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吧 关注:8,103贴子:78,449
  • 1回复贴,共1

【转】对唯物主义的最后一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我发表了对唯物主义的谬误进行了揭示系列文章以来,反对者能就事论事直面反驳我观点的可以说几乎没有,除了回避主题的说是和人身攻击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没有从逻辑概念上搞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针对这部分人,我今天就着重将物质与意识的逻辑概念关系进行一个剖析,给唯物主义最后一击,希望这部分人能清醒过来。
要正确的推理判断,就必须遵循逻辑的概念同一规则,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弄清“物质”这个概念的含义。
什么是物质?物质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包括精神意识在内的世界上所有万物的世界存在;二是指主观存在即意识中的事物存在;三是指与主观存在相对的客观存在即主观存在之外的所有事物存在。
一、世界存在:指包括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在内的世界上所有万物的存在;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主义在这里认为的物质就是指世界存在。
事实上,通常所说的世界本原就是指物质的世界存在。这也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何为世界本原时,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不依附人体的精神世界,现实的物质世界是由不依赖人体的精神世界的神灵安排的,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就是物质世界,脱离人体的精神世界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臆造。在这里,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
二、主观存在:指意识即人脑思维机能中以信息方式虚拟的事物存在。既然“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那么意识自然也是物质存在中的一种,因为意识也是这个世界中的一种事物。如果意识不属于这个世界,那么就意味着有两个世界,那么就必然背离一元论,滑入二元论。
有人说,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这种人的说法是可笑的。如果作为人类生命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意识不是物质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具体的物质了,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具体的事物都是“物质的产物”。
三、客观存在:指与主观存在相对的事物存在,即人脑思维机能中以信息方式虚拟的事物之外的事物存在。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种观点如果不是翻译上有问题,就是逻辑上有问题。如果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话,那么房屋、汽车、电脑等等这类依赖我们感觉而存在的事物难道就不是客观存在了吗?
注意:物质的三种含义是不同的,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将它们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将它们混淆,特别是不能将作为世界存在的物质与作为客观存在意义的物质混淆,否则是推不出正确结论的。
   唯物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其错误要点是制造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伪命题。制造“物质决定意识”是为了制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埋下伏笔。制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为了制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基础。
唯物主义由于是制造出来的,因此不得不借助辩证法通过混淆概念来实现对人们的忽悠。
当今,为什么许多人物质这个概念莫衷一是呢?原因就在于唯物主义混淆了作为世界存在的物质和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的界线;还有许多人对“意识是不是物质”这个问题也众说纷纭,其原因也是由于唯物主义教材无法面对而回避的原因。
唯物主义是完全错误不能成立的。
物质决定意识不能成立。这是因为:意识本身就是物质,说物质决定意识等于说物质决定物质,这毫无意义;那么作为物质的客观存在能否决定作为物质的人类意识呢?不能!相对人类意识而言,客观存在是分为两种的不同的存在的,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区别是自然存在是先于,不依赖并且是决定、制约人类意识的事物存在,而社会存在则是后于,依赖人类意识活动的事物存在);人类意识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是自然存在(严谨的说是自然存在中生物反应特性)决定人类意识,人类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楼2012-08-25 01:17回复

      说明:这里说的唯物主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不能成立的四要点
      1、“物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连唯物主义者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很明显,世界存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存在包含意识,客观存在与意识相对,不包含意识),那么物质究竟是指世界存在还是指客观存在呢?对这个问题,唯物主义者们一直无法面对回答,似乎游离在这两个概念之间——这是一种典型的混淆概念。连自己唯的东西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么这个“主义”还能正确能成立吗?
    2、“物质决定意识”不能成立。
    这里的物质如果是指世界存在,那么就不能成立,因为世界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是物质(世界存在)包含意识的关系。这里的物质如果是指客观存在,那么同样不能成立,因为物质(客观存在)中的人类社会存在是被人类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物质”这个概念由于模糊不清,因此从意识的的归属角度讲,“物质决定意识”也不能成立。如唯物主义认为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那么意识是不是属于物质?这个问题也是唯物主义者们无法正面回答的。如果回答是,那么其“物质决定意识”的命题就等于说“物质决定物质”,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回答不是,那么就违背了其“世界统一于物质”的一元论观,从而滑入了二元论。
    3、“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的命题不能成立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其根据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属性是第二性的”,由于精神意识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此是第二性的。
    “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属性是第二性的”之说根本不能成立。我们通常说的物质不是抽象的物质,是指一些具体的物体。精神意识是人这一生命物体的属性。物体与其属性能分开吗?不能!生命是生命物质的属性。生物离开也其属性生命,还能称之为生物吗?磁铁离开其磁性还能称之为磁铁吗?意识是人的属性,人如果离开了其属性意识,那与动物还有什么区别,还能称之为人吗?可见,不能将物体与其属性分开来看待。把物体与其的属性分开,分为第一性第二性实在是一种误导。
    我们不应当把物体与其属性区分来看待,应当把它们看成“同一体”,即把人与其机能属性精神意识看成是“同一体”。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能成立。
    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区别是自然存在是不依赖人类活动的存在(如山川、河流、太阳、月亮、矿藏等等),而社会存在则是依赖人类活动而出现的存在,是指人类的活动形态(如学习、劳动、生活、辩论、斗争等等)和活动的产物(如学校、工厂、机器、汽车、公路、政府、军队、法律、监狱、工人、农民等等)。
    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反应活动机能。社会意识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意识的总和。人类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主要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
    在明确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概念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一目了然的:人类的意识支配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产生并决定社会存在的出现和发展。
    人类的发展历史如同人类在自然界爬一座山。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通过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站在前辈人和他人挖的阶梯上不断的继续挖阶梯。这个阶梯就是社会存在。从整体上看,这个阶梯(社会存在)归根到底都是人类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挖出来的,是由人类的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的。这里如果从某个人或某些人所处阶梯的某一个台阶上看即从个体意识或群体意识的角度看,似乎是人们所处的台阶(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精神意识。这是否能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呢?不能!首先,是因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不能等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从整体把握的,是指一个社会中包括以往历史过程在内的所有人们精神意识思维的总和,而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则不包括以往历史过程中的人们意识,不是从整体上把握的,应当看到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所处的社会存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意识中的以往历史过程中的人们意识及其它人的意识决定的;其次,社会存在只能决定个体意识或群体意识的知识水平和影响个体意识或群体意识的一些知识、观念,根本不能决定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主体性质即在需要、欲望的基础上对外界事物进行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和加工性;总之,在讨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时,应把握住社会意识这个概念是作为人类社会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总和整体而言的,否则是推不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正确关系的。
    官方哲学理论界在阐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常常以马克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段话为依据。事实上,这个依据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里“人们的意志”是个体意识或群体意识,不能等同社会意识。这里显然是将个体意识或群体意识混淆成社会意识了。


    2楼2012-08-25 01: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