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分赃吧 关注:3,031贴子:29,340
  • 5回复贴,共1

【新手学习教程1】【转】现代和服构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现代和服,是指自江户时代确定了基本造型结构以来,便一直流传至今的一种日本传统服装。由于现代和服源于中国古代吴国的服装,在日本原本称为“吴服”或“着物”。明治时期,这种服饰为世界所知,为了区别“西服”以表示其为“日本的服饰”、“大和民族的服饰”,便衍生出“和服”一词。


IP属地:广东1楼2012-12-07 09:58回复
    以上内容来着维基百科及《 和服的构造以及中日服饰尺寸对照》:http://blog.useasp.net/archive/2011/09/27/the_clothing_size_between_china_and_japan_comparison.aspx


    IP属地:广东2楼2012-12-07 10:00
    收起回复
      和服的种类主要依靠衣服上的花纹、布料和袖子长度来区分,因此其实其款式较为单一,基本结构如下:

      1、挂衿(かけえり)、共衿(ともえり):护领,是一块为了防止领口被弄脏而加在领子上的布。现代和服中,共衿一般与衣服布料一致。
      2、本衿(ほんえり)、地衿(じえり):衣领。
      3、右の前身顷(まえみごろ):衣服右前片。身倾是指构成和服穿在身体上的主要部分,它是从前到后完整的一片布,为了描述的方便,分别称在身体前面的为前身倾,背后为后身倾,实则没有在肩膀处断开。
      4、左の前身顷:衣服左前片。
      5、袖(そで) :袖子。
      6、袂(たもと):袖子下摆。
      7、左の衽(おくみ):左衣襟。衽这个部分仅身前有,背后没有。
      8、右の衽 :右衣襟。
      9、剣先(けんさき):衽的最上端,与衣服相连接的最高点。
      10、身丈(みたけ):从肩部到衣服底部的长度,是计算和服是否合体的一个数据。女装身丈约等于身高,男装约等于身高减20厘米。
      11、裄丈(ゆきたけ):身体后方正中线到袖口的长度,等于人体背部正中到手腕的距离。
      12、肩幅(かたはば):肩宽。一般肩幅约等于后身倾的宽幅,
      13、袖幅(そではば):袖宽。
      14、袖丈(そでたけ):袖子下垂的长度。留袖系(小纹、无地、付下、访问、留袖)长度为50厘米左右,振袖系(小振袖、中振袖、大振袖)长度大于60厘米。
      15、袖口(そでぐち):袖口。现代和服袖口并非开到袖子下摆,仅打开十余厘米。
      16、袖付(そでつけ):袖子和身倾相连的部分。
      


      IP属地:广东3楼2012-12-07 10:44
      回复
        将和服拆解之后构造如下:

        可见,和服主要是由长方形的布料构成的。因此和服在穿旧了以后,可以拆开还原成方形的布片,可以做包袱巾、尿布、抹布直到不能再利用为止。
        1、2:袖。
        3、4:身倾
        5、6:衽
        7、共衿
        8、本衿


        IP属地:广东5楼2012-12-07 12:12
        回复
          正统的和服是用“反物”缝制的。“反”是数量词,近似于中文的“卷、匹”,而“反物”就是日语“布匹”的意思,

          反物一般为38cm左右宽,用于制作留袖类和服的反物是12米长,用于制作振袖类的反物是18米长,如此类推。制作不同的服装,反物的长度就有所不同。

          把一卷反物摊开,按照上一帖子里和服解体结构图里面的每部分既定的长度裁断便可以直接缝制和服,十分便利。
          1、2:袖子(=袖丈*2+纸口*2)
          3、4:身倾(=身丈*2+纸口*2)
          5、6:衽(宽度=布料宽度-本衿宽度,长度=身丈)
          8:本衿(宽度=15cm,长度=领口15cm+从领口到衽的一半的距离*2)
          7:共衿(宽度=15cm,长度=剩余的布料长度)


          IP属地:广东7楼2012-12-12 09:11
          回复
            按照上面的公式,以制作一个160厘米高的女生的单衣(也就是单层)小纹为例,袖子用布2块,每块长度是49*2+1.5*2=101厘米;身倾用布2块,每块长度是160*2+1.5*2=323厘米;衽2块,每块长度是160+1.5cm=161.5cm。本衿、共衿和衽用同一段布料。则可以计算出至少要使用反物1171厘米,也就是大约12米的长度。


            IP属地:广东8楼2012-12-12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