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2012年12期
12岁的上海文艺兵
作者:蓝翔
纪念建军节85周年前夕,《新民晚报》《上海滩》等报刊发起《人民军队中的上海兵》征文。我虽然1949年上海刚解放7月份参军,但我是江西畲族,不算上海人,这使我想起廖有梁,他才是真正的上海兵。
现在提起廖有梁也许知者不多,但如果说起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五六十岁的老上海大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廖有梁在电影中扮演的是个上海刚解放时参军的小战士,性格天真单纯,活泼顽皮,参了军还耍小孩子脾气。廖有梁把这个给部队惹麻烦的新兵小战士演得又淘气又可爱,其生动形象,令观众难以忘怀。
廖有梁并非电影学院高材生,也非名演员,他之所以能把童阿男演得出神入化,主要在于他的性格和参军经历,与戏中童阿男有很多相似之处。
嘉定打腰鼓参军
1949年10月,我们20军文工团驻防嘉定。上海刚解放,部队没有营房,我们都分散借住在老百姓的民房中。我们班住在一间沿街停业的小店铺中。1950年初春的一天黎明,一阵腰鼓声把我们从梦中惊醒,开门一瞧,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毛孩子在路边起劲地打腰鼓。他见我开门,嬉皮笑脸地说:解放军同志,我打的腰鼓够不够水平?班里同志不想他惊扰我们的好梦,都夸他腰鼓打得好,并劝他离开。谁知他却说:我是来报名参军的,你们说我腰鼓打得好,就批准我参加文工团吧!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被我们讥笑为没资格入文工团、只能参加儿童团的小阿弟,大名叫廖有梁,年仅12岁。这位小阿弟要求参加很坚决,我们说他年纪太小不宜入伍,他就每天天不亮赶来打腰鼓,就这样连续吵了半个月。团长见他人小决心大,聪明又伶俐,又经过几次考试,也就破例批准他参加我们文工团。
上海解放后,参军的青年何止千万,可12岁入伍实在绝无仅有。由此我们非常喜爱这个全团最小的小阿弟,从不喊他的大名,都唤他小廖。我们实在没料到,数月后这位小阿弟竟然也和我们这批老大哥老大姐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了。
我不是少爷兵
进入朝鲜境内,因美军狂轰滥炸,部队只能夜间行军。廖有梁头几天还能坚持,第三天半夜他实在累极了,困极了,走着走着竟抱着一颗大树打起瞌睡,我扯他也不醒,这可急坏了我这个小组长。说也难怪,如果小廖不参军,一个13岁的孩子,此时也许正躺在妈妈的热被窝里在美梦中嬉戏。可现在冰天雪地、战火纷飞,深更半夜还要不停地翻山越岭。想想都感到小阿弟应该得到特殊照顾,于是动员班里同志帮他背背包,而我决定背他下山。当我弯下腰背他时,小廖突然惊醒了。他推开我说:背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少爷兵,美国佬才是少爷兵呢!说着小廖揉揉眼,挺挺胸,夺过自己的背包说:还不快走,再不走就要掉队了。快走,跟着我走!小廖的确天真可爱,这个时候他倒当起班长来了。
伤员包扎所的小护士
经过几夜行军,我们赶到前线,第二次战役已经打响。我们文工团分成几个小分队:有的运粮运子弹,有的在俘虏营中管战俘,我和小廖等分配在前线包扎所当看护。报到第一天,前线送来几个重伤员,有一位躺在担架上要小曱便。所谓包扎所,仅仅是离战斗主峰几千公尺山脚下一个山洞而已,除了医药箱没有其他东西,当然更不会有尿壶。而重伤员又不能动,怎么办?我们正束手无策时,廖有梁却急中生智,忙解下挂在自己腰皮带上的茶缸去接小便。我有些着急,我知道他的茶缸也是饭碗,问他接了小曱便怎么吃饭?小廖手一挥,以京剧腔调唱道:本山人自有妙法。
到了吃午饭时,只见小廖到冰河中洗了茶缸,又用积雪左擦右擦,然后对我们说:高温可消毒,冰雪也可消毒,说着就用茶缸盛饭吃。这时有位伤员说:你下次别用茶缸接小曱便了,尿总是有毒的。不料小廖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战士不怕美帝飞机大炮,不怕流血牺牲,我也不怕你们小曱便有毒。说着竟然用筷子敲起茶缸唱起快板:
战士杀敌挂了花,照顾伤员责任大;
只要伤员早康复,天大的困难咱不怕……
小廖真是天生的演员料,参军仅一年就把老同志不用剧本张嘴能唱顺口溜的功夫学到手,小廖仅仅唱了四句,几个轻伤员就拍手喊好。
人小鬼大变钢盔
第二天天刚亮,重伤员又要小曱便了,喊了两声小同志不见小廖身影,我忙取下背在肩上的军用水壶打算给伤员接尿。谁知小廖突然从洞外跑进来,像唱戏似地嘴里喊道:“新式小曱便接收器来哉!”说着他像变魔术一般从身后举起一只美军钢盔说:组长,你的水壶口太小,没法接尿,这钢盔口大,不会尿到手上。小廖转身又对伤员说:这洋家伙比我的茶缸大多了,你们五人轮流小曱便也不会满。他这一说,几个伤员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我问小阿弟,这钢盔怎么弄来的?小廖说,半夜听到美军不打炮了,天不亮我就爬到山顶,才知美军已被我们打退,美军败逃真是丢盔弃甲,断枪破炮一地,我就拣了这顶钢盔,这可是少爷兵送来的新式接尿器。
12岁的上海文艺兵
作者:蓝翔
纪念建军节85周年前夕,《新民晚报》《上海滩》等报刊发起《人民军队中的上海兵》征文。我虽然1949年上海刚解放7月份参军,但我是江西畲族,不算上海人,这使我想起廖有梁,他才是真正的上海兵。
现在提起廖有梁也许知者不多,但如果说起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五六十岁的老上海大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廖有梁在电影中扮演的是个上海刚解放时参军的小战士,性格天真单纯,活泼顽皮,参了军还耍小孩子脾气。廖有梁把这个给部队惹麻烦的新兵小战士演得又淘气又可爱,其生动形象,令观众难以忘怀。
廖有梁并非电影学院高材生,也非名演员,他之所以能把童阿男演得出神入化,主要在于他的性格和参军经历,与戏中童阿男有很多相似之处。
嘉定打腰鼓参军
1949年10月,我们20军文工团驻防嘉定。上海刚解放,部队没有营房,我们都分散借住在老百姓的民房中。我们班住在一间沿街停业的小店铺中。1950年初春的一天黎明,一阵腰鼓声把我们从梦中惊醒,开门一瞧,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毛孩子在路边起劲地打腰鼓。他见我开门,嬉皮笑脸地说:解放军同志,我打的腰鼓够不够水平?班里同志不想他惊扰我们的好梦,都夸他腰鼓打得好,并劝他离开。谁知他却说:我是来报名参军的,你们说我腰鼓打得好,就批准我参加文工团吧!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被我们讥笑为没资格入文工团、只能参加儿童团的小阿弟,大名叫廖有梁,年仅12岁。这位小阿弟要求参加很坚决,我们说他年纪太小不宜入伍,他就每天天不亮赶来打腰鼓,就这样连续吵了半个月。团长见他人小决心大,聪明又伶俐,又经过几次考试,也就破例批准他参加我们文工团。
上海解放后,参军的青年何止千万,可12岁入伍实在绝无仅有。由此我们非常喜爱这个全团最小的小阿弟,从不喊他的大名,都唤他小廖。我们实在没料到,数月后这位小阿弟竟然也和我们这批老大哥老大姐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了。
我不是少爷兵
进入朝鲜境内,因美军狂轰滥炸,部队只能夜间行军。廖有梁头几天还能坚持,第三天半夜他实在累极了,困极了,走着走着竟抱着一颗大树打起瞌睡,我扯他也不醒,这可急坏了我这个小组长。说也难怪,如果小廖不参军,一个13岁的孩子,此时也许正躺在妈妈的热被窝里在美梦中嬉戏。可现在冰天雪地、战火纷飞,深更半夜还要不停地翻山越岭。想想都感到小阿弟应该得到特殊照顾,于是动员班里同志帮他背背包,而我决定背他下山。当我弯下腰背他时,小廖突然惊醒了。他推开我说:背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少爷兵,美国佬才是少爷兵呢!说着小廖揉揉眼,挺挺胸,夺过自己的背包说:还不快走,再不走就要掉队了。快走,跟着我走!小廖的确天真可爱,这个时候他倒当起班长来了。
伤员包扎所的小护士
经过几夜行军,我们赶到前线,第二次战役已经打响。我们文工团分成几个小分队:有的运粮运子弹,有的在俘虏营中管战俘,我和小廖等分配在前线包扎所当看护。报到第一天,前线送来几个重伤员,有一位躺在担架上要小曱便。所谓包扎所,仅仅是离战斗主峰几千公尺山脚下一个山洞而已,除了医药箱没有其他东西,当然更不会有尿壶。而重伤员又不能动,怎么办?我们正束手无策时,廖有梁却急中生智,忙解下挂在自己腰皮带上的茶缸去接小便。我有些着急,我知道他的茶缸也是饭碗,问他接了小曱便怎么吃饭?小廖手一挥,以京剧腔调唱道:本山人自有妙法。
到了吃午饭时,只见小廖到冰河中洗了茶缸,又用积雪左擦右擦,然后对我们说:高温可消毒,冰雪也可消毒,说着就用茶缸盛饭吃。这时有位伤员说:你下次别用茶缸接小曱便了,尿总是有毒的。不料小廖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战士不怕美帝飞机大炮,不怕流血牺牲,我也不怕你们小曱便有毒。说着竟然用筷子敲起茶缸唱起快板:
战士杀敌挂了花,照顾伤员责任大;
只要伤员早康复,天大的困难咱不怕……
小廖真是天生的演员料,参军仅一年就把老同志不用剧本张嘴能唱顺口溜的功夫学到手,小廖仅仅唱了四句,几个轻伤员就拍手喊好。
人小鬼大变钢盔
第二天天刚亮,重伤员又要小曱便了,喊了两声小同志不见小廖身影,我忙取下背在肩上的军用水壶打算给伤员接尿。谁知小廖突然从洞外跑进来,像唱戏似地嘴里喊道:“新式小曱便接收器来哉!”说着他像变魔术一般从身后举起一只美军钢盔说:组长,你的水壶口太小,没法接尿,这钢盔口大,不会尿到手上。小廖转身又对伤员说:这洋家伙比我的茶缸大多了,你们五人轮流小曱便也不会满。他这一说,几个伤员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我问小阿弟,这钢盔怎么弄来的?小廖说,半夜听到美军不打炮了,天不亮我就爬到山顶,才知美军已被我们打退,美军败逃真是丢盔弃甲,断枪破炮一地,我就拣了这顶钢盔,这可是少爷兵送来的新式接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