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处处皆通途
虽说是自由行,但我们一行还是预先联系了山西的康辉旅行社,请他们派车、派导游伴我们山西之行。
按我们要到的地方和大概的顺序,康辉给我们安排的行程是:
太原-----昔阳-----平遥-----祁县-----大同-----应县----浑源,再由浑源南下灵丘。然后由我们自行从灵丘过涞源,经北京去我们亲手修建的笫二条铁路-----京通铁路。康辉伴我们的终点是灵丘,只要将我们送到县城,就算功德完满了。
说来也可怜,我们这些人虽说当年在山西待了四年,但,多半的人却没出过灵丘与东河南那条大沟;人虽在雁北,却对雁北的首府大同一无所知。有时从山西旅行回来的朋友与我们谈起山西,我们这些”老山西”往往成了别人的笑柄!
9月11日上午11时许,当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太原机场时,山西康辉派出接我们车己等在那儿。
当我们走马看花地跑了大半个山西于15日上午到达浑源时,山西、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山西。它,与我们心目中那个满是山的山西离得太远了;大同,更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又黑又脏的煤都!
走了几天,从晋中到晋北,除了在昔阳看到那点山外,就是过雁门关那点山了,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一马平川,到处是连片、待收的玉米;一座又一座耸立着的热电冷却塔、公路上挤满外运的重型大卡车.....。
大同,过去从报上看到的,听别人讲的,都是又黑又脏的煤都。从而激发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既然产煤,煤一般产自大山。产煤的大同,也就顺理成章是个四面环山、街道狭窄的山城了。
一到大同才知,我们过去的想象力也过于丰富了!不但极目不见山,展现我们面前的却是到处高楼林立,整洁、宽阔的街道、漂亮的绿化,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印象中的山西,想象中的大同,从此从我们四十年的记忆深处抹去。
9月15日下午,我们从恒山下来,在吃饭的地方摊开地图与开车的师傅探寻下一站灵丘怎么个走法。按开车师傅的说法,这一趟他要把第一次献给灵丘了。灵丘,不但开车师傅没到过,导游小冯也没到过.
我们有两个选择:从浑源沿203省道南下到王庄堡后向右,沿240先到繁峙横涧的东淤地,再试探着翻山到大阳坡。由于那条当年我们部队修的盘山公路在地图上没找着,不知还能不能走车。如果不行就要原路返回,在王庄堡再走203到蔡家峪,从蔡家峪再进乔沟,那就绕远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一直沿203南下找到蔡家峪,从那儿先到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再经白崖台去大阳坡,到阳坡后再想办法过横涧那边。
大阳坡和横涧的东淤地,我们是一定要去的,因为此行的人中近一半人在这两个地方待过三年以上,直到平型关隧道完工后才离开。
正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邻桌一位开旅游车的师傅搭过话来:你们去灵丘为何不走高速?
浑源到灵丘的高速公路,无论电子地图还是最新的旅游图上都找不到,连开车师傅的导航仪上也没有!
从太原开始,这一路走来竞是全程高速!今天的三晋大地,己编织了一张高速网,它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县城,这,连东南沿海地区也未必己办到。
这一切,连我们这群来自被捧为世界工厂、吹嘘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东莞人也不由得感叹------山西,与自称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的沿海的差别并不大!
要说有差别,那就是人情的冷与暖的差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