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盛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阳江“咸水歌”,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然而,这一辉煌一时的本土民俗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坎坷后,近年来几乎失传。
有鉴于此,广东阳江目前已把“咸水歌”列入紧急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渔歌基地,倾力挽救这一濒临灭绝文化遗产。
今年七月,阳江市委宣传部和阳江市文联等部门联合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阳江“咸水歌”前景堪忧。
这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广东阳江,眼下会唱“咸水歌”的人越来越少,经常性参加一些有关活动的仅有五十多人,而有文字创作能力的歌手仅有一人。在今年七月中旬举办的全市首届咸水歌歌会上,虽有东平、闸坡、沙扒、溪头等四大渔港的咸水歌好手参加表演,但全是中老年人。最年轻的也已四十多岁,最老的近八十岁。
调查主管方官员称,依此状况估计,如果政府不给予及时挽救,广东阳江除了东平渔港外,其他渔港的“咸水歌”,将在十年内逐渐消亡。
历史悠久的阳江“咸水歌”, 或称阳江渔歌,源自过去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即兴创作和吟唱,没有音乐引子和伴奏,每句开头都有一句“呼语”,以引起听者注意,如“哥兄嗨”“先姐嗨”或“哎呀哩”,节奏自由,且经常变换拍型,并常有活动句,因而同一首歌,各人唱法各有不同,有达十余种唱腔。
“咸水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源于三个因素:一是劳动生产,这类咸水歌跟劳动号子差不多;二是生活交流,比如男女恋爱、事情问答,以对唱形式为主;三是民俗活动,如“哭嫁”,“哭奶”,调子有点怪异,历史上只有“疍家”有这一风俗习惯。
据《广东通志》上记载,疍家人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长年与风浪搏斗。数千年来,疍家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注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有关专家表示,疍家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疍家文化起源的研究是对中国民俗风情研究的一大推动。
为切实挽救“咸水歌”,阳江在今年七月举办了全市首届渔歌大赛后,又于今年八月评选出阳江市首个“渔歌之乡”,获此称号的阳东县东平镇将代表阳江市参加广东拾渔歌之乡”的评选,并以此作为挽救“咸水歌”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之一。
“咸水歌不能就这么没了1阳江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阳江将紧紧抓住全拾渔歌之乡”评选的契机,在渔歌活动最活跃的东平等地方开展系列相关活动,以点带面,使阳江“咸水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历史上活跃在四大渔港及周边的“咸水歌”重焕生机。
据了解,阳江目前正在加紧“咸水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工作。有关部门也借此次全拾渔歌之乡”参评之机,有计划铺开多种工作,如挽救渔歌序幕,学习多种调式,加大歌手培养力度等,使阳江的渔歌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