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月上柳梢头,上玄月高高的挂在天边,皎洁的白色月光照耀着大地,月亮的倒影映在溪水面,时而又鱼儿浮出水面,泛起一圈圈水晕,倒影也渐渐的泛起一层层的波纹,小溪旁的一颗枯树下,一位穿着朴素头发凌乱的中年男子扶着枯树抬头看着,可是他却没有睁开眼睛,紧闭着,两边的眼角还留有一条长长的刀痕,可是这却也不能改变一丝他的俊容。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他的身后,男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存在,说道:“老道长,你来了。”这话说的很平静,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会来一样,“你怎么还在这里?”出声的一位拄着拐杖的老道士,花白而梳的很整齐的头发,长至腰间的胡须,一身的白衣腰间还挂着一个酒壶,看起来就好比一个仙翁一般,面对老者的疑问,男子没有回答,只是背对着老道士笑了笑,继续感受着这安静的夜晚送来的凉风,微风吹过男子凌乱的头发,发梢划过他的脸,他用手撩了撩,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吐出来,似乎突出了千斤重的石头,老道士继续问道:“在这里二十载,你后悔吗?”男子用手摸了摸眼角的刀痕,摇了摇头“是啊,一眨眼也二十年了。”。老道士靠在枯树上,提起酒壶喝起了酒,男子转身走向下山的道路,虽然是眼瞎,但是却走的跟正常人一样,还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龙钟之须吻树,月勾迷眼浊杯,稚儿之表戏乐,壶囊之物托愁。”老道士听了笑了几声,把酒壶的酒洒进了小溪。
前序
“前面就是帽峰山,它叫做帽峰山就是因为因为顶端像一顶帽子,山上还有一座香火秉盛的寺庙,叫空佛寺,它里面供奉的,不是佛,而是一块石头。”一位老者给旁边的一位儿童讲解着面前的这座山的来历,可是儿童却无心听老者的讲解,在一旁耍树枝玩,知道老者盯着他许久,儿童才回过神来问道:“爷爷,既然他们供奉的是石头,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烧香呢?”老者拨了拨齐到胸前的胡须,望着被清晨薄雾遮住的山顶说道:“这个说了你也不知道,空,这个道理对你来说现在还早。”儿童不解的挠挠头,皱着眉头,像一个大人一样的思索着,但是过了一会,又恢复了小孩的本性,用树枝戳地下的蚂蚁洞,老者微笑着看着儿童摇摇头。
帽峰山顶空佛寺门前,一个穿着朴素年轻人站在简陋的寺庙门口,一脸的惆怅,紧皱着眉头,似乎有很多的心事。此时还是清晨,寺庙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可是年轻人早已在门口等待着,当阳光慢慢升至山顶,照在年轻人较为黝黑的脸上的时候,寺庙的门吱呀的慢慢打开,开门的两个小僧看见他,立即双手合十道:“施主真有诚心,每次都这么一大早就来参拜。”年轻人向他们回了个礼,就走进了寺庙跪倒在佛堂前,周边的和尚都感觉到很奇怪,他既不烧香又不拜佛,为什么跪在那里,年轻人一跪就是一个时辰,也不管周边参拜的人在他身边擦过,当然,也有不少的人为他的奇怪表现感到厌恶,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来往的人也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这么小的庙宇会有这么多人来这里,而且还是拜一个石头。
一位主持从寺庙后堂出来,看了看来往的行人,再看看秉盛的香火,满意的笑了笑,他的眼睛突然注意到了跪在佛堂前发呆的年轻人,他似乎看得出他有很多的烦恼,主持合着掌走了过去,来到了年轻人的面前,恭敬道:“施主,你是否有什么烦恼?不妨告诉老衲。”年轻人愣了一下,在他发呆的时候竟然有一个人站在了他的面前,他看了看主持没有站起来,缓缓的说道:“大师你懂得看人的心吗?”主持摇摇头道:“不能。”“那你又怎么知道我有烦恼?”主持笑了笑:“我看不见,但是我的心却感受的到,是它告诉我的。”年轻人似笑非笑了几声:“大师不亏是大师,说的话这么有哲理。”主持摇摇头道:“老衲凭心自问,我并没有什么高妙之处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怎么可以称之为大师呢?施主可否将烦心事告诉老衲,看老衲可否开导一二?”
此时,年前人站了起来,他站起来比老主持高上许多,他看着主持道:“的确,我有很多烦心的事,也有很多的不解。”“哦?”主持看着这位年轻人的愁眉“施主跟随老衲道后堂,让老衲倾听施主的肺腑之言。”年轻人点点头,随后,年轻人跟主持来到后堂,寺庙的后堂跟佛堂一样,都是那么的简陋,除了一张圆桌几张凳子就没有过多于其他的东西了,对了,还有角落的一盘年轻人说不出名字的花,主持和年轻人相对而坐,主持为他倒上一杯热茶道:“施主,现在你可以敞开胸怀的说了。”年轻人双手握着杯子,眼睛看着里面的茶水,过了良久才开口说话“大师,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的意义吗?”主持点点头,“既然是,那为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做的是什么?为什么上天要我生活在这凡世,又不给我指引一条明路,我每天到这里来,就是想祈求佛祖的指引,可是我却什么也得不到。”
前序
“前面就是帽峰山,它叫做帽峰山就是因为因为顶端像一顶帽子,山上还有一座香火秉盛的寺庙,叫空佛寺,它里面供奉的,不是佛,而是一块石头。”一位老者给旁边的一位儿童讲解着面前的这座山的来历,可是儿童却无心听老者的讲解,在一旁耍树枝玩,知道老者盯着他许久,儿童才回过神来问道:“爷爷,既然他们供奉的是石头,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烧香呢?”老者拨了拨齐到胸前的胡须,望着被清晨薄雾遮住的山顶说道:“这个说了你也不知道,空,这个道理对你来说现在还早。”儿童不解的挠挠头,皱着眉头,像一个大人一样的思索着,但是过了一会,又恢复了小孩的本性,用树枝戳地下的蚂蚁洞,老者微笑着看着儿童摇摇头。
帽峰山顶空佛寺门前,一个穿着朴素年轻人站在简陋的寺庙门口,一脸的惆怅,紧皱着眉头,似乎有很多的心事。此时还是清晨,寺庙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可是年轻人早已在门口等待着,当阳光慢慢升至山顶,照在年轻人较为黝黑的脸上的时候,寺庙的门吱呀的慢慢打开,开门的两个小僧看见他,立即双手合十道:“施主真有诚心,每次都这么一大早就来参拜。”年轻人向他们回了个礼,就走进了寺庙跪倒在佛堂前,周边的和尚都感觉到很奇怪,他既不烧香又不拜佛,为什么跪在那里,年轻人一跪就是一个时辰,也不管周边参拜的人在他身边擦过,当然,也有不少的人为他的奇怪表现感到厌恶,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来往的人也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这么小的庙宇会有这么多人来这里,而且还是拜一个石头。
一位主持从寺庙后堂出来,看了看来往的行人,再看看秉盛的香火,满意的笑了笑,他的眼睛突然注意到了跪在佛堂前发呆的年轻人,他似乎看得出他有很多的烦恼,主持合着掌走了过去,来到了年轻人的面前,恭敬道:“施主,你是否有什么烦恼?不妨告诉老衲。”年轻人愣了一下,在他发呆的时候竟然有一个人站在了他的面前,他看了看主持没有站起来,缓缓的说道:“大师你懂得看人的心吗?”主持摇摇头道:“不能。”“那你又怎么知道我有烦恼?”主持笑了笑:“我看不见,但是我的心却感受的到,是它告诉我的。”年轻人似笑非笑了几声:“大师不亏是大师,说的话这么有哲理。”主持摇摇头道:“老衲凭心自问,我并没有什么高妙之处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怎么可以称之为大师呢?施主可否将烦心事告诉老衲,看老衲可否开导一二?”
此时,年前人站了起来,他站起来比老主持高上许多,他看着主持道:“的确,我有很多烦心的事,也有很多的不解。”“哦?”主持看着这位年轻人的愁眉“施主跟随老衲道后堂,让老衲倾听施主的肺腑之言。”年轻人点点头,随后,年轻人跟主持来到后堂,寺庙的后堂跟佛堂一样,都是那么的简陋,除了一张圆桌几张凳子就没有过多于其他的东西了,对了,还有角落的一盘年轻人说不出名字的花,主持和年轻人相对而坐,主持为他倒上一杯热茶道:“施主,现在你可以敞开胸怀的说了。”年轻人双手握着杯子,眼睛看着里面的茶水,过了良久才开口说话“大师,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的意义吗?”主持点点头,“既然是,那为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做的是什么?为什么上天要我生活在这凡世,又不给我指引一条明路,我每天到这里来,就是想祈求佛祖的指引,可是我却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