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吧 关注:2,681贴子:86,749
  • 5回复贴,共1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只想说,你所代表的就是哈尼的形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言:首先声明,这个帖子,是转载的文章,文章标题应该为《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卢新宁系友的讲话》,不是我的原创,但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前几天,彝族吧有个来自彝族吧吧友“毕摩的咒语”在哈尼族吧里发言:“我刚开始耍贴吧时候这里没有几个人,有一段时间还没有人打理,今天无意中进来,人多起来了,很活跃,吧友些文化素养也很高,祝贵吧越来越好!”说明我哈尼族吧的“吧形象”和我们哈尼族族胞的形象在其他民族中是比较良好的,希望我们所有族胞都来维护我们民族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套用文中的句式:无论你自己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哈尼所站立之地;你怎么样,哈尼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哈尼便是什么;你有光明,哈尼便不再黑暗,也不再狭隘。
正文: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卢新宁系友的讲话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在与我的同屋女孩爱的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段将理想“变现”的过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度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二十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IP属地:重庆1楼2012-10-14 12:49回复
    无论你自己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哈尼所站立之地;你怎么样,哈尼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哈尼便是什么;你有光明,哈尼便不再黑暗,也不再狭隘。


    IP属地:重庆3楼2012-10-14 12:51
    收起回复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哈尼人,我最不希望出现的事情是“杀敌零人,自伤五百”这样的惨状!


      IP属地:重庆4楼2012-10-14 12:56
      收起回复
        电影中常见一些同胞,跑到别人的武馆去踢馆,一刀扎在自己的腿上,血流不止。我不知道各位看见这样的形象时作何感想,请讨论。


        IP属地:重庆5楼2012-10-14 13:01
        收起回复
          在哈尼的传统文化里面,小时候老辈人教的,其核心都是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哈尼的传统交际观念是多交朋友少树敌,提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哈尼族社群中自古流传的传统美德是一家盖房、全寨帮忙,一家困难,大家帮助,无论哪家哪个人有了什么困难,大家都帮忙。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们要多与人交往,不同民族之间也要交往。人与人之间,不交往就不会相识,不相识就不会相互了解,不了解就不知心,不知心就不会相互帮助,没有相互帮助就没有不会和睦相处。
          只要经常交往,不是亲朋也会成为好朋友,而如果没有交往,再亲密的朋友也会疏远。哈尼社会普遍认为交往、互助、和睦相处是人们自古至今生产、生活的共同需求。 


          IP属地:重庆9楼2012-10-14 16:33
          回复
            在我们小时候接收的传统教育里,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要谦雅有礼。大人们不仅如此,还教育孩子不要去和坏人交朋友,说和坏人交朋友会变坏。如果是碰到没有家教的孩子,就要求孩子要“敬”而远之。父亲在我小时候看见我和一个爱惹事的小朋友打架,告诉我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他已经错了,你和他打架,就是沾染了不好的恶习,你的行为已经和这个犯错的人一致。我到现在都很佩服这种以理服人的智慧和逻辑。


            IP属地:重庆10楼2012-10-14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