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地结束了上午的实验,宫泽一边解着白大褂的扣子,一边懒洋洋地走回办公室。说实在的,宫泽并不喜欢这次的课题——《碳五馏分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气相色谱仪应用的研究》。实验耗费的时间相当长不说,成果的主要应用还是在基础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对实际生产基本没有指导意义,这让宫泽有一种杀鸡焉用牛刀之感。其实,选择主管本科生教学工作的野村教授作为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也让周围的同学感到惊讶。毕竟,宫泽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主张经世致用而非纸上谈兵。当然,原因只有宫泽自己知道。
在今天的日本东京,有一个称为“K”的黑社会性质团体。至于为什么叫“K”这个名字,有传言说是向意大利的“3K”党致敬,也有人说只是当初的创立者实在想不出文艺的名字,就勉强采用了“黑”这个词的罗马发音首字母来糊弄了事。无论当初的命名理由如何,致敬也好,糊弄也罢,唯一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K”目前已经成为了整个东京都地区最大的黑社会团体。而宫泽就很巧的是“K”的成员,还是高级别的那种。
说到黑社会,大体会经营一下几种产业的一项或几项:情色、军火、赌博以及毒品。而“K”组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泡沫化,就算是黑社会,收入也受到了冲击。经济危机的到来更是加剧了这一影响,“K”甚至需要去靠重新在控制地区挨家收取保护费这一手段来维持经营,这让党魁秋元康很忧伤。而就在这一时期,顾问户贺崎先生果断地发现了“K”组产业结构中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一环——贩毒。
贩毒,可以说是个一本万利的活。因为你永远不会担心找不到消费者,同时,毒品的控制力也相当惊人,因为控制住了人的欲望就基本控制了一切。可是,一个如此暴利的行业也是相当不容易经营的,在“K”以往的经营方式中,贩毒过程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与毒源联系,确定交易额度,接头拿货,向购入的高纯度的毒品中掺入杂质以增重,向各个零售点发货,售出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