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实际购买力估算(这个方法被称为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除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做。只是美国中情局发表得早。而后面两个国际金融机构要到年中才发表。三家的数字有些出入,但出入不会太大。
无论这三家中的哪一家,中国都是排在美国之后,遥遥领先于第3的日本,第4的印度。被这三家去年排在前10位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按2005年实际购买力排在第1位的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2278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0.8%(按国际货币基金会是占20.3%);第2位中国94120亿美元,占 13.7%(15.4%);第3位日本39110亿美元,占6.6%(6.4%);第4位印度36330亿美元,占6.2%(5.9%);第5位德国 25220亿美元,占4.1%(4.1%)。排在第6至10位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和俄罗斯。
今年美国中情局的排名表(2006年数字)是:美国129800亿美元,占19.9%;中国100000亿美元,占15.4%;日本42200亿美元,占 6.5%;印度4042亿美元,占6.2%;德国2585亿美元,占4.0%。排在第5至第10位的基本不变,只是俄罗斯超越巴西,从第10进至第9名。
从这个排名表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按实际购买力估算的经济总量,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冠军争夺战。二.中国势头强劲,美国虽也略有增长,但在世界版图上的比例在下降。中国虽然还没有超过美国,但一年内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就增加了近2%。这给这个美中争夺战增加了许多紧张色彩。人们每年都会期待这个数字的发表,看看中国什么时候超出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冠军。如果按2006年一年间美中两国距离缩小近3%的比例算,中国只需要两年就能超过美国,在 2009年内成为世界上实际上的经济第一大国。三.所谓“金砖四国”都已经进入前10名。
东亚国家和地区按这个表情况都不错,今年(表中都要减去排在第1的世界总数和第3的欧盟),韩国排在第11位,台湾排在第16位,泰国第21,菲律宾第25,马来西亚第33,越南第36,香港第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