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经介绍结识海上豪杰“吴发仔”,南他安排,乘船过海到大陆。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吴发仔运棉纱的船共有16只,分三批出发。梁漱溟原先是和一位陆君乘一船,后友人发现梁漱溟和陆君都不会粤语,怕万一出事不好应付,于是让梁氏换船,与擅长粤语的陈君一道走。随后,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扬帆而去。那天晚上,风大但风向顺,一开始,小船像箭一样向目的地驶去,后半夜风向突变,小船开始颠簸,又苦又咸的海水不停地溅入口中,小船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熬了一天一夜,梁漱溟这只船总算靠岸。吴发仔一清点,有十三只船被海匪劫去,到达的三只船,一船的货物被劫光,一船被海匪劫了两次,只有梁漱溟这只船安然无恙,毫发未损。原先与梁氏乘一船的陆君下落不明。如此经历让梁漱溟感慨不已,也让他感到十分幸运。他后来对儿子说:“第一个感想,自然是:我太幸运!在香港炮火中,敌军和盗匪遍地行劫中,我安然无事。冒险偷渡出港、出澳,一路上安然无事,始终没碰到一个敌兵、伪军或土匪。不但没有危险,即辛苦亦只往香港仔下船时不足二十华里的平路,哪算得辛苦呢?损失亦没有什么损失。人家或被劫若干次,我不独没有遇劫,而且自己弃于香港的一箱春夏衣服,还意想不到有朋友给我送到桂林。所以和人家谈起来,任何人亦没有我这般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