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二世吧 关注:120贴子:4,199

回复:[正三观]“拆了故宫建白宫”的舆论风潮是如何鼓噪起来的(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了上述10批围绕着末世情绪的事情之外,以南方系为首的**国传媒还做了其他策划,但由于这些策划有的后来被证实伪造,有的范围比较狭小,属于南方系希望小题大做但老百姓没有什么兴趣的领域,所以杀伤力有限,笔者在这里也罗列如下:
大肆炒作但由于造假提前曝光被中途停止的,这包括山西“毒疫喾苗事件”和圣元奶粉“性早熟”案,这两个事情南方系本来是想再做出一次三喾聚喾氰喾胺的效果的,无奈铁证如山,南方派只能采取“初期大炒,辟谣后集体沉默,玩顾左右而言他”的操作手法,先把对社会的破坏做实了再说。


IP属地:吉林34楼2013-01-08 14:30
回复
    在南方系历来青睐的知识领域,他们主动策划,发动的对清华大学汪晖教授的“抄袭指控”案。此事乃接轨派主导的某基喾金会指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所的写手策划,再加上海季风书园,豆瓣网站上活跃的某些人聚集在一起,以小资、文青圈子为发源地,南方系众报刊为放大器,试图通过煽动老百姓的民粹情绪,为他们所用,发起一次剿汪运动。而且炒作一次(4月)没炒起来,还要接着炒第二次(6月),不料这样下作的手法让文化学术界的正直网友忍无可忍,自发围魏救赵,揭露南方派拉拢的学术阵营中的带头人朱学勤存在十分严重的抄袭现象,把第二次炒作回击了下去。 2011年年初,以复旦学术委员会宣布朱学勤无抄袭为由头,南方派又要借机作浪,文化学术界正直网友再次回击,发起签名运动,南方派这种公然党同伐异的做法,与其自所谓的自喾由主义对照,让人贻笑大方。


    IP属地:吉林35楼2013-01-08 14:30
    回复
      讨喾伐汪晖教授其实延续的是南方派一贯的中喾国“左右”之争。正如笔者指出的,在中喾国,左右之分已经十分混乱,毫无意义,更适合以中喾国派与**国派为界。南方系在中喾国特殊的历喾史背景下,自称右喾派,但其实从他们的操作手法、套路来看,与国际上整天搞事情,搞运喾动,搞潮流语言暴喾力来看,“何不食肉糜”的西方文化左喾派是一条路子。因此,南方派横跨了接轨右喾派和文化左喾派两个领域,在中喾国,这两个领域的共同特点都是对于中喾华文明毫无信心,不愿意给予中喾国人自信,要否定中喾国的任何成就,并在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的试图制喾造事端,以求推喾翻政喾府。南方系延续左右之争发动的攻势还包括围绕着重庆的三个事情,一是2009-2010年年初的李喾庄案,一是2010年10月攻击重庆公喾安界的“双起”案喾件,最后是围绕着重庆和成都两个不同的城乡土地制喾度改喾革,南方系捧成都贬重庆的舆喾论操作。这后面显而易见的政喾治原因笔者就不多说了。此外,对于陕北神木县的郭宝成前书喾记,南方系也正在策划进攻(主要操作是对郭书喾记过去的下级进行老案新翻,这种操作十分不常见,用意非常明显)。南方系这几个继承了 80-90年代遗留风味的操作,与百喾姓的生活差距离的太远,除了他们自娱自乐以外,自然不可能得到什么呼应。


      IP属地:吉林36楼2013-01-08 14:31
      回复
          煽动性喾事件除了海外题材之外,还有“长江万年百年十年洪水谣言事件”(即将长江三峡工程在防洪时的报道“万年不遇的洪水”、“千年不遇的洪水”、“百年不遇的洪水”、“十年不遇的洪水”截屏摆出,制造长江三峡工程“无用”或 “反而增加自喾然喾灾喾害”的印象,试图诋毁三峡工程),细心的网友已经做出科学的分析批驳,在此不再罗列,这也说明了微博和SNS图片造谣容易辟谣被动的特点;“高铁钓鱼文”事件,MITBBS军事版版面网友为了调戏南方派及其依附网络人群认为编造的《高铁打开了地质灾害的墨盒》一文,也被南方系的网站惊喜的认为这是指责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的好证据,兴奋的拿出来到处传播,其实文中“史蒂芬金”(美国惊悚小说作家)、“张十迈”(讽刺反三峡的学者黄万里)都是军事论坛网友埋下的陷阱,最后此事由中科院出来辟谣,闹的南方派尴尬不已,再次“集体沉默”。


        IP属地:吉林42楼2013-01-08 14:33
        回复
            (附注:2009年以后,出现了一种由爱喾囯网友故意设陷阱编写的“钓喾鱼文”,重要的钓喾鱼文有如下文章,“穆好古”用Photoshop制喾作的“máo泽喾东收取3亿金卢布之物证”(被某dǎng史自喾由派女博士使用作为论文答辩证据)、Dreamer的《高铁打开地质灾害的魔盒——张十迈教授的遗言》、 changanguke的《1946年中苏外蒙战争》(囯喾民dǎng与苏联的“战争”)、《诺曼底的囯jun勇喾士》、在天涯论坛出现的《“九三一”囯jun与南越jun喾队南海大海战》、《“2.31”**事喾件》等等,其中高铁和2.31**事喾件均被南方派网站作为证据xī纳并传播)
          2010年年初的转喾基喾因事喾件则性质特殊,此事性质与南方派扰动的各项事喾件性质、手段基本相同,唯独不同的是cāo作主力是极左喾派的wū有之乡网站。由于忌惮于自己和wū有之乡的传统对立关系,因此南方派采取了暂时沉默(因为南方派并不想支持中喾央zhèng喾府的农业部)的策略,但也不失时机的在2010年年初哥本哈根会喾议后开辟所谓“绿版”,为下一轮否定中喾囯发展的舆喾论战役做好准备。


          IP属地:吉林43楼2013-01-08 14:34
          回复
              在这里笔者介绍一下南方派、wū有之乡、方喾舟子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南方派的原则是逢中喾囯zhèng喾府必反,但wū有之乡参与的话题暂时不出头,虽然心中暗自窃喜,但行动上甚至会偶尔和wū有之乡唱反调(比如偶尔引用一下方喾舟子等人提喾供的材料),wū有之乡的基本基调是要复仇,为了一定要承认前30年否定后30年(笔者的看fǎ是整个60年是一个整体),坚决不承认最近几年来中喾囯技术的突飞猛进(承认了就是赞美“中喾囯修正主喾义”),而且曰渐走向制喾造矛盾,制喾造话题的绝望道路,而方喾舟子是一个脾气比较偏执的科学界人喾士,比较讲究理性和分析,但他比较迷喾信泉威,而在理工类学界,虽然没有文科类那么赤喾倮倮,但仍然继承了过去百年间西强东弱格jú下的西方理工学界掌握话语泉的特点,因此就出现了方喾舟子在转喾基喾因问题上和绿sè和平战斗,但在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学说上客观上和绿sè和平站在一起的奇怪情况(绿sè和平历来没有干过什么理性的事情,它代喾表了西方文明走向自我否定的非理性思喾潮),原因无非是非科学的社喾会运喾动的一帮人在转喾基喾因问题上没有占据囯际话语体喾系而在气候问题上占据了囯际话语体喾系而已(因为转喾基喾因技术不是由他们发动的而气候问题是由他们发动的);最后则是南方派和方喾舟子之间的关系,南方派是要打喾倒方喾舟子的,因为在南方派体喾系内部,他们在西方思喾潮的祖喾宗认定问题上,由于他们不看历喾史不看语境的解读,将fǎ囯的卢梭说成是“极喾泉主喾义”的始祖,认为方喾舟子这样的认定科学至上的思想,在从fǎ囯到俄囯再到中喾囯的“社喾会主喾义极喾泉主喾义”思喾潮脉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sè,因此,方喾舟子就是今天中喾囯的“盲目相信科学”的“科学至上主喾义”的代喾表,这样的“偏执狂”,是不能理解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到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等带有神秘主喾义sè彩的“伟大苏格兰启蒙传统”的英美思喾潮的。再加上方喾舟子比较容易激动,只要南方系小编在采访前略作问题诱导,采访后略作编辑,难道没有比他更好的反面材料吗? 


            IP属地:吉林44楼2013-01-08 14:34
            回复
                从2010年底-2011年初的南方系生拉硬拽(很大程度上借助今年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又遭遇一次冰棱式冷冬的机会)铁喾道喾部的情况来看,他们希望影响的一大批群体——主要是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个典型特点,即对于社会问题的真正焦点没有概念,往往某个社会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但高校学生群体却不知道已经解决,而某个社会问题正在酝酿过程中,而高校学生却没有意识还一股脑子往那个陷阱里面钻,形成了连续性的迟滞。比如,到2008年左右,中国高校学生舆情调查中,农村问题仍然被认为是中国社会问题的首位。其实不同于90年代末,中国农村因为人口转移在大部分地区已经接近完成,农业执法出现的集约化生产已经开始出现,以及内陆小城镇发展导致各种机会勃然蓬发,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就业去向问题,以及农村生活水准的提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的是在内地全面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生活要求提高的趋势下能源网络的进一步建设问题等等。在这方面,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专家和积极舆论相结合,用群众、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段,向全民普及基本知识,增强识别能力。


              IP属地:吉林48楼2013-01-08 14:36
              回复
                  利喾用青年不了解社喾会的特点,渲染社喾会绝望观,南方派及衍生媒体采用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即制喾造年轻“明星”,结合各种讽刺时政的颓废性“酷语”、制喾造关键词汇,通喾过微博等渠道,结合图书、电视、网站专访等多方位手段,有规律的吹捧人物,销喾售自己的意识形态,酿成一些事喾件,遥控社喾会舆喾论。这些人物,有传统的经济方面的(否定中喾国经济发展)的人物,但更关键的是一种本源非经济的文化“年轻领喾袖”,他们对应的粉丝群喾体主要被称呼为“文青”(“文学青年”)。简单的归类一下,目前已经塑造出来的这类的大喾陆“青年领喾袖”有韩寒(《独唱团》、《1⑨88,我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罗永浩(《我的奋斗》)、柴静(央喾视各类节目)、“醉钢琴”刘瑜(《民喾主的细节》)和袁喾腾喾飞(《历喾史是个什么玩意》系列)等几人。这些人都是新浪名人微博、名人博客的主推对象,在人人网内部有很深的根基。当然,还有一些名气没有那么大但自己也要拼命挤出去,特别希望出书卖钱赚外快的,比如出版了中喾国足球内喾幕的自称“臭鸡蛋”的李承鹏,也借钱喾云喾会案喾件,在北喾京大学内部策划规模相当大的活动。除此之外,是来自香喾港的带有一丝怀念英国殖民者风味的文人如陈冠中(《2013——中喾国全民嗨歪歪》)、梁喾文喾道等人,和来自台喾湾用“抒情手法”来解构摧毁中喾国人喾民从低谷走向复兴的艰苦卓绝的世纪奋斗历程的文人龙喾应喾台(《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在中喾国特定历喾史背景下,这些人被称呼为右喾派,但其实,他们的属性,基本属于在中喾国新出现的西方“文化左喾派”,这个派别的最大特点,就是玩世不恭,故作深沉,否定现实,把青年拉扯到堕喾落的深渊里面去。韩寒的《独唱团》及其博客、微博是这种情绪和手法的最好体现,即要么完全虚构故事,与中喾国社喾会基本面完全脱节(一个念念不忘自己“应该”得到20部法拉利而不是“半部”法拉利的给贵妇喾人当玩物的上喾海城市赛车手懂什么社喾会基本面。),要么把一个事情用颓废的、阴暗的、不看历喾史的手法以宣喾泄式的语言片面表达出来,制喾造沮丧,在阴柔中不断的揉喾搓碾碎青年的心灵,让他们走向生活的对立面。


                IP属地:吉林49楼2013-01-08 14:37
                回复
                  在具体的手fǎ上,最重要的工具是颓废词汇。颓废词汇本来创生于无意之中,但很快被南方系、艾喾未喾未一帮人和豆瓣网某些人留意到,继而发展成一个有喾意为之,有渠道分销的“商业”。最早的颓废词汇其实是高中生中liú行的“火星文”(比如,中喾huá人喾民共喾和囯=妕骅亽泯共龢囯),大概出现于2007年-20О8年左右,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词汇是“囧”字,“囧”,本来是炯的火星文喾字体仿造,用来表示“窘”的hán义,如今,在腾喾讯输入fǎ中,“囧”已经取代“炯”和“窘”成为自动联想弹出的首个字条。


                  IP属地:吉林50楼2013-01-08 14:38
                  回复
                    2008-2010年以来,出现了很多这种谐音的词,有些是带有明确的政治色彩的,例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些则相对比较中性,有些介于两者之间。除了囧之外,另外两次大规模出现的谐音词汇,一个是“杯具”(=悲剧,介于讽刺性和中性之间),一个是“神马(都是浮云)”(=什么,属于中性词),还有“你懂的”(要表达一种“不可言说”的“中国人十分阴暗”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些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词汇,如“XX控”、“XX姬”、“XX哥” 等,大部分源自日本,有关这些后文再谈。 


                    IP属地:吉林51楼2013-01-08 14:39
                    回复
                         其实,这些词汇除了火星文起源于中学生以外,其他的大量词汇的起源都来自于带有比较浓烈反政喾府色彩的小资群体、“文学青年”——一个表现是,相比门户网站和娱乐网站,豆瓣网(书籍、影视评论网站)和当当网(图书销喾售网站)是更重要的传播渠道,或至少是首要的传播渠道。2009年以后,不仅出现字眼词汇,而且出现了成串的短语,这些短语都带有强烈的戏谑、厌世、宣泄色彩,比如“中国可悲之处在与历史的车轮刚碾过去,还没等你站起来,它又倒车碾回来了”等等。这类短语中的一大部分,来自豆瓣网的“冷笑话小组”(“小组”是豆瓣网的一种网上组织形态,经常人以群分,但豆瓣小组中“**国派”、“戏谑派”远远多于认真的“学术派”、“中国派”,这个冷笑话小组,其符号LOGO设计就以“囧”字作为代表)。目前,这个冷笑话小组已经改组成公司,正式营业,向外主要是门户网站批发提供大量宣泄式短语,并用于节日的各种短信下载传播等,其社会影响力正在进一步策划和酝酿中。这个公司以颓废和放纵作为人生的坐标,它的不良社会影响力,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IP属地:吉林52楼2013-01-08 14:39
                      回复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这类短语的传播范围是否会向更大的范围扩展。南方系当然是希望越大越好,全民越颓废越好,越弄假成真,越能对中国实施内部爆破,越能摧毁人民的生活信心越好。从传播的经验历史来看,这些词语都有一定的寿命期,比如说“杯具”这个词,有明显的使用高峰(2009年底-2010年初),之后就逐渐下降,再比如说2010年下半年,网络世界尤其是面向高校的网络中又出现了一个中英文对照词,主要是把一些带有宣泄讽刺味道的“关键词”翻译为英文,例如Netizen(“网民”,特指反政喾府网民,即Net+Citizen,“网络公民”)、Shitizen(Shit+citizen,屎+公民=“屁喾民”)、Smilence(Smile+Silence,“笑而不语”,(“笑而不语”的下一句是带有非常态性喾爱好意味的“轻抚菊喾花”),主要用于攻击中国一些机构的科层制的(男性)领导)等等,这些词汇更集中的表现了其发源地的特点:即往往是知识程度比较高的(懂较多的英文),客观创造力比较强(普通人造不出来的),带有很多性含义(往往来自日本,因为日本的非正常性喾爱好是最多的),和网络流行语跟踪的比较紧,带有反社会反政喾府色彩,希望引起外国人的注意等等。果然,这些词汇出来以后,一批驻京驻沪的外国或华裔记者如获至宝,试图将它们变成中国网民的“代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些词汇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因为他们的使用群体乃至响应群体高度集中,十分狭窄,他们的最大危害还是表现在对高校学生的侵害上。


                        IP属地:吉林53楼2013-01-08 14:39
                        回复
                            当然,南方派在全力鼓噪国家汉字语言管理单位接纳这些带有暗示性自我摧毁信心的词语进入标准汉语系统,它们的目的,在于潜入无形,埋下炸喾弹。从文明的角度来看,这些词语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深的含义,有着深刻的文明历史背景:这些词语其实反映的是衰落文明的二喾手货改头换面的精神进口。


                          IP属地:吉林54楼2013-01-08 14:40
                          回复
                               如果对于动漫等文化产业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目前国内的大量具有自我颓废意味的词语,尤其是其中不少带有性意味的词语,多半来自于日本。日本是一个内部紊乱而衰落的国度,其中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因为国内人口结构老化,加上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没有改变,泡沫经济破裂,整体社会十分压抑,在各种变喾态的生活表达中寻求解脱。其突出的社会结果,是年轻男性的普遍萎靡化、女性化或中性化。今日本年轻人群中流行所谓“草食男”和“肉食女”,男子柔弱不堪,全无阳刚之气,女子不承担养育儿女的正常社会角色,整个社会御宅族、尼特族(关闭在家到中年也不和外界接触)等种种奇怪心理病症者十人居其一。从国际关系的好处看,似乎是给我国减少了一个威胁,从坏处看,则是我国的前车之鉴。而日本的种种词汇输入到我国青少年中间,是一种衰落文明的进口二喾手货,可谓精神洋垃喾圾,文艺腔、变喾态腔满天飞,简单一句话,乱搞。


                            IP属地:吉林55楼2013-01-08 14:40
                            回复
                                源自日本以及部分源自欧洲的种种图画作品、思想产品的输送,在我国起源于高等外语学校或综合性大学外语系的日语系和法语系的女生人群。例如日本“耽美” (男同性恋主题动漫,其主要观众是年轻女性,也称为“腐女”)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即起源于21世纪初的北外和北大。网络发达以后,以形形色喾色的网络分享下载方式传播的此类文化作品几成泛滥之势。它可以糅合在台湾转销的图书影视产品里面,也可以包装在以种种理论(如一些过度的女性主义作品,一些主张为同性恋及其他非正常性取向辩白的学者的文章里)面貌出现的“高级思想产品”里面,用隐蔽的手段侵蚀中华文明的民喾族自信精神。如果一个民喾族相信了这些以阴柔之气,颓丧之气为主体的理论,并让它在未来一代中蔓延,对于这个民喾族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目前国际上陷入衰颓状态的几种文明,如日本、欧洲、俄罗斯,都是因为种种原因,从家庭这个细胞开始出现异动,逐渐走向自我解喾体和毁灭的道路的。——日本是男女角色紊乱,欧洲是在各种形形色喾色的后现代喾理论影响下家庭由女性主导,俄罗斯则是酗酒和连续十年的贫困。值得说一句的是,在美国,这样的扭曲正常社会人性的和家庭婚姻相关的问题反而比较少,这大概和美国带有新教家庭伦理色彩的保守主义势力比较强大有关。看来,中国也需要有类似美国在伦理方面的保守主义那样的社会思喾潮的中流砥柱。


                              IP属地:吉林56楼2013-01-08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