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鹤吧 关注:122贴子:6,980
2272 高凤翰(1683~1749)隶书 砚铭 纸本手卷 1735年作 识文:砚铭。 汉未央宫瓦头研第一。昔以庇人,今以磨人,其为尒庇者已矣。吾不知其待尔磨者尚复几人也。 大瀛海砚第二。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又六言小诗附书。黄玉径尺万里,碧环一线洪流。莫问唐家学士,老夫自有瀛洲。又七言一绝句。芙蓉腻掌小磨砻,柳小郎哥晓月风。何似澄泥炼老骨,铜琶铁拍唱江东。 大支硎砚第三。钝则发锷,乖则刓角,体大用宏。不屑雕琢,是以用之则行。可砰(鍧,右金换石)而走,风雷舍之则藏,亦镇定而严山岳。 款识:雍正乙卯春三月,栗斋世长兄先生枉过荒署,适制砚史,遂用小铭呈教。世学弟高凤翰顿首。 钤印:高姓名凤翰者(白)东海禹学究也(白)古介园(白)南邨髯公(白)长乐未央(白) 签条:南阜隶书研铭。□□□藏。钤印:镜塘(朱) 出版:《高凤翰全集》上卷彩图,中国文联出版社。 GAO


IP属地:江苏43楼2013-01-08 08:54
回复
    铭文:“剩有娲皇石,留成此匣中。琢磨成器后,笔下补天功。以应胪卿仁兄疋正。岑梓萍并识。”“子孙永宝用”


    IP属地:江苏44楼2013-07-02 00:44
    回复
      光绪二十七年重阳月下旬次廉氏珍藏”“长乐未央”“爱他精洁便题诗,石样玲珑守墨池。不负古人今如是,山阴道士未应知。乾隆辛卯秋月,费丹旭。”


      IP属地:江苏45楼2013-07-02 00:45
      回复
        铭文:“不逊圭,端非顽。示褒贬,重于山。含山”


        IP属地:江苏46楼2013-07-02 00:46
        回复
          铭文:“如崖之立,如云之垂,从我四方兮,助我文思。共尔消磨兮,爱尔清奇。憩云庵主行箧之砚。己巳秋铭


          IP属地:江苏47楼2013-07-02 00:47
          回复
            铭文:1.此斋中旧物,久为尘墨刓损,置不复省。偶与云楂论砚及此,拭以水,见紫气回礴中有青花结绿,急令施应灶琢之,归于云楂以识知赏。噫,焦桐不遇中郎安知,不终为爨下物耶。二山陈观酉并书。
            2.予夙有砚癖,曾汇刻砚史数种,云搓所藏甚多,出此见示,亦端溪佳品也,欣赏,欣赏。次欧居子。
            说明:1.砚侧镌有“云搓珍藏”印。
            2.配红木天地盖,盖上镌赵之琛铭:端为德,方为式,君子宝之,乐无极,次闲铭。盖底内唐云漆书“大石斋”三字。
            3.陈观酉(清),字仲博,号二山,钱塘诸生。工楷书,山水宗黄公望,后从册封琉球使作海外游。
            4.“云搓”应为曾炽,号云搓,仁和(今杭州)人,工写照,兼能山水、人物、花卉。
            5.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浙江钱塘人,著名篆刻家,书画家,“西泠八家”之一。


            IP属地:江苏48楼2013-09-30 00:45
            回复
              铭文:动万物,莫若风,我行四方惟女从。竹垞。
              说明:1.连紫檀木天地盖。盖上铭:曝书亭遗砚,咸丰癸丑冬建子月得于楼东,传为诗人施颠颠所藏故物,因识。笠东俞岳。
              2.配蓝布盒,盒上唐云题签:朱竹垞砚,八十四翁唐云。钤印:唐云
              3. 蓝布盒内唐云手书:清俞岳,字子骏,号少甫,别号止斋。江苏震泽人。贡生。太仓学正。性嗜山水,因习六法,师王学浩,得其神韵,不赭黛,常取“不着色相”四字,请程庭鹭镌印钤之。墨梅劲古,兼诗文倚声,卒年七十四。钤印:唐云
              说明:朱彝尊(1629-1709),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诗人、词人、学者。精研经学,深于考证金石,善八分书,工山水,着有《曝书亭集》。


              IP属地:江苏49楼2013-09-30 00:48
              回复
                铭文:砚田小,可以稼,鼓足劲,谷天下。大石一九五八年夏。
                说明:1.连蚌形红木天地盖,盖面刻阮性山绘梅花纹,并铭“茅屋梅花发,呼朋共赏之。寒香环四面,日助主人吟。戊子三月,木石写化农刻时同客申江”。
                2.盖底阴刻“大石斋”印款。
                3.天地盖内,唐云先生用漆绘“梅花”、“翠竹图”各一,并分别落款:“唐”、“大石”,“一九八六年十月”。
                2.连红木盒,盒盖铭“清风一室,明月满窗,己未冬日顾廷龙书。”
                铭文:1.老药行箧砚。
                2.墨云不收,我与尔游,大石题,雪之刻。
                3.老药嘱为修制,书章。
                说明:1.白书章(1916-2005),曾任上海市卫生局首任党委书记,上海市园林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管会委员。擅篆刻制砚,热衷书画收藏,与林风眠、唐云、谢稚柳等书画名家友善。
                2.“雪之”即符冀良,著名书法篆刻家。
                铭文:天有奇鸟,名曰凤皇,时下有德,民富国昌,黄龙嘉禾,皆不隐藏,汉德魏二,分布宣扬。桐城张祖翼。
                说明:1.此砚砚面平坦,墨池斜深,池内浮雕一凤作回首状,圆眼、尖喙、长冠、凤羽,旁有丛竹为伴。
                2.连红木盒。
                铭文:云水光中洗眼来。
                说明:连红木天地盖。
                铭文:凿开混沌笔锥斧,造化少儿笑呵呵。乙巳夏,大石铭,白蕉书。印文:大石作研
                说明:连花梨木天地盖,盖上徐素白刻,白蕉绘兰花图,并铭“大石属白蕉写,素白刻”。


                IP属地:江苏50楼2013-09-30 00:53
                回复
                  铭文:斯石精,一味青,琢为研,有如瓶,能守口,常相亲。八二翁老药铭,潞渊刻八十五。
                  说明:1.连瓶形漆盒。
                  说明:1.砚正面,唐云绘苍松图,并铭:书章得此龙尾砚,万古巷虬神不变,拏空天娇墨翻云,三十六峰博一片。孝穆刻,老药画。砚反面,唐云绘梅花图,并铭:书章刻、唐云画。
                  2.连红木盒,盒盖上唐云绘竹石图,并铭:癸丑秋,白书章刻,唐云画。
                  3.此拍品在砚及盒上分别绘刻松、竹、梅图,组成岁寒三友主题,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铭文:颠道人之铜耶,白云子之铁耶,起云烟,萌万物,何如我一握之石。书章制,潞渊刻,老药铭,甲寅六月。
                  说明:1.连红木天地盖。
                  2.白书章(1916-2005),曾任上海市卫生局首任党委书记,上海市园林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管会委员。擅长篆刻制砚,工作之余,热衷书画收藏,与林风眠、来楚生、唐 云、谢稚柳、钱镜塘等众多书画名家、鉴藏家相与往返,结为好友。
                  3.叶潞渊(1907-1994),江苏吴县人。师从赵叔孺。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IP属地:江苏51楼2013-09-30 00:55
                  回复
                    钤印一:陈 中恕 汉第所得 伏庐收集模拓之印
                    钤印二:陶北溟金轮精舍
                    说明水墨纸本 立轴
                    释文一:唐澄泥残砚 缉之大兄清赏 伏庐陈汉第
                    释文二:古瓢在鄂观玉溪大中砚于昊景洲许令复观此石墨之缘 可谓不薄闻 红丝砚为吾弟季言所获异日今墨一纸贻缉之老弟与此并存 丙子冬至后北溟记于故都翔鸾阁
                    简介:陈汉第,字仲恕,号伏庐,浙江杭州人。清季翰林。辛亥革命后,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清史馆提调。是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的创办人之一,曾长期任故宫博物院委员。擅绘花卉及枯木竹石,尤善画竹。笔墨严谨,极有法度而仍生动有致,善篆刻,藏印颇丰,有《伏庐印存》传世。容庚著有《伏庐书画目》记其收藏。父陈豪(字蓝洲)是清翰林,著名的画家、诗人。弟陈敬第,清史馆协修解放后政务院秘书长。子陈植,著名园林专家及植物学家。
                    67×33.5cm


                    IP属地:江苏52楼2013-10-03 00:57
                    回复
                      题签:黄秋盦紫云山探碑图。真迹逸品。
                      题识:紫云山探碑图。辛亥三月六日,访武氏石室画像,得碑之多,莫过此役,图以自喜,秋盦。
                      钤印:小松
                      题跋:1.宣统纪元,岁在己酉仲冬,耦庐史耜孙记。钤印:耦庐、史耜孙印
                      2.乙卯立春日,息盦手识。钤印:息盦
                      鉴藏印:江东吴季
                      说明说明:1.史耜孙,字云迈,号耦庐。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清末民初年间,篆刻家。
                      2.邵松年(1848-1924)字伯英,号息盦、循分老人,室名澄兰堂、 兰雪斋,江苏常熟人。同治九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光绪九年,(1883)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任河南学政。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


                      IP属地:江苏54楼2013-10-04 00:27
                      回复
                        砚盖铭文:墨沁春暖饮香多。 印文:一片心
                        印文:小沧浪亭
                        说明:此随形端砚作蕉叶状,简单数刀便有自然天成之意,落落大方。落墨处有一蜘蛛,妙趣横生。整器雅巧可人,可珍可宝。配红木砚盒。
                        铭文:宋欹砚。孔子观于周太庙,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对曰:盖为右座之器。孔子曰:吾闻右座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辨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之损而不极,能行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乾隆御题。 印文:干 隆
                        说明:此砚仿青铜器,造型别致,通体描漆,周缘阳刻回纹,古朴大气。以欹器为墨池,耐人寻味。如覆手铭文所记,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喻示着“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清朝皇帝常将欹器设于紫禁城,目的就在于提醒自己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以利自己的统治。乾隆皇帝以此铭自勉,才得续康乾盛世,才得六十载国家大治一段美名。可见此砚含义之深远,若得此砚,亦可为案头自勉之物,可珍可宝。配红木砚盒。
                        铭者简介: 乾隆帝(1711~1799),名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1735~1795年在位六十年。好学诗文,乾隆三十七年纂修《四库全书》,并命撰《会典》、《一统志》及各省通志等,文德武功为清代诸帝之最。嗜书画,纵情翰墨,囊括历代法书名画入藏内府,先后命侍臣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喜在古画上题诗句,书法赵孟俯,圆润秀丽,兼擅山水、花卉,偶写佛像。
                        铭文:1.夔龙集凤凰池。吁嗟此研不遇时。甲寅冬,石友铭,缶书。
                        2.吐凤琱龙。结绿冰紫。文质彬彬。如古君子。石友属,蜕铭。
                        说明: 桥本关雪旧藏。
                        说明:日本回流砚。此砚石色青绿略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别具一格。整器方正有度,墨池两边镌双凤纹,高古朴雅。配红木砚盒。
                        铭文:梅边竹外,写我天籁。丙辰夏,石友铭,昌硕书。
                        说明:此老坑端砚胜在形制,整器狭长趁手,宜于把玩,作蕉叶翻卷,颇有意趣。砚面之上随性琢蜘蛛两只,互为对应,静中有动,妙趣横生。此砚石质亦好,抚之如婴儿肌肤般光滑细嫩,石品丰富,色彩绚丽。然此砚更贵在它凝集了诸多名人心血于其中,白书章先生精于制砚之道,其费心所成之砚,多为逸品,殊为难得;唐云先生长于绘画,砚盖之上寥寥数笔作蛛网高悬,并有一蜘蛛垂丝而落,引得一只雏鸡趋势而上,画面极其生动传神,足见作者功力之了得;上款陈奇女士与书章先生乃是伉俪,二人与唐云又都为挚友,三人与此砚结下一段渊源,使这方砚庞?l可遇而不可求,实在是可以传为一段佳话了。配红木砚盒。
                        I


                        IP属地:江苏55楼2013-10-12 00:47
                        回复
                          铭文:漱翠。东舒同志雅令。壬子十月登安刻。
                          砚盒题签: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廿一号。端砚率多紫色,此独青绿质之方家咸云罕见,何以名之曰漱翠。东舒。 印文:东舒
                          说明:1.张石铭旧藏。
                          铭纹: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蟠螭平鼓,砚田之精,方寸乾坤,其味无穷。袁枚。
                          砚盖铭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蟠螭平鼓,砚田之精,方寸乾坤,其味无穷。乙未袁枚。 印文:袁枚
                          说明:李鸿章向有砚癖,此砚即为他所用之物,极其难得。砚台老成厚重,古拙素雅,作者因材施艺作梅桩形制,古意盎然。砚首透雕一枝寒梅伸展而出,迎风傲放,仙风道骨,占尽风情。砚背亦琢梅花一株拔地而出,虽虬曲弯转却不没其骨,煞是动人。若得此砚置于案头,定觉有暗香扑鼻之感,就着墨香,沁人心脾。砚配嵌银丝高浮雕紫檀木天地盖,极为讲究。
                          铭者简介: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官江宁知县。以诗闻名于时。着《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铭文: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印文:体元主人 万几余暇
                          说明:此砚作石鼓状,砚周浅雕夔龙纹及回纹,砚田以日月之形合之,与袁枚铭文更为契合,令人叹为观止。配嵌玉红木天地盖。
                          铭者简介: 乾隆帝(1711~1799),名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1735~1795年在位六十年。好学诗文,乾隆三十七年纂修《四库全书》,并命撰《会典》、《一统志》及各省通志等,文德武功为清代诸帝之最。嗜书画,纵情翰墨,囊括历代法书名画入藏内府,先后命侍臣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喜在古画上题诗句,书法赵孟俯,圆润秀丽,兼擅山水、花卉,偶写佛像。
                          铭文:宋欹砚。孔子观于周太庙,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对曰:盖为右座之器。孔子曰:吾闻右座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辨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之损而不极,能行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乾隆御题。 印文:干 隆I


                          IP属地:江苏56楼2013-10-12 00:51
                          回复
                            铭文:1.夔龙集凤凰池。吁嗟此研不遇时。甲寅冬,石友铭,缶书。
                            2.吐凤琱龙。结绿冰紫。文质彬彬。如古君子。石友属,蜕铭。
                            说明: 桥本关雪旧藏。
                            说明:日本回流砚。此砚石色青绿略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别具一格。整器方正有度,墨池两边镌双凤纹,高古朴雅。配红木砚盒。
                            铭者简介:1.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字仓石、苍石、仓硕、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铭文:天然隐,水可汲。墨龙神,气可吸。云腾空兮似墨,雨沛下兮足黑,恨介石兮别作治安策。邢侗铭。
                            砚盒铭文:琴隐园书画研。
                            说明:1.张石铭旧藏。
                            2. 砚随形而制,粗放豪迈,线条似云水流淌,颇为自然惬意。此砚质地细腻,火捺盖过近一半砚堂,并伴有青花、鱼脑碎冻等珍贵石品,极为难得。砚背有邢侗铭文,邢侗此观铭,正欹错落,映带有致,运笔疾速,如风行云走,一气呵成,蔚为大观,无愧于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齐名“邢、张、米、董”。有此砚自明以来遗存至今之万千气象,配如此佳铭,不得不令人为其怦然心动,跃跃欲试,若入有缘人之手,切要珍之宝之,毋失毋忘。配红木砚盒。
                            铭者简介:1.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来禽生,山东临邑人。万历二年进士,官至行太仆寺少卿。能诗文,工书,与董其昌、米万锺、张瑞图齐名,称“邢、张、米、董”,为明末著名书法家之一。I


                            IP属地:江苏57楼2013-10-12 00:54
                            回复
                              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


                              IP属地:江苏58楼2013-10-27 0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