圣的人?我们杀死他们或侮辱他们,都是一样的。为什么?
    因为他们与你们所有每个否定我的思想抗衡。而你若要否定你自己,你就必须否认我。
    我为什么会想否定你,或我?
    因为你害怕。并且因为我的承诺太好了,以致你觉得不可能是真的。因为你无法接受那最伟大的真理。因而你们将自己陷入一种叫人恐惧、依赖、不包容的灵性教诲里,而非爱、力量和接受的灵性教诲里去。
    你们充满了恐惧――而你们最大的恐惧是,我最大的允诺可能是人生最大的谎言。因而你们创造自己所能造的最大的幻想以保卫你们自己:你们宣称,任何给予你们神的力量,并且向你们保证了神的爱的允诺,必然是魔鬼的假承诺。你告诉自己,神绝不会做这样一个承诺,只有魔鬼会――以诱惑你去否定神的真实身份,但是你们却以为神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那可怕的、好判断的、善妒的、爱报复的及会惩罚的存有中之存有。
    纵使这个形容更适合一个魔鬼(如果有魔鬼的话),你们却将魔鬼的特征派给了神,为的是说服你自己别去接受你的创造者之似神的承诺,或接受自己的似神的特质。
    恐惧的力量是很大的!
    我正试图放下我的恐惧。你可以再告诉我更多的律法吗?
    第一条律法是,你可以是、可以做、并可以拥有任何你能想象的东西。第二条律法是你会吸引你所害怕的东西。
    为什么呢?
    情绪是吸引的力量。你非常害怕的东西,你就偏会经验到。一只动物――你所认为是较低等的生命形态(纵使动物比人类以更大的正直及更大的一致性行动)――能立刻知道你是否怕它。植物――你们认为甚至更低等的生命――对爱它们的人,还比对毫不在乎它们的人反应要好得多。
    这些全非巧合。在宇宙里没有巧合――只有伟大的设计;一片不可思议的“雪花”。
    情绪是在动的能量。当你挑动能量,你便创造出效应。如果你移动了足够的能量,你便创造出物质。物质是能量聚结在一起而成的。它们四处移动,挤在一起。如果你以某种方式操纵能量够长的时间,你便得到物质。每位大师都了解这条律法。它是宇宙的炼金术,是所有生命的秘密。
    思维是纯能量。你所有、曾有、会有的每个思维,都是有创造力的。你思维的能量永远不会死。永远。它离开你后会朝向宇宙前进,永远延伸。思维是永恒的。
    所有的思维会凝聚在一起;所有的思维都会遇见其他的思维,在能量不可思议的迷宫里穿梭,形成一个难以形容的美丽,且不可置信的、复杂的、流变不居的花样。
    相似的能量会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类似的能量“团”。当这些类似的“团”彼此穿梭――碰触――慢慢地它们彼此就“黏在一起”。于是,难以想象的大量相似能量“黏在一起”就形成了物质。但物质是由纯能量形成的。事实上,那也是它能形成的唯一方式。所以,一旦能量变成了物质,它就会有很长时间都维持是物质――除非它的构造被一个相反的,或不同的能量形式扰乱。这不同的能量就会是物质产生作用,实际上也就是拆散了物质,释放出组成它的原能量(raw energy)。
    基本来说,这就是你们的原子弹背后的理论。爱因斯坦是比任何其他人――以前或以后――更接近于发现和解释宇宙的创造秘密,并加以运用的人。
    你现在该了解臭味相投的人如何能一起努力来创造一个他们偏爱的世界了吧。“不论何处,两个或更多的人因我之名聚在一起”这句话(译注:圣经名言“若你们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无论为什么事祈祷,我在天之父,必要给他们成就。”)乃变得有意义多了。
    


    21楼2012-07-24 15:17
    回复

      2
      “请你将生命的道路指示给我:
      唯有在你面前有圆满的喜悦;
      在你右边也有我永远的福乐。”
      ――圣咏十六:十一
      我一生都在寻找通往神的路――
      我知道――
      ――而如今我找到了,却无法相信。我感觉好象是我坐在这儿写这些给我自己。
      你是的。
      那不太象是与神通讯会有的感觉。
      你要钟鼓齐鸣吗?那我来看看我能安排些什么。
      你知道,一定会有人称这整本书是个亵渎。尤其是,如果你继续以这样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的样子出现的话。
      让我解释一些事给你听。你们有“神在人生中只以一种样子出现”的想法。那是个非常危险的想法。
      它令你无法在所有一切的地方看到神。如果你认为神看起来只有一种面貌,或听起来只有一种声音,或只以一种样子存在,你便将日日夜夜忽略而看不到我。你将花一辈子找神而找不到她。因为你是在找他。我这是一个比喻。
      曾有人说过,如果你在污秽和深奥的地方看不到神,你便错失了一半的故事。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实话。
      神在悲伤和欢笑里,在苦与甜里。每件事背后都有一个神圣的目的――因而在每个东西里都有一个神圣的存在。
      我曾经着手写过一本叫作《神是一个意大利香肠三明治》的书。
      那会是本非常好的书。我给了你那个灵感。可是后来你为什么又没有写了呢?
      感觉起来象是亵渎。或至少是可怕的不敬。
      你是说精采的不敬!什么东西让你有神只是“虔诚的”这个想法?神是上与下、热与冷、左与右、虔诚与不敬!
      你认为神不能笑吗?你是否认为神不会欣赏一个好笑话?你认为神是没有幽默感的?我告诉你,是神发明了幽默的。
      当你向我说话时,你必须文文静静的说吗?鄙俗俚语或粗暴的言语是在我的知识范围之外吗?我告诉你,你可以跟我说话就象你会跟你最好的朋友说话的那个样子。
      你认为会有一个字是我没听过的吗?一个景象是我没看过的吗?一个声音是我不知道的吗?
      你是否以为,我轻视这些,而爱其他的?我告诉你,我什么都不轻视。这些全都不会令我厌恶。它们是生命,而生命就是礼物;无法形容的宝藏;神圣中的神圣。
      我即生命,因为我是生命所是的素质。其每个面向都有一个神圣的目的。没有一样东西存在――没有一样东西――是没有一个为神所了解及赞同的理由的。
      这怎么可能呢?人们创造出来的邪恶又怎么说呢?
      你们无法创造一样在神的计划之外的东西――一个思维、一个物件、一个事件――或任何一种的经验。因为神的计划,是让你们去创造任何东西――每样东西――不论你们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在这种自由里,存在着神之为神的经验――而就是为了这个经验,我才创造你们,以及生命本身。
      恶是你们称为恶的东西。然而即使那个我也爱,因为只有透过你们称为恶的,你们才能认识善;只有透过你们称为是魔鬼的工作的事,你才能认识并且去做神的工作。
      我爱热并不比我爱冷更多,爱高比爱低更多,爱左比爱右更多。这全是相对的。全是存在的一部分。
      但我被教育成相信好与坏是真的存在;对与错是相反的;而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不对的、不可接受的。
      在神的眼里,每件事都“可以接受”。因为神怎么能不接受现实?排斥一样东西就是否认它的存在。说它不对,就是说它不是我的一部分――而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你仍然要保持你的信念,信守你的价值,因为这些是你的父母和你父母的父母的价值;你的朋友和你的社会的价值。它们造成了你人生的结构,失去它们会解散你经验的组织。不过,仍旧要一一地检查它们。一件件地检讨它们。别去拆房子,要检视每块砖,并且换掉那些看来残破而不再能支撑那结构物的。
      你的对与错的想法就只是想法而已。它们是形成你是谁的形状,和创造你是谁的内容之思维。只有一个理由需去改变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去造成一个改变:就是如果你不喜欢你是谁。
      


      23楼2012-07-24 15:22
      回复
        所以,你们大部分的人,花掉你们成人生活的一大部分,只为寻找“正确”的崇拜、服从和侍奉神的方式。但所有这一切的反讽是,我并不要你们的崇拜,我并不需要你们的服从,你们并没必要侍奉我。
        这些行为是历史上君王要求其下属的行为,而那些君王又往往是自大狂、没安全感、专制的君王。不论怎么说,它们都不是神会有的要求,而世人到如今却还无法下结论说,那些要求是假造的,与神明的需要或愿望根本毫无关系,实在是非常奇怪的事。
        神没有需要。“一切万有”本就是所有的一切。所以,就定义而言,他不需要或欠缺任何东西。
        如果你选择相信一位不知怎的需要某些东西的神,并且如果他得不到就会很伤心,而惩罚那些他期待会给他那东西的人的话,那么你便是选择了一个比我小得多的神。那么真的是一位较差的神的儿女(Children of a Lessor God――译注:电影“悲怜上帝的儿女”之原名)。
        你们不是的,我的孩子们,请让我藉这本书再一次的向你们保证,我没有需要。我不要任何东西。
        这并不意谓着我是没有欲望的。欲望和需要并非同一件事(虽然你们许多人在你们目前这一生里,把它们看成是一样)。
        欲望是所有创造的开始。它是第一个思维。它是在灵魂内的一种崇高感受。它是神选择下一次要创造什么。
        而神的欲望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愿认识并经验我自己,在我所有的荣光里――认识我是谁。在我发明你们――以及宇宙之所有世界――之前,我不可能如此做。
        第二,我愿你们认识且经验你们真正是谁,藉由我赋予你们的力量,去以不论你们选择的什么方式创造并经验你自己。
        第三,我愿整个人生过程的每个片刻都是不变的喜悦、持续的创造、永不休止的扩展和完全的圆满的经验。
        我已建立了一个完美的系统,以让这些欲望得以实现。他们现在正被实现中――就在当下这一瞬。你我之间的唯一差异就在我知道这一点。
        在你完全知晓那一瞬时(在任何时候那一瞬都可能降临到你身上),你也会象我一向感受的感受到完全的喜悦、挚爱、接受、祝福和感恩。
        这些是神的五种态度,在我们结束这场对话之前,我会显示给你看,这些态度在你人生中的应用,如何能――并且将会――带你到神性上。
        以上这一切,是对一个非常短的问题的一个非常长的答复。
        没错,保持住你们的价值――只要你还经验到它们对你是有用的。然而,要留神地看明白,你以你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去信奉的价值,是否将你所有的最高和最好的想法带到你经验的空间来了。
        一一检查你的价值。把它们举起来让公众细看。如果你能不缩小步调,或毫不犹豫的告诉世界你是谁,以及你相信什么,你对自己就是满意的。你也就没有理由再继续与我的这个对话,因为你已创造了一个自己――并且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命――那是不需要赞同的。你已达到了完美。将这本书放下吧!
        我的人生并不完美,离完美还远得很。我并不完美。事实上,我是一团不完美。我希望――有时我全心的希望――我能改正这些不完美;我明白是什么导致我的行为,是什么安排了我的堕落,是什么一直在阻挠我。我猜,那就是我为什么来找你的原因。我还没办法靠自己找到答案。
        我很高兴你来了。我一直在这儿等着帮助你。我现在就在此。你不必靠自己找到答案。你从来就不必。
        然而,只这样坐下来,以这种方式与你对话,好象是很……冒昧――更别说想象你――神――在回话了――我是指,这简直是疯了。
        我明白了。圣经的作者就是精神健全的,但你却是疯了。
        圣经的作者是目睹了基督一生的目击者,而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
        更正。大多数新约的作者,在其一生中从未遇见或看见过耶稣。他们活在耶稣离世许多年之后。如果他们在街上撞见了拿撒勒的耶稣,也不会认识他的。
        但是……
        圣经的作者是了不起的信仰者和了不起的历史学家。他们接纳了别人――长老们――传下给他们和他们的朋友的故事。这些长老们一一相传,直到终于完成一个写下的记录。
        而并非圣经作者所记录的每件事,都被包括在最后的文件里。
        围绕着耶稣之教诲,已冒出了一些“教会”――而,就如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人们聚集在一个有力概念的四周之同时总会发生的事:在这些教会或集团里,有某些人决定耶稣故事的哪些部分要被宣讲,以及如何讲。在整个汇集、写作、出版福音、圣经的期间,这个选择和编辑的过程一直在进行。
        甚至在原始经典被写下来的几世纪之后,教会的高阶层会议还又决定一次,哪个主义和真理该被包括在那时的官方圣经里――而哪个是“不健康”或“不成熟”,不应透露给大众的。
        还有其他的神圣经典――每个都是由平凡的人在灵感降临的时刻写下来的,他们也都不比你更疯。
        你是在暗示――你不是在暗示吧――这本书有一天也可能变成“神圣的经典”?
        我的孩子,在人生中每件事都是神圣的。是的,以那种说法,这些是神圣的著作。但我不会跟你说模棱两可的话,因为我知道你的意思。
        不是,我并没有暗示这手稿有一天会变成神圣的经典。至少,不在这几百年之内,或直到这语言变得过时了。
        你明白吗,问题在,我们所用的语言太口语化、太浅白、太现代。而人们通常会以为,如果神真的直接跟你说话,神也不会听来象是个隔壁的家伙。他说的语言应该有一些统一的,如果不是圣化的结构,也应该有一些尊敬,一些神性的感觉。
        如我先前说过的,那是问题的一部分。人们对神有个感觉,觉得他应该是以某种形象“现身”。而任何违反那形象的,就被认为是亵渎。
        如我先前所说过的。
        对,如你先前所说过的。


        25楼2012-07-24 15:22
        回复

          但现在让我们把你问题的核心弄个明白。你为什么会认为,你能和神有个对话是疯狂的?你不相信祈祷吗?
          我相信,但那是不同的。对我而言,祈祷一直是单向的。我问,而神保持如如不动。
          神从未回应一个祷告?
          哦,有的!但从未用说的。你明白吗?嗯,在我一生中发生过的种种的事,我确信是个对祷告的回应――一个非常直接的回应。但神从没开口对我说话。
          我懂了。所以这个你相信的神――这个能做任何事的神――他只是无法说话。
          如果神想要说的话,当然他可以说话。只不过好象神不大可能会想要跟我说话。
          这就是你人生里所经验的每个难题的根源――因为你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让神对你说话。
          老天啊!如果你不认为自己配得上我对你说话,你又怎么可能期望听见我的声音?
          我告诉你:我现在正在表演一个奇迹。因为我不但在对你说话并且对每个拿起这本书、在读这些字的人说话。
          我现在正在对他们每一个说话。我知道他们每一个是谁。我现在知道谁会找到这些字句――而我知道(正如对我所有其他的通讯一样)有些人将能听见――而有些人则只能听而不闻。
          好,那引发了另一件事。即使现在,当这本书还在进行中,我已经想要出版它了。
          很好啊!那有什么“错”吗?
          别人会不会认为我是为了利益而造出这整件事的?那岂不是令这整件事显得很可疑吗?
          你的动机是在写什么你可以赚大钱的东西吗?
          不是的,那并非我开始这件事的理由。我会开始这纸上的对话,是因为我的大脑已被一些问题――我急于想得到答案的问题――折磨了三十年了。而我要将所有这些做成一本书的想法是后来才有的。
          是我给你这想法的。
          是你给我这想法的?
          是的。你不会以为,我会让你浪费掉所有这些奇妙的问题与答案吧?
          我没考虑过那点。最初,我只希望我的问题得到回答;困惑得到解决;结束不断的寻找。
          很好。那么就停止质疑你的动机(你一直不停地那样做),让我们继续吧!
          3
          嗯,我有上百个问题。上千、上万个问题。而问题是,有时候我不知道从何问起。
          只要把问题列下来。只要从某一处开始。现在马上进行。列出你想要的问题。
          好吧。有些问题看起来相当简单,相当庸俗。
          停止对你自己下判断。只把问题列出来。
          好。以下就是我现在想到的一些:
          1我的人生何时才会“起飞”呢?我要如何才能“振作起来”,而达成最起码的成功呢?我的奋斗有没有终止的一天呢?
          2我什么时候于关系中才学得够多,而能令它们顺利进行?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关系中保持快乐?它们必得是经常不断的挑战吗?
          3我为何仿佛无法在我的人生中吸引到足够的钱财?我的余生是否注定了得省吃俭用?关于金钱,是什么阻止了我去实现我全部的潜能?
          4我为何不能做我真正想做的事而仍能谋生呢?
          5我如何能解决我面对的一些健康上的问题?我所曾经历的慢性病已够我三辈子受的了。并且,我为什么会有所有的这些问题呢?
          6我在此生该学的因果教训是什么?我正在试图娴熟什么?
          7有没有转世这回事?我有多少前生?我的前生是什么?“因果债”是真有其事吗?
          8我有时候觉得颇有神通。到底有没有神通这回事?我是个通灵者吗?声称通灵的人是否在“和魔鬼打交道”?
          9做好事是否可以收费?如果我现在在世上做治疗的工作――神的工作――我能那样做而同时也变得很有钱吗?或两者是互相抵触的?
          10性是许可的吗?请照实说吧――在这个人类经验背后的真实故事是什么?性,是否如某些宗教所说,纯粹是为了繁衍后代?是否得透过否定――或转化――性能量,才能达成真正的神圣和悟道?是否可以享有无爱之性?光只是身体上的性感受,是否足以成为享受性的理由?
          


          26楼2012-07-24 15:24
          回复
            11如果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尽量避开性,那你又为什么将性造成这么好、这么令人目眩、这么有力的一种人类经验呢?哪一边得让步?就此而言,为什么所有好玩的事不是“不道德,不合法”,就是“让人发福”的呢?
            12在其他的星球上有生命吗?它们来探访过我们吗?我们现在是否正在被观察着?在我们此生,我们会看到外星生命的证据――不可置疑且不容辩驳的证据吗?每种生命形式是否都有它自己的神?你是所有一切的神吗?
            13乌托邦有天会不会降临到地球?神会如他承诺过的,显现他自己给地球上的人?有没有“基督再临”这回事?会有世界末日的来临吗,如在圣经里预言过的?是否有一个唯一的正教?如果有,是哪一个?
            这些只是我少数几个问题,如我说过的,我还有成千上百个。有些问题令我很不好意思――它们是如此的“不成熟”。但请回答它们――一次回答一个――并且让我们好好“谈谈”它们。
            好的。现在我们正式上路了。不必为这些问题道歉。这些是男人和女人们几百年来都一直在问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如此无聊,就不会有一代接一代的人都在问它们。所以让我们看看第一个问题。(1我的人生何时才会“起飞”呢?我要如何才能“振作起来”,而达成最起码的成功呢?我的奋斗有没有终止的一天呢?)
            我曾在宇宙里建立了“律法”(laws),使得你们可能有――可能创造――你们选择的东西。你们不能违反这些“律法”,也无法忽略它们不管。甚至当你现在读这文字时,你也在遵守这些“律法”。你们无法不遵守“律法”,因为它们是事情运作的方式。你无法离开它;你无法在它之外运作。
            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在它之内运作――而你也依此创造出你所曾经历的每件事。
            你在做神的合伙人。我们共享一份永恒的盟约。我应允你的是:永恒给你你要求的东西。而你应做的是:去要求;去了解要求和回应的过程。我以前已经跟你解释过一次这个过程。我再解释一遍,让你能更清楚的了解它。
            你是个三重的生命。你包括了身体、心智和心灵。你也可以称之为物质(形体)、非物质(非形体)以及超物质(the meta-physical,也即形而上的)。这即是三位一体(Holy Trinity),而人类曾给它许多不同的名字。
            你是什么,我就是什么。我显现为三位一体的样子。你们有些神学家曾称此为圣父、圣子和圣灵。
            你们的精神科医师曾认出这“三人组”,而称之为意识,潜意识及超意识。
            你们的哲学家曾称之为原欲、物质及反物质。
            科学家们称之为能量、物质及反物质。
            诗人说起脑、心与灵魂。新时代思想家谈到身、心与灵。
            你们的时间被分隔为过去、现在与未来。这岂不是与潜意识、意识与超意识相同吗?
            空间同样的也分隔成三;这儿、那儿,及两者之间的空间。
            困难且难以捉摸的是界定及描写这“两者之间的空间”。你一旦开始定义或描写,你所描写的空间就变成了“这儿”或“那儿”。然而,我们明知这“两者之间的空间”存在。它就是那令“这儿”和“那儿”定位的东西,正如永恒的现在(eternal now)令“之前”与“之后”定了位。
            你们的这三个面向(aspects)事实上是三种能量。你可称之为思维、语言和行动。所有三项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结果――以你们的语言和了解,被称为一个感受或体验。
            你的灵魂(潜意识、原欲、心灵、过去,等等)是你所曾有过(创造过)的每个感受之总和。你对这些中的某些之觉察,就是你所谓的记忆。当你有一个记忆,你就是在重组(re-member)。那就是,将东西放回到一起。重新组合各个零组件。
            当你重组了你的所有各个部分,你将会重新组合(re-membered――译注:此处神在玩文字游戏,member文义可包括部分、成员)你真正是谁。
            创造的过程始自思维――一个想法、观念、观想(visualization)。你眼见的每件东西都曾是某人的想法。在你们世界里存在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先以纯粹思维的方式存在的。
            


            27楼2012-07-24 15:24
            回复
              就宇宙而言,这也是真的。
              思维是创造的第一个层次。
              语言是第二层。你说的每句话都是一个思维的表达。它是创造性的,并且将创造能量送到宇宙里。语言比思维更富动力(因此,有人可能会说是更富创造力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在不同的振动层面上。语言更大的冲击力是扰动(改变、影响)宇宙。
              语言是第二个创造层面。
              再其次是行动。
              行动是在动的语言。语言是表达出来的思维。思维是成形的想法。想法是汇合到一起的能量。能量是被释出的力量。力量是元素的存在。元素是神的粒子,一切的一部分,每样东西的材料。
              神是开始。行动是结束。行动是神在创造,或神的体验。
              你们对自己的想法是:你们不够好,不够神妙,不够无罪来作为神的一部分,并与神合伙。你已经这么长久的否认了你是谁,以致你已遗忘了你是谁。
              这并非因巧合而发生的;这并非偶然事件。全是神圣计划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你已然是你的本来身份,你便无法去要求所有权、创造力,和体验你是谁了。所以首先你必须释放(否认、忘怀)你与我的连系,你才能藉由完全地创造它――藉由召之前来――以便完全地体验它。因为你最大的愿望――也是我最大的欲望――就是让你体验你本是的:我的一部分。所以,你正在藉着在每个片刻重新创造自己,因而体验你自己的过程里。就如我也透过你而这样做一样。
              你看到了这个合伙人了吗?你了解这个意涵了吗?这是个神圣的合作――真的,一个神圣的合一。
              那么,生命将为你“起飞”,当你选择生命那样做的时候。但你尚未如此选择。你曾拖延、延长、伸长、抗议。现在是你宣布并且制造出你曾被应允的东西的时候了。你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相信那允诺,并且实现它。你必须实现神的允诺。
              神的允诺是:你是他的儿子。她的后裔。它的肖像。他的相等物。
              啊……这儿就是你卡住的地方。你能接受“他的儿子”“后裔”“肖像”,但你对被称为“他的相等物”却反弹了。那超过了你能接受的程度。太自大了,太神奇了――太多的责任了。因为,如果你是神的相等物,那就意谓着没有人在对你做什么――而所有的事物都是被你创造的。再也不可能有受害者,再也没有恶人――只有你对一件事物的想法所造成的结果。
              我告诉你:你在你世界里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你对它的想法的结果。
              你想要你的人生真的“起飞”吗?那么就改变你对它的想法。思想,说话,并且行动,如你是的神的模样。
              当然这会将你与许多人――大半的人――分开,他们会称你为疯子。他们会说你亵渎。他们甚至终究会受够了你,而企图钉死你。
              他们会这样做,并非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住在你自己的幻觉世界里(大多数人够器量,会容你有你私自的娱乐),却是因为,迟早别人会被你的真理吸引――为了那真理带给他们的允诺。
              此处就是你的同伴们会干预的地方――因为这儿就是你开始会威胁到他们的地方。因为你们单纯的真理,单纯地被实现的话,会提供更多的美、更多的安适、更多的宁静、更多的喜悦,以及更多对自己及对他人的爱,比任何你们活在红尘里的人能发明设计出的还要多。
              而那个真理,若别人也采纳的话,意味着他们的处世方式也将终止。它意谓着憎恨、恐惧、偏见和战争的终止。以我之名而持续进行的谴责和杀戮的终止。“力量即正义”的终止。靠权力获取利益的终止。以恐惧获取忠诚及臣服的终止。如他们所知――以及如你至今所曾创造――的战争的终止。
              因此,善良的灵魂,要准备好啊!因为你会受到诋毁和侮辱,被中伤和舍弃,最后他们会控诉你,审判你,并且定你死罪――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只要一旦你接受且采纳了你神圣的主义――实现自己――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呢?
              因为你不再在意世界的接受或赞同。你不再满足于它所带给你的东西,你也不再喜欢它所带给别人的结果。你要止住那痛,停止那苦,终止那幻象。你已受够了这个世界的现状。你在寻找一个更新的世界。
              别再寻找它了。现在,召它前来。
              


              28楼2012-07-24 15:24
              回复

                你能帮我更加了解如何去做吗?
                好的。首先,找到你对自己的最高想法。想象一下,如果你都每天照那个想法过活,你是什么样子。想象你会怎么思想、做事和说话,以及你会如何对其他人的所言所行反应。
                你看得出在那个投射和你现在如何思想、做事和说话做事有何不同吗?
                是的。我看到了很大的不同。
                很好。你应当看得出,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你并没有活在你对自己的最高的梦想里。现在,既然已看到你所在之处和你想到之处的差别,就开始改变――有意识的改变――你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以配合你最远大的梦想。
                这需要非同小可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努力。这需要对你每个思、言、行为经常的及时时刻刻的监督。这涉及了有意识的持续选择。这整个过程是朝向意识的庄严有力的前进。如果你接受了这项挑战,你会发现的是,你一半的人生都是无意识地活着的。那就是说,在有意识的层面上,你没有觉察你在思、言、行为上选择了什么,直到你体验到其后果。然后,当你经验到这些后果时,你否认你的思、言、行为与它们有任何关系。
                这是号召你停止如此无意识的生活的召唤。它是有始以来,你的灵魂一直在叫你面对的挑战。
                那一类持续不断的心神监督,看起来象会是非常令人筋疲力竭――
                可能会的,直到它变成了你的第二天性。事实上一定是你的第二天性。你的第一天性是无条件地爱人。你的第二天性是选择去有意识地表达你的第一天性,你的真正本性。
                恕我多嘴,但这种对我所思所言所行的每件事不停的编辑(editing),岂不会令人变得呆板无趣吗?
                绝不会。会变得不同。但不会呆板无趣。耶稣呆板吗?我不以为。在佛陀身边很无趣吗?人们在他跟前聚集、乞求。没有一个达到大师级的人是无趣的。他们也许非比寻常。也许特殊。但从不会无趣。
                所以――你希望你的人生“起飞”吗?立即开始想象你希望它是的模样――然后深入其间,检查每一个与之不谐的思、言、行为,远离它们。
                当你有一个与你更高的想法不协一的思维,当下就改变到一个新思维去。当你说了跟你最伟大的想法不协一的事,下决心那将是最后一次。并且,如果可能的话,也与牵涉其中的任何人解释明白。
                我以前听过这种话,但我一向持反对意见,因为听起来是如此的不诚实。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病得跟条狗似的,你不该承认。如果你气得七窍生烟,你不该表现出来。这令我想起了一个笑话,关于三个被判下地狱的人。一个是天主教徒,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新时代人(New Ager)。魔鬼冷嘲热讽的对天主教徒说,“喂,你享受这份热吗?”天主教徒嗤之以鼻道:“我回向给上天。”魔鬼随即问犹太人:“那你又享受不享受这份热呢?”犹太人说:“除了预期更多的苦难,我还能期待什么呢?”最后,魔鬼走近新时代人。“热?”新时代人一边冒汗一边说:“什么热?”
                真是个精采的笑话。但我说的并不是忽视问题,或假装它不在那儿。我说的是,注意当时的状况,然后说出关于它最高的实话。
                如果你破产了,你就是破产了。对这事撒谎是没有意义的,并且若试图造出一个故事以便不去承认它,更是累人。然而,你如何经验“破产”这回事,是要看你对它的想法――“破产是坏事”、“这太可怕了”、“我是个坏人,因为勤勉做事和真正努力的好人永不会破产”等等。你停留在破产状况多久,要看你对破产的说法――“我破产了”、“我身无分文”、“我一无所有”。创造你长期的现实状况的,是你对破产所采的行动――替自己难过,消沉地无所事事,不谋求解决之道,因为“又有什么用呢”?
                对宇宙需要有的第一个了解是,没有情况是“好”或“坏”的。它只不过是如是。所以,停止做出价值判断吧!
                第二件需要明白的是,所有的状况都是暂时性的。没有一件事维持不变,没有一件事保持静定。一件事往哪个方向变,操之在你。
                


                29楼2012-07-24 15:27
                回复

                  对不起,我又必须打断你了。若是一个人病了,但他有移山的信心――因此他思、言,并且相信他会好些……却在六周后死了,那又怎么说呢?那岂不与所有这些积极性思考、肯定性行动的讲法相冲突了吗?
                  很好。你这问题还真得好好想想。很好。你并没有只是听信我的话。有一天,你会到达一个层次,那时你必须听信我的话――因为你终于会发现,我们――你和我――可以永远不停的讨论这件事,直到你没有别的事可做,只能“试试看或否认它”。但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方。所以让我们继续这对话;让我们继续说话――那个“有移山的信心”而在六周后死去的人,他移山达六周之久。那在他而言可能已经够了。可能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他决定说:“好吧,我受够了。我现在已准备好去从事另一个探险了。”你可能不知道那个决定,因为他可能没有告诉过你。事实是,他可能相当早――几天前、几周前――便做了那个决定,却没有告诉你,也没告诉任何人。
                  你们创造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想死是非常不被接受的,能接受死亡是非常不能被接受的。由于你自己不想死,你无法想象有任何人会想要死――不论他们的环境或状况是如何。
                  但有许多情况,人们会情愿死而不想活,我相信如果你稍微想一想,你就能了解的。然而,当你注视一个选择了死亡的人的脸时,你并没想到这事实――它们并非不证自明的。而垂死的人明白此点。他能感受到关于这个决定,屋里的人的接受度。
                  你有没有注意过,有多少人是等到屋里无人时才死?有些人甚至必须告诉他们所爱的人――“没事,真得没事,去吧,去吃点东西。”或“去吧,去睡一会儿。我很好。明天见。”然后,当忠心的守护者离开了,被守护的人的灵魂也就离开了身体。
                  如果他们告诉他们聚集一堂的亲友们说:“我只想死。”相信他们会听到:“哦,你不是说真的吧!”、“唉,别那样说。”、“撑着点!”,或“请别离开我。”
                  整个医学界就是被训练来保住人的生命,而非使人们安适,以便他们能有尊严的死去。
                  你明白吗,对一位医生或护士而言,死亡是个失败。对一位朋友或亲戚而言,死亡是件灾难。只有对灵魂而言,死亡是如释重负。
                  你能给垂危者的最大礼物是,让他们平静地死――而不是以为他们必须“撑下去”,继续受罪,或在他们此生这个最关键的时刻还得担心你。
                  所以,对那个说他会活下去,相信他会活下去,甚至祈求活下去的人,这时事情的真相却是:在灵魂的层面,他“改变了主意”。现在是放掉身体,让灵魂有自由去从事其他追求的时候。当灵魂做了这个决定,身体怎么样做也无法改变它。大脑怎样想也无法改变它。唯有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在身心灵的三人组里,谁才是老大。
                  你终其一生都以为你是你的身体。有时候你认为你是你的大脑。只有在你死亡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到底是谁。
                  的确也有些时候,身和心就是不听灵魂的话,这也会创造出你所形容的场景。人们最难做到的就是聆听他们自己的灵魂。(请注意有多么少的人那样做)。
                  那么,往往灵魂做了一个决定:是他该离开身体的时候了。身与心――一向是灵魂的仆人――听到了这点,而开始了脱离的过程。然而心(自我)不想接受。终究,这是它存在的终结。所以它指示身体要抵抗死亡。身体很高兴听命,因为它也不想死。身和心(自我)为此从外在世界――它所造的世界――收到很大的鼓励,很大的称许。所以这战略得到了肯定。
                  现在,在这一点,每件事都得看灵魂有多急于离去。如果此处没有很急迫的感觉,灵魂可能说:“好吧,你嬴了。我会再跟你们待一阵子。”但如果灵魂非常确定,停留对它更高的议程没什么用的话――它无法再透过这个身体而更进一步演化的话――灵魂就会离开,没有任何事情能――也不该――阻止它。
                  灵魂很清楚它的目的是要演化。那是它唯一的(sole)目的――也是它灵魂的(soul)目的(译注:此处,神在玩同音字的游戏)。它并不在意身体的成就或心智的发展。这些对灵魂而言都是无意义的。
                  灵魂也很清楚,离开身体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悲剧。在许多方面来说,困在身体里才是悲剧。所以你必须了解,灵魂以不同的角度来看死亡这整件事。当然,它也以不同的角度来看整个“生命这回事”,而这就是一个人,在他人生中感受到的挫败和焦虑的大部分来源。挫败和焦虑来自不聆听自己的灵魂。
                  


                  30楼2012-07-24 15:27
                  回复

                    我怎样才能尽量聆听我的灵魂?真的,如果灵魂是老大,我怎么才能确知我是从他那里得到了些指示呢?
                    你能做的第一件事是:弄清楚你的灵魂在追求什么――并且不再去加以批判。
                    我在批判我自己的灵魂吗?
                    经常如此。我刚刚才给你看过,你如何批判你自己想死的愿望。你也批判自己想活――真的活着――的愿望。你为了自己想笑、想哭、想嬴、想输――尤其是想体验喜悦和爱――而批判自己。
                    真的吗?
                    你不知从哪里无意中发现了舍弃喜悦是虔诚的――不礼赞生命是神圣的――的想法。你告诉你自己,否定是好的。
                    你是说那是坏的吗?
                    它既非好也非坏,只是否定。如果在否定自己之后,你觉得很好,那么在你的世界里那就是好的。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么它就是坏的。但大半的时候,你无法决定是好是坏。你舍弃这个或那个,是因为你告诉自己你不该得到。然后你说那是件好事――但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第一件该做的事,就是停止对你自己做这些批判。弄明白灵魂的愿望,而顺着去做。顺随你的灵魂。
                    灵魂追求的是――你所能想象的对爱的最高感受。这是灵魂的愿望。这是它的目的。灵魂是在追求那种感受。并非知识而是感受。它已然有那知识,但知识是概念性的。感受是经验性的。灵魂想要感受它自己,在它自己的经验里认识自己。
                    最高的感受是,体验到与“一切万有”的合一。这是灵魂所渴望的伟大的回归真理。这是“完美的爱”的感受。
                    就感受而言,完美的爱就象是色彩中的白色一样。许多人以为白色是没有色彩的。不是的,白色涵括了所有的色彩。白色是其他每个存在的色彩合在一起。
                    所以,同样的,爱并非情绪(恨、愤怒、情欲、嫉妒、贪婪)的不在,却是所有感受的总和。它是总额。是**起的总和。是每一样东西。
                    因此,灵魂若要体验完美的爱,它必须体验每一样人类的感受。
                    对于我不了解的东西,我如何能有同情呢?我如何能宽恕别人的感受,如果我自己从来没有那种经验?所以我们看到了灵魂之旅的单纯及可畏的两面。我们终于了解它想要做什么:
                    人类灵魂的目的,就是去经验所有一切――因而它能够是所有一切。
                    如果它从没处于下,它如何能处于上?如果它没在左边,它如何能在右边?如果它不认识冷,它如何是温暖的?如果它否认恶,它如何能认识善?很显然,如果没有可资选择的东西,他如何能选择作任何东西?若要灵魂去体验它的伟大,它必须明白伟大是什么。如果除了伟大之外没有别的,它便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灵魂了悟到,伟大只能存在于不伟大的空间里。因此,灵魂从不谴责那不伟大的东西,却只祝福――在其内看到它自己的一部分,这部分为了让自己的另一部分凸显而必须存在。
                    当然,灵魂的工作是让我们选择那伟大――选择你能是的最好的你――而不去谴责你没选择的部分。
                    这是一件需要许多生来完成的重任,因为你们习惯于很快地下判断,称一件事为“错误”或“坏的”或“不足”,而非祝福你那未曾选择的东西。
                    你们还不只去谴责――事实上你们试图去伤害你们未曾选择的东西。你试图去毁灭它。如果有你不赞同的人、事、物,你便攻击它。如果有与你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你便说它是错的。如果有与你的思维矛盾的想法,你便耻笑它。如果有与你不同的想法,你便排斥它。你这样做就不对了,因为你只创造了半个宇宙。而当你轻率的排斥了另一半的宇宙时,你甚至无法了解你这一半。
                    所有这一切都非常深奥――但我谢谢你。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这些事情。至少,没说得这样言简意赅。并且我是在试图了解。真的我是。然而,这些东西有的很难理解。举例来说,你仿佛是说,我们应该爱“错”,以便能了解“对”。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必须拥抱魔鬼吗?
                    否则你又怎么治愈他?当然,并没有一个真的魔鬼存在――但我以你所选择的用语来答复你。
                    治愈是接受一切,然后选择最好的一个过程。你了解吗?如果你没有别的选择,你无法选择去作神。
                    嘿!等一下!谁又说过选择作神的话了?
                    最高的感受是完美的爱,不是吗?
                    是的,我觉得该是的。
                    那你能找到对神的一个更好的形容吗?
                    不,我不能。
                    可是,你的灵魂寻求那最高的感受。它寻求去体验――去作――完美的爱。
                    它即完美的爱――它知道这一点。然而它希望它不只是知道它。它希望在其经验里作它。
                    当然你在寻求作神!否则你认为你在打什么主意呢?
                    我不知道。我不确定。我猜我只不过从未以那种方式想过。那样想总象有一点对神不敬吧?
                    你寻求象魔鬼却不觉得有何亵渎神的意思,但寻求象神却令你觉得刺耳,这不是很有趣吗?
                    喂!等一下!谁又寻求象魔鬼了?
                    你啊!你们全都是!你们甚至创造出宗教,让它告诉你们,你们生于罪中,你们生出来便是罪人,为的是说服你们自己,你们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们,你们是由神生出来的,你出生时是纯粹的男神和女神――纯粹的爱――你们却否定我。
                    你们一辈子都花在说服自己你们是坏人。不只你们是坏人,并且你们想要的东西也是坏东西。性是坏的、金钱是坏的、喜悦是坏的、权力是坏的,拥有很多东西――任何东西――是坏的。你们有些宗教甚至让你们相信跳舞是坏的,享乐是坏的,庆祝生命是坏的。不久你们可能也会同意,微笑是坏的,大笑是坏的,爱人是坏的。
                    不!不!我的朋友,你对许多事或许不是很清楚,但关于一件事你却是很清楚的:就是你,和大半你想要的东西,都是坏的。对你自己下了这个判断之后,你也就决定了你的任务,是去变得更好一点。
                    请注意!那也没有问题。无论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不过,是有一条更快、更短、更便捷的路。
                    


                    31楼2012-07-24 15:28
                    回复

                      是哪一条?
                      就是接受你现在是谁及是什么――并且表现出来。
                      这是耶稣所做的。这是佛陀之路,克里希那(Krishna――译注:印度教之神)之路,曾出现在这星球上的每一位大师所行之路。
                      而同样的,每一位大师都带来一样的讯息:我是什么,你也是什么。我能做到的,你也做得到。这些事,还有更多的事,你也都能做到。
                      然而你没有听进去,你反倒选择那困难得多的道路:认为你是魔鬼,想象你是邪恶的。
                      你说,行基督之道是困难的,跟从佛陀的教诲是困难的,去保有克里希那的光,去做个大师是困难的。但我告诉你:否认你是谁比接受它要难太多了。
                      你们即是美善、同情、慈悲和了解。你们即是平安、喜悦和光明。你们即是宽恕和耐心,力量和勇气,在困难时的援手,在悲伤时的慰藉,在受伤时的治愈者,在迷茫时的老师。你们是最深的智慧和最高的真理;最深的安静和最大的爱。你们是这些事。而在你们人生的一些时刻里,你们已知自己是这些事。
                      选择现在就知道你自己永远是这些事!
                      4
                      咻!你启发了我!
                      本来嘛,如果神不能启发你,难道鬼才能启发你吗?
                      你总是如此轻佻吗?
                      我所说的并不是轻佻的话。你可以再读一遍看看。
                      哦,我明白了。
                      很好。
                      可是,就算我真是在说轻佻话,也没关系的,不是吗?
                      我不知道。只不过我习惯于我的神是稍微严肃一些的。
                      哎呀,做做好事吧,别试图限制我。顺带说一句,也别那样对待你自己。
                      我只不过碰巧很有幽默感。我想,如果你看到你们全都把自己的人生弄成了什么 德行时,你就必须有幽默感,不是吗?我是说,有时候我除了发笑外,没有别的办法。
                      不过,那也没关系。因为,你要知道,我明白事情终究是没问题的。
                      你那样说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在这场游戏里,你无法输。你无法做错。错误不属于计划的一部分。你无法不抵达你要去的地方。你无法错过你的目的地。如果神是你的标靶,你可走运了,因为神是如此之大,你不会错过他的。
                      当然,那也是最大的烦恼。最大的烦恼是,不知怎的,我们弄砸了,而再也见不到你,再也没法与你在一起了。
                      你的意思是“上天堂”?
                      是的。我们全都害怕下地狱。
                      所以你一开始便将自己放在地狱里,以避免到那儿去。嘿……有趣的战略。
                      你又在说轻佻话了。
                      我也没办法呀!这整个有关地狱的说法令我原形毕露啊!
                      天啊!你是个十足的喜剧演员。
                      你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发现这一点吗?你最近注意过时事吗?
                      这又令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整顿好世界,反倒坐视它变成地狱似的呢?
                      你又为什么不整顿世界呢?
                      我没那个力量。
                      胡说!你现在就有力量和能力,在这一瞬间终止世界的饥荒和治愈疾病。如果我告诉你,你们自己的医学界拖延不发表治疗之方,拒不赞同另类医药及疗法,为的是它们会威胁到“治疗”事业的根本结构,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世界上的各个政府并不想要终止世界饥荒,你会相信我吗?
                      我会觉得难以置信。我知道那是民粹主义者(populist,美国人民党所提倡的主义,以主张保护农民为其政策。)的看法,但我无法相信它竟然是真的。没有医生会去否定任何一种治疗法。没有哪一国的人会想看到它自己的同胞死去。
                      没错,没有一个个别的医生会如此。没错,没有特定的哪一国人会如此。但医疗和政治已经变得体制化了(institutionalized),而……由于对那些机构而言是攸关其生死的问题,所以那些机构反对这些事,有时是非常不着痕迹地,有时甚至是无意地,但却是不可避免地。
                      所以,我只举一个非常简单而明显的例子,西方的医生否定东方医生医术的疗效,因为,若接受它们,若承认某种另类用药程式,可能正可以提供一些治疗的话,就会动摇已建制好的体制之基础本身吧!
                      


                      32楼2012-07-24 15:30
                      回复
                        lz真是个才女 这么多字都是手码的吗~~


                        IP属地:四川35楼2012-07-27 09:44
                        回复
                          lz你辛苦码那么多字都莫得人看


                          IP属地:四川36楼2012-07-27 09:45
                          收起回复




                            37楼2012-07-30 08:45
                            回复

                              你无法经验你所不知道的东西。由于你没体验到你是在天堂里,你便不知道你在天堂。你明白吗?对你而言,这是个恶性循环。你无法――尚未找到方法――经验你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你不知道你未曾经验过的东西。
                              “悟道”叫你做的是,知道某件你没经验过的事,从而经验到它。“知道”打开了经验之门――与你们的想象刚好相反。
                              事实上,你们知道的远比你们经验过的多。你只不过不知道你知道而已。
                              举例来说,你知道有一个神存在。但你可能不知道你知道那事。所以你一直等待着那个经验。而你却一直在有那个经验。然而你却是无所知地有那个经验――那就和没有那个经验是一样的。
                              天哪,我们一直在这儿兜圈子嘛!
                              没错。而与其兜圈子,也许我们不如成为那圈子本身。这不必是个恶性循环的圈子。它可以是个崇高的圈子。
                              “弃绝”是否是真正的灵性生活的一部分?
                              是的,因为所有的灵终究都会弃绝所有不真实的东西,而在你所过的生活中,除了你与我的关系之外,没有一样是真实的。然而传统意义的“自我否定”的弃绝是不必要的。
                              一位真正的大师并不“放弃”某样东西。一个真正的大师只不过将之搁置一旁,就如他会将任何他不再有用的东西放在一旁一样。
                              有些人说,你必须战胜你的欲望。我却说你只不过必须改变它们。第一种方法感觉起来象是一种宗教性的训练,第二种则是一种欢喜的练习。
                              有些人说,你必须战胜所有世俗的激情才能认识神。然而只要了解并接受它们就够了。你所抵抗的东西会持续存在。你所静观(look at)的东西会消失。
                              那些如此诚挚地想要战胜所有世俗激情的人,由于往往如此努力,以至于可以说,这反而变成了他们的激情。他们“对神有种激情”;想认识神的激情。但激情就是激情,用一种激情来换另一种,并不能消灭它。
                              所以,别判断你感到激情的东西。只要注意到它,然后看看它是否于你有用,是否对你想成为谁或什么有用。
                              记住,你经常不断地在创造你自己的行动里。你在每个片刻决定你是谁及是什么。你大半透过你对谁或什么觉得很热情因而做的选择来决定此点。
                              往往你们所谓的一个走上了灵修之路的人,看起来好象他正在弃绝了所有世俗的激情、所有人类的欲望。但他所做的是:了解它,看清幻象,而离开那于他无益的激情――同时却由于那幻象所曾带给他的:可以完全自由的机会,而一直挚爱那幻象。
                              激情是将存在转成行动的爱。它是创造之引擎的燃料。它将观念变成了经验。
                              激情是火,鼓励我们去表现我们真正是谁。永远别否定激情,因为那就是否定了你是谁及你真的想要做谁。
                              弃绝永不否定激情――弃绝只不过否定对结果的执着。激情是爱做事。做事就是被体验到的存在。然而,什么常常被创造为“做事”的一部分呢?期待。
                              没有期待的过你的生活――没有要求明确结果的需要――那才是自由。那才是如神似的。那就是我所生活的样子。
                              你不执着于结果?
                              绝对不执着。我的喜悦是在创造,而非结果。弃绝并非否定行动的一个决定。弃绝是否定要有一个特定结果的决定。这大有不同。
                              可否请你解释“激情是将存在转成行动的爱”这句话的意思?
                              如是(beingness)是存在(existence)的最高状态。它是最纯粹的情绪。它是神的“现在――非现在”,“一切――非一切”,“永远――从不”的面相。
                              纯粹的如是就是纯粹作神(God-ing)。
                              然而,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于只是存在。我们一向渴望体验我们是什么――而那需要神性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那称为活动(doing)。
                              让我们假设,在你神妙的自己之核心,你是神那被称为“爱”的“一面”(附带说一句,这是你的真相)。
                              且说,作为爱是一回事――而去做某件有爱心的事则又是另一回事了。灵魂渴望去做有关它是什么的某件事,以便它可以在其自身的经验里认识它自己。所以它会试图透过行动去实现它最高超的理念。
                              


                              38楼2012-07-30 0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