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邑吧 关注:196贴子:762
  • 0回复贴,共1

2013周口晚报《听老人讲自己的春节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世纪70年代:
盼着春节当天吃上三顿白面馍
[开栏的话]
  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幸福的年味渐重渐浓。然而,你知道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知道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或许每个年代的年味都是相同的,都离不开饺子、春联和鞭炮,离不开拜年、走亲和访友,但是每个年代的春节又不尽相同,都刻有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
  即日起,本报开设《听老人讲自己的春节故事》专栏,通过记者走访我市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如今已步入中老年的人们,聆听他们所经历的春节故事,品味他们或艰难、或困苦、或快乐、或幸福的过往岁月,以此来见证时代的变迁。
□晚报记者 张志新
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时的春节,从银行系统退休的张树勤感慨颇多。那时候,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春节当天吃上三顿白面馍。
  张树勤今年已经70岁,那时的他虽然已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但也不是顿顿都能吃得好。每年春节放假都很晚,他仍然要赶到老家和亲人团聚,就是盼着能在春节那天好好吃上几顿白面馍。
  张树勤清楚地记得,1973年春节前,因为刚下过雪,道路泥泞不堪,腊月二十七单位才放假,他在县城置办了一点年货,用扁担挑着往家走。虽然离家有20公里的路,但是他走得很快,那天早早就赶到了家。“盼着回家和亲人团聚,盼着能在春节那天吃上几顿白面馍,所以心里特别高兴,虽然走了那么远的路,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张树勤说。
  张树勤的老家在农村,那时候农村还是集体生产制。过年的时候,农民把家里不多的小麦拿出来磨成面,让全家老小都吃顿白面馍,是那时候春节里最幸福的事。
  “那时我们这里的人,只有春节当天才能吃上几顿白面馍,但过了春节,白面馍就不能顿顿吃了,所以那时候大家对新年特别留恋。”张树勤说,“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日子慢慢好起来,再后来白面馍也能天天吃了。”


1楼2013-01-30 09: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