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位音乐人不得不提——李宇春出道后的第一位导师张亚东。
有人称,张亚东是现代音乐的集大成者,然而上个世纪很多人认识张亚东,则是从王菲开始。1997年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后,王菲的唱片基本都由张亚东打造,从《浮躁》到《寓言》、《将爱》等专辑,他的英式电子摇滚风格使得王菲除了拥有独特嗓音之外,还开拓出有别于当时港台商业歌曲的音乐特质,站稳了天后位置。而王菲给予他的则是宽松环境和不加压力的信任,这些都使得张亚东能够天马行空地实现自己想法,并逐渐以“编曲”和“制作人”的身份走到台前,第一次让幕后制作成为流行音乐中的明星。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连续制作朴树、陈琳、许巍等歌手的畅销专辑,张亚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摇直上,甚至被很多人奉为“内地教父级音乐人”。
2003年,张亚东给王菲发了一条短信:你是一个逃兵。这一年王菲退出歌坛。此时的内地唱片界正在遭遇变革期:一方面,内地音乐人暴增,并通过网络发表作品,一时间音乐作品泛滥;另一方面,传统唱片迅速式微加之盗版猖獗,数字音乐开始主宰市场。随后,张亚东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厂牌“东乐影音”,并与太合麦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担任其音乐总监职务。
即便张亚东已是华语流行乐坛的金字招牌,面对萎靡的唱片市场,也仍免不了在此后的两年里没有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直至2005年底,张亚东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这次他为刚刚签约太合麦田的乐坛新人李宇春担任新歌《冬天快乐》的制作人——这首通过数字音乐发行的单曲,上线20天便净赚人民币60万元,赢得媒体一片好评。紧随其后的便是李宇春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的制作任务,这张至今仍褒贬不一的专辑大胆地启用了年轻的创作团队,其中就包括彼时的新锐创作者,现今的著名音乐制作人谭伊哲。纵然《皇后与梦想》一时被部分媒体诟病为“曲风庞杂、风格混乱”,但单月43万张的销售数字仍旧对毫无惊喜的2006年内地流行乐坛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时隔一年之后,再次由张亚东操刀制作李宇春的第二张专辑《我的》。相较于前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在选曲和编曲的风格上都明显统一。其中,由著名作词人易家扬(代表作《单身情歌》、《遇见》、《独家记忆》)创作的5首歌曲,更是为这张专辑增色不少。而张亚东也凭借这两张专辑制作人的身份连续两年夺得当年多个榜单最专业、重磅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大奖,在音乐性、商业度等方面全面受到肯定。
即便张亚东和李宇春磨合了近两年,但日后李宇春再回忆起《我的》这张专辑时,却说它急于强调证明自己,“这不完全是我的方式”。金牌制作人与金牌歌手的发现是相互的,彼时尚在摸索的李宇春不是定位明确的“王菲”,而张亚东也没能成功把她打造成第二个“王菲”式的案例。
相比早已声名在外的张亚东,谭伊哲和李宇春的合作有些共同成长的意味。谭伊哲与李宇春的结缘大概能追溯到李宇春的第一张唱片,那时他在专辑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编曲”,然后是“吉他”和“键盘”。然而,从太合麦田的张亚东时代到天娱传媒的李宇春工作室,李宇春的专辑里再也没少过谭伊哲的名字。
2004年在加拿大完成音乐制作专业的进修学习后,谭伊哲便回国成为张亚东旗下“东乐影音”的签约制作人,并以新锐创作者的身份参与了《皇后与梦想》和《我的》两张专辑的编曲工作。在与李宇春的第一次合作中,谭伊哲就凭借《Loving》获得了当年中歌榜的最佳编曲奖,为两人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而《我的》全国巡演则是两人长期合作的起点。
经过五站巡演的磨合,2008年谭伊哲开始担当李宇春新专辑《少年中国》的制作人,这是李宇春首次参与作品创作并独立企划专辑,也是内地第一次推出迷你专辑,并被公认为奥运年最成功的音乐唱片。从这一年开始,谭伊哲的音乐事业也开始迅速上升,不仅为多位歌手制作专辑,还开始担任那英、李健及多场大型演唱会的音乐总监。
在谭伊哲的鼓励下,2009年李宇春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最终有了《李宇春》这张真正诠释自己的专辑,也是她向创作型歌手的正式转变。此后李宇春的两张专辑,以及2009年“阿么”北京演唱会、2010年南京WhyMe演唱会都由谭伊哲负责制作及担任音乐总监。而此次《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总制作人,仍是谭伊哲。同校毕业的李宇春和谭伊哲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辉煌,默契程度自不必说。
回顾七年,李宇春的歌手生涯中从不乏所谓的“大咖”:或是曾经的金牌音乐制作人转行拍电影;或有昔日的唱片界“大佬”日薄西山,体验一把烤鸭人生后,终究免不了“回炉”再战音乐江湖;抑或是往日的“新人”,在磨练中逐渐成为今日的“大咖”。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记”,任谁都无法独立成篇,过去的就过去了,王菲不会再有,李宇春亦不会再有。
林夕问李宇春:“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找我?”
陈辉阳说:“这次跟春春合作奇遇的美事回忆,一定可以跻身在自己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三甲前茅。”
他们或一路追随,或开启新篇,一票“狂”人为李宇春集结,一同疯狂。在这个号称“唱片已死”的时代,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