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文学社吧 关注:228贴子:8,702

回复:【清欢】词牌名集中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亭怨慢


来自手机贴吧121楼2013-01-06 19:50
回复
    长亭怨慢, 词牌名 。 南宋 音乐家、文学家 姜夔 “ 自度曲 ”之一,调属“ 中吕宫 ”。或作“长亭怨”,无“慢”字。双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五仄韵。


    来自手机贴吧122楼2013-01-06 19:50
    回复
      长亭怨慢, 词牌 名。 姜夔 “ 自度曲 ”之一,其小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温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全词双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五仄韵。


      来自手机贴吧123楼2013-01-06 19:50
      回复

        长亭怨 慢
        姜夔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来自手机贴吧126楼2013-01-06 19:52
        回复
          月下笛


          来自手机贴吧127楼2013-01-06 19:52
          回复
            为羁旅伤怀之作。宋亡后, 张炎 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 甬东 (今 浙江 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 黍离之悲 ”的词章。词中以 孤云 自比,抒写故交零落,故宫荒凉,故家残破的无限悲慨,以及对故国,故家、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来自手机贴吧128楼2013-01-06 19:53
            回复
              调始 周邦彦 《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共有五种体式


              来自手机贴吧130楼2013-01-06 19:53
              回复
                诗词名 : 月下笛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 体裁 :词 类型 :
                月下笛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殊乡聚首。爱吟犹自诗瘦。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别后都依旧。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盟鸥尚有。可怜西塞渔叟。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来自手机贴吧131楼2013-01-06 19:54
                回复
                  望海潮


                  来自手机贴吧132楼2013-01-08 14:47
                  回复
                    《望海潮》, 词牌 名。以此作为词牌名的词有, 柳永 的《望海潮》、 秦观 的《 望海潮·洛阳怀古 》、黄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


                    来自手机贴吧133楼2013-01-08 14:47
                    回复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来自手机贴吧134楼2013-01-08 14:47
                      回复
                        望海潮·洛阳怀古
                        【宋】秦观
                        梅英 疏淡, 冰凘 溶泄 , 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 飞盖 妨花。 兰苑 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来自手机贴吧135楼2013-01-08 14:47
                        回复
                          渔歌子


                          来自手机贴吧136楼2013-01-10 07:27
                          回复
                            《渔歌子》, 词牌名 ,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 张志和 的《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后来 李珣 、 孙光宪 等词人用过此调。


                            来自手机贴吧137楼2013-01-10 07:27
                            回复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 渔父 》《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 词牌名 。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 双调 。“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来自手机贴吧138楼2013-01-10 0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