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刚丝的部分观众会有这种感觉?这里就是答案。因为到后半场,观众这才开始把舞台表演的情感逐渐沉淀下来,而男装返场,艺术家真实地走出来,用情感用心灵和观众直接交流,让观众的情感反馈达到高潮。而前半段,很多观众没有入戏(有座位影响视听效果的原因,也有文化和审美水平的原因),当然还有演歌会本身情感设计的原因。
前半段。艺术家是“别人”,可能在形态和声音的演绎上,他已入化境,但是情感的表达力度还不够(有艺术家对人物理解不足的原因,也有故事情节设计的原因),观众能普遍感到舞台表演的美,但未被打动。男装返场后,除了形态上的巨大反差效果,艺术家是“自己”,他是真实的,他是诚恳的,是饱含情感的——“我来了,我是平凡的,我也是璀璨的,我是从最深的苦难里开出的最美的花。你们知不知道我的心现在仍是一半自豪地雀跃着,同时也一半卑微地忐忑着?我愿意为你们而盛开……但命运让我走了太远太长的路才来到这里……如果你看到了我的泪,那也是我的汗水……”;于是观众这才真正被打动。真正发现艺术家的魅力。
未来,如何在“女形”表演时,加强舞台情感的传递。是艺术家及其团队一定要思考的内容。
总而言之,灵魂的重量在于对观众心灵的震撼。态度、情感、生命力都是震撼力的源泉。作为一个买票进入剧场的普通观众期待着的不过就是远离繁琐生活,尽情投入到艺术世界的片刻震撼与内心的惊叹。
三、对艺术家及其团队的小建议——“加强对作品和受众的理性认识。”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可能会问,为什么谈论艺术总要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甚至是社会学?因为艺术和哲学一样是对世界的观照(反映),而艺术作品是给人看的,艺术家要学会研究人,研究人类共通的好恶,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然后艺术作品才能在非粉丝的受众心中成为不得不一看再看的经典。
艺术家需要知道在剧场中观众会在什么环节中激动和鼓掌,以便未来复制成功的设计;但艺术家更需要知道观众为什么会在某个环节突然形成群体的情感冲动,以便指导未来的作品设计和创新。
我知道在大众眼中或在艺术家本人的概念中,艺术创作是感性的,是只需要遵循心灵和美感的指引的。这一点其实和我建议的也不矛盾。艺术家要学会研究人,不只是要研究艺术受众,其实也是要学会研究自己。
“我的美丽,是我的妆容还是我的姿态?亦或是我的一笑一颦所表达的古典婀娜?我的转身,我的回眸,我的停顿,是否已经完美?我还可以在姿态上做得更好吗?整个舞群和我的表演节奏配合吗?能营造富有生命力的气韵吗?
我扮演的那个人,我了解她吗?我知道她的故事,我熟悉她的过往,我感伤她的结局。但我明白她的心痛和挣扎吗?我在演绎她的坚强的时候,是否也能暗示她的脆弱?我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人物心灵的丰富细节?让我的人物更立体、饱满?
那一刻,我的眼中有泪?我之前设计过这泪光没有?这一泪水是否来自于心灵,或者来自于表演现场的自我触动?如果我流泪了,那么是我的眼泪,还是我扮演的人的眼泪?那一刻我到底是谁?
我和我扮演的那个美人之间还有多远的距离?我的声音,我的姿态,我的情感能够忠实地复活她到什么程度?我的想象力,我的演唱和肢体能力是否还需要训练和提升?还有舞美技术,它们承载了多少文化和艺术的因子,在舞台上是否为我扮演的美人营造了恰如其分的意境?
我现有的理性和感性积淀还能为我的艺术道路保驾护航多久?我是否需要学习更多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认识自己,认知自己当下的状态和局限,正确评估自己的潜力,是非常必要的。而通过理性的学习能够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艺术的受众,全面的理解这两者,都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要做的。成功艺术家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智者。
“青黄不接”其实表达了一种状态:艺术家还在成长,动机充分,企图着更高层次的艺术,但养料(内存)不足——过去的积累已经基本完全地展现给公众了,新的艺术作品需要当下的思考和经验提炼出的成果。
人这一生,最难的是突破自己,艺术家更是如此。所有成年后的新的生长都是稳定现状被撕裂的疼痛,和通往更高境界的心神俱裂。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经常有学生问我怎样学习,怎么保持身材,其实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就是“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循环”。保持身材绝不节食,好好吃饭,但一定也要健康地排出来;同样的,要把阅读和思考当作吃饭睡觉这种常规动作来做,每天都要学习,积累到一定的时候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出来(创作)。表达出来后,又学到新的东西,继续完成下一个积累和创作。长年累月,身心健康,烦恼全消。一个始终坚持学习和创作,常常运动着脑细胞的人(若无严重的遗传影响),即使完全不运动,也不会是胖子。心里始终有新的内容和创作的源泉——天空是广阔的,土地是深厚的,我站在其中,感到了灵魂的丰富和自由。
当然,大部分学生说,我们做不到。我笑,所以你们不幸福。
哈哈,开个玩笑。真心希望我爱的那个青年艺术家能够在这个凡尘俗世中间找到自己生命和事业的“代谢规律”,在繁华中深思,在喧闹中静悟,在持续的学习中完成新的成长(创作)。
“青黄不接”的“青”是大地轮回的希望,期盼着金黄的果实。艺术女神缪斯一直站在未来等着某个努力而坚持的灵魂。我看到李玉刚正在路上……
爱艺术爱玉刚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前半段。艺术家是“别人”,可能在形态和声音的演绎上,他已入化境,但是情感的表达力度还不够(有艺术家对人物理解不足的原因,也有故事情节设计的原因),观众能普遍感到舞台表演的美,但未被打动。男装返场后,除了形态上的巨大反差效果,艺术家是“自己”,他是真实的,他是诚恳的,是饱含情感的——“我来了,我是平凡的,我也是璀璨的,我是从最深的苦难里开出的最美的花。你们知不知道我的心现在仍是一半自豪地雀跃着,同时也一半卑微地忐忑着?我愿意为你们而盛开……但命运让我走了太远太长的路才来到这里……如果你看到了我的泪,那也是我的汗水……”;于是观众这才真正被打动。真正发现艺术家的魅力。
未来,如何在“女形”表演时,加强舞台情感的传递。是艺术家及其团队一定要思考的内容。
总而言之,灵魂的重量在于对观众心灵的震撼。态度、情感、生命力都是震撼力的源泉。作为一个买票进入剧场的普通观众期待着的不过就是远离繁琐生活,尽情投入到艺术世界的片刻震撼与内心的惊叹。
三、对艺术家及其团队的小建议——“加强对作品和受众的理性认识。”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可能会问,为什么谈论艺术总要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甚至是社会学?因为艺术和哲学一样是对世界的观照(反映),而艺术作品是给人看的,艺术家要学会研究人,研究人类共通的好恶,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然后艺术作品才能在非粉丝的受众心中成为不得不一看再看的经典。
艺术家需要知道在剧场中观众会在什么环节中激动和鼓掌,以便未来复制成功的设计;但艺术家更需要知道观众为什么会在某个环节突然形成群体的情感冲动,以便指导未来的作品设计和创新。
我知道在大众眼中或在艺术家本人的概念中,艺术创作是感性的,是只需要遵循心灵和美感的指引的。这一点其实和我建议的也不矛盾。艺术家要学会研究人,不只是要研究艺术受众,其实也是要学会研究自己。
“我的美丽,是我的妆容还是我的姿态?亦或是我的一笑一颦所表达的古典婀娜?我的转身,我的回眸,我的停顿,是否已经完美?我还可以在姿态上做得更好吗?整个舞群和我的表演节奏配合吗?能营造富有生命力的气韵吗?
我扮演的那个人,我了解她吗?我知道她的故事,我熟悉她的过往,我感伤她的结局。但我明白她的心痛和挣扎吗?我在演绎她的坚强的时候,是否也能暗示她的脆弱?我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人物心灵的丰富细节?让我的人物更立体、饱满?
那一刻,我的眼中有泪?我之前设计过这泪光没有?这一泪水是否来自于心灵,或者来自于表演现场的自我触动?如果我流泪了,那么是我的眼泪,还是我扮演的人的眼泪?那一刻我到底是谁?
我和我扮演的那个美人之间还有多远的距离?我的声音,我的姿态,我的情感能够忠实地复活她到什么程度?我的想象力,我的演唱和肢体能力是否还需要训练和提升?还有舞美技术,它们承载了多少文化和艺术的因子,在舞台上是否为我扮演的美人营造了恰如其分的意境?
我现有的理性和感性积淀还能为我的艺术道路保驾护航多久?我是否需要学习更多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认识自己,认知自己当下的状态和局限,正确评估自己的潜力,是非常必要的。而通过理性的学习能够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艺术的受众,全面的理解这两者,都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要做的。成功艺术家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智者。
“青黄不接”其实表达了一种状态:艺术家还在成长,动机充分,企图着更高层次的艺术,但养料(内存)不足——过去的积累已经基本完全地展现给公众了,新的艺术作品需要当下的思考和经验提炼出的成果。
人这一生,最难的是突破自己,艺术家更是如此。所有成年后的新的生长都是稳定现状被撕裂的疼痛,和通往更高境界的心神俱裂。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经常有学生问我怎样学习,怎么保持身材,其实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就是“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循环”。保持身材绝不节食,好好吃饭,但一定也要健康地排出来;同样的,要把阅读和思考当作吃饭睡觉这种常规动作来做,每天都要学习,积累到一定的时候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出来(创作)。表达出来后,又学到新的东西,继续完成下一个积累和创作。长年累月,身心健康,烦恼全消。一个始终坚持学习和创作,常常运动着脑细胞的人(若无严重的遗传影响),即使完全不运动,也不会是胖子。心里始终有新的内容和创作的源泉——天空是广阔的,土地是深厚的,我站在其中,感到了灵魂的丰富和自由。
当然,大部分学生说,我们做不到。我笑,所以你们不幸福。
哈哈,开个玩笑。真心希望我爱的那个青年艺术家能够在这个凡尘俗世中间找到自己生命和事业的“代谢规律”,在繁华中深思,在喧闹中静悟,在持续的学习中完成新的成长(创作)。
“青黄不接”的“青”是大地轮回的希望,期盼着金黄的果实。艺术女神缪斯一直站在未来等着某个努力而坚持的灵魂。我看到李玉刚正在路上……
爱艺术爱玉刚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