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夜风。桃林。荒寺。
桃林在茫茫夜色中其实是看不到的,却也正因为看不到,看不到肆虐的瘟疫,看不到世间生老病死的种种悲苦,只有随微凉夜风弥散开来的漫天满地的花香,熏人欲醉,春意无边。
包拯有刹那恍然,回神时身边书生仿佛跟他说了句什么,衣袖微鼓满襟轻风的样子就那么映入眼帘,说不出的生动。
“冷不冷?”包拯想起这人是受不得寒的,伸手握了握他的手。
“还好,”夜色里书生眼角含笑,把刚才对方显然没听进去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包拯,看脚下。”
包拯这才低头下去,见脚下石阶缺了好大一截,生着蓬蓬杂草,索性握紧书生的手,借力迈一大步跨过了断阶。
书生便将另一只手中提着的灯笼又举高了些给他照亮,眼中染上灯火柔和的颜色,也衬得四下的漆黑愈加没有尽头。
然而那些黑暗看得越清楚,便越贪恋眼前的温暖和光亮。
“有人吗?”贺光祖还稍嫌稚嫩的少年音色划过此刻的静谧,在黑黢黢的殿宇间反出回声。
里面有人含混应了声,而后火光一闪,殿内渐渐明亮起来。
几个人提了灯笼走进去,贺光祖紧赶几步到最前面:“几位大哥,是我!”
殿中一张破旧不堪的香案上点了半截蜡烛,烛火煌煌映出三个人影,不是在揉眼睛就是呵欠连连,显然是刚被从睡梦里吵起来的。
“原来是小贺相公!”那几个人看清来人立刻迎过来,紧接着看到他身后还跟了陌生人,有些犹疑的停了脚步。
“两位大人,这几位就是最先被那姑娘的药丸治好疫症的乞丐,”贺光祖回身介绍。
“小贺相公……这就是你日间说的能为仙姑做主的京里的大官?”跟在贺光祖后面的三人一个比一个年轻,乞丐们有些将信将疑,然而看着少年十分干脆的点了点头,几个人立刻围过来,“几位大人,我们几个的命都是仙姑救的,仙姑她是菩萨下凡,一定要救她啊!”
展昭想起白天那姑娘被自己逮住时也是这么自称,越听越乐:“仙姑菩萨下凡,还需要我们搭救吗?我们可都是凡人呀!”
公孙策与包拯对视一眼,都更加确定这件事确实是有不对劲的地方,不然那姑娘怎么会白天差点要被人当妖女烧死,现在又有人说她是菩萨,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些。书生借着烛光细看,那几个人虽是衣衫褴褛满面污垢,却当真没有一丝病容,顿了顿问:“几位可否让我诊一诊脉呢?”
三个乞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使劲儿在衣服上蹭了蹭手,伸给公孙策:“大人不嫌我们脏,那就诊呗,只要能救仙姑,让哥儿几个干什么都行!”
公孙策便挽了袖口,伸手搭在他腕间问:“你们几个是何时染上疫症、当时症状如何?又是何时服下药丸的?”
那乞丐叹了口气:“我们这讨百家饭过活的,哪里去知道怎么得的病,就知道是小四子先得了,开始那几日只是跑肚拉稀,反正总吃剩饭短不了吃坏就谁都没当回事。直等到后来他满身都起了桃花疹子,才明白是那要命的病……”
“小四子?”公孙策又换了个人继续诊脉,“哪位是小四子?”
“小四子几天前就没了,唉,”乞丐说着抹了把眼泪,“眼看着他就有出气没进气了,抬着他去瞧病又没钱,那些郎中看都不看一眼。我们几个也开始不好了,就这时候遇着仙姑显灵赐药,虽然小四子是没救过来,但我们几个过两天倒都好了。”
公孙策有些意外:“那小四——”
话未说完,却被乞丐急慌慌打断:“这位大人!小四子没留住不关仙姑的事!他那会儿已经没得救了,是仙姑耐不住我们求才也喂了他一丸药,吃完果然也没什么用,不到半盏茶的时候就去了……”
另外两个乞丐也都跟着点头,神色间凄然而笃定。
包拯等公孙策诊完最后一个人的脉象,绕到他身边问:“怎么样?”
“你们三个人的身体确实都已痊愈,”公孙策答了一句,半是答包拯半是说给那三人听,而后又回到自己关心的问题上来,“小四确实是吃了那姑娘的药丸不到半盏茶就没了?那尸身在哪?”
“千真万确啊大人,”乞丐有点摸不准公孙策的意思,“尸身在……在偏殿……
“走,去偏殿,”公孙策说着就往外走去。
“公孙大人……”贺光祖暗地里叫苦不迭,本来是想救人的,这下搞不好倒弄巧成拙了。肩膀却让人拍了两下,回头一看,竟然是包拯。
“你不是急着要还那姑娘清白,走啊,”黑炭脸一脸了然,“去找小四问话。”
“可……可是小四是个死人啊,”几个乞丐也是一头雾水,“不找我们这个几个活人问话难道找个死人问话?”
“正是,”包拯笑笑,“有些问题活人答不了,只有死人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