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吧 关注:5,200贴子:151,750

回复:【胤祯】——【资料】小知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1.清代皇后的服装制度
皇后的服装有朝褂、朝袍、龙褂、龙袍和朝裙。朝褂分为三种,均是石青色,褂的边沿用片金镶边。第一种是圆领、对襟、无袖的长背心;第二种纹饰前后正龙各一条,腰围行龙4条,下幅行龙8条;第三种纹饰通身前后大立龙各2条。朝袍有冬款三种、夏款两种样式,颜色都是明黄色,龙褂的颜色都是石青色,也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圆领、对襟,左右开口,长与袍相等,纹饰为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和前后身各绣正龙一团,前后衣襟绣行龙四团,袖口上各绣行龙2条,另一种是只饰以五爪金龙八团。龙袍为圆领、右衽大襟、箭袖,袍身为明黄色,领与袖是石青色。朝裙的形状类似围裙,在腰际处有襞积,后腰缀有系带两根,可系扎在腰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3-08-19 20:34
收起回复
    32.清代皇后的冠制度
    清代皇后的冠有朝冠和吉服冠两种。朝冠有冬夏两种,冬天的冠用薰貂制作,夏天的用青绒制作。冠体为圆顶呈抛物线状,周围有一道上仰的冠檐。冠顶由3只金凤重叠而成,每只金凤都以一颗东珠隔开,冠顶的最上端衔大东珠一颗。冠体上由中心向四周缀满朱纬,并缀金累丝凤凰7只,每只凤身饰东珠9颗、猫眼石一颗,凤尾装饰珍珠21颗。冠后缀金累丝金翟一只,翟背有猫眼石一颗,翟尾有珍珠16颗,翟尾有珍珠16颗,翟尾下垂用珍珠编成的珠帘五行,每行珍珠60或61颗,共用珍珠302颗。吉服冠的冠形与朝冠的基本相同,用薰貂制作,上缀朱纬,顶用东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3-08-19 20:34
    回复
      33.清代帝后的饰物制度

      清代皇帝除了穿着和帽子以外,所戴的饰物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这些饰物包括朝珠、朝带、金约、领约、耳饰以及彩帨。朝珠由108颗圆珠贯穿而成,4颗大珠将整串珠间隔成4份;朝珠两侧还有三串小珠,一侧两串,一侧一串,每串各10颗。朝带是皇帝穿着相应的服装时系于腰间的,以丝绦织成带状,颜色都是明黄。金约是皇后朝冠的配件,在戴朝冠时要先戴金约再戴朝冠,起着约发的作用,金约状如圆箍。领约是皇后穿朝服时戴在项间、压于朝珠和披领之上的饰物,形状像圆形项圈。彩绦是皇后穿朝服时挂在朝褂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饰物。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3-08-27 09:50
      回复
        34.清代皇帝服装十二章纹饰制度
        十二章纹饰是清代皇帝的服装上的饰纹,十二章纹饰就是12种花纹图案的意思: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黻、黼、宗彝、藻、火、粉米。清代十二章纹饰的位置各代的方法都不同:上衣领前列三星,领后为山纹,左肩日,右肩月;胸前正龙左下方为黼,右下方为黻;后背正龙左下方为龙,右下方为虫;上衣合起来共八章;下幅前身左为宗彝,右为藻;后身左为火,右为粉米;合起来共四章。这种排列是多种冬朝服中的一种,还有一种是十二章全在上衣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0楼2013-08-27 09:50
        回复
          35.清代皇室宗室的严格区分
          尊卑地位有严格的划分,在努尔哈赤时代,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就成了皇室地位的标志,入关以后,皇帝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区分制度:努尔哈赤之父的直系子孙称为“宗室”,系金黄色腰带,称为“黄带子”;其叔伯兄弟的旁支子孙称为“觉罗”,系红色腰带,称为“红带子”。同时还将宗室分为十二个爵位,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1楼2013-08-27 09:50
          回复
            37.清代皇帝的乘车制度
            清代的皇帝外出乘车或乘轿都是有一定的制度的。皇帝所乘的轿称为龙辇或礼舆,多用于参加朝会以及耕籍以下各种祭祀活动时乘坐。礼舆用楠木制成,高六尺三寸,共三层,最上层为拱形盖,八角装饰有金色飞龙。舆的四柱高五尺,上面装饰有蟠龙,门端及左右扶手栏杆都装有镏金云龙图案。轿内设金龙宝座,高一尺七寸。左右各有轿窗一个,夏天用蓝色窗纱,冬天用玻璃。除礼舆外,皇帝的乘舆还有大轿、步舆、折合明轿、大仪轿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楼2013-08-27 09:50
            回复
              38.皇帝女儿的等级制度
              清代皇帝的女儿,有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之分。固伦,满语的意思就是国,是尊贵的意思,固伦公主是指由中宫皇后所生的女儿,品级等同于亲王。和硕,满语的意思就是方隅,和硕公主是由妃嫔所生的女儿或由中宫抚养的宗室女,品级等同于郡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楼2013-08-27 09:54
              回复
                39.清代公主出嫁的程序
                在清代,公主出嫁的仪式的隆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可说是封建社会中最高等级的出嫁仪式。当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就要由皇帝指婚出嫁,其丈夫称为“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称为固伦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称为和硕额驸。公主出嫁一般要经过指婚、初定、成婚、回门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各项事宜都是由内务府会同有关机构办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楼2013-08-27 09:54
                回复
                  40.清代公主出嫁的指婚礼仪
                  公主奉旨指婚后,由内务府将指婚之事移交到礼部并通知额驸,如果额驸在旗,即通知该旗,如果额驸是外藩,则由行文理藩院代为通知。另外还要派选夫妇偕老的大臣一员作为襄事大臣,宣示皇帝御旨。届期由内务府奏明指婚吉日并通告额驸和襄事大臣,令其蟒袍补服面北而跪在乾清门东阶下,襄事大臣宣读指婚圣旨,完毕后,额驸行三跪九叩大礼。指婚后,礼部要奏请皇帝钦定额驸的品级,并根据额驸的品级来准备相应的冠顶、朝服、坐褥等用品。礼部还要通知内务府为公主下嫁准备好一切嫁妆物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6楼2013-08-27 09:54
                  回复
                    41.清代公主下嫁的初定礼
                    公主在被指婚后,就要举行初定礼了,由内务府通知礼部与钦天监择定吉日,时间定好后,内务府与礼部共同奏额驸。额驸在初定日的前一天在午门恭进马八匹、骆驼一头,这个礼被称为“一九礼”。在初定日这天,额驸进宴90席、羊81只、酒45瓶,都交给光禄寺代办宫中筵宴,筵宴日前,内务府、工部和武备院共同在保和殿准备筵宴的用具、物品等。到了筵宴当天,额驸和族中人先要到皇太后宫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到保和殿恭候皇帝。皇帝驾临后,额驸和其他人一起向皇帝三跪九叩,然后开始进茶、进酒、用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7楼2013-08-27 09:56
                    回复
                      42.清代公主下嫁的成婚礼
                      在成婚礼的这一天,额驸要身穿蟒袍补服率族人到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和乾清宫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由内务府大臣率銮仪卫将公主的嫁妆送往额驸的府邸,陪嫁人员、奶妈及婢女也随同前往。成婚之日,额驸先到午门恭进九九大礼,包括马二九(18匹)、玲珑鞍辔二九(18副);盔甲二九(18套)、闲马21匹、骆驼6只,并进宴90席、羊81只、酒45瓶。成婚筵席举行后,公主就要离宫了,吉时一到,公主身穿吉服,由命妇导引升彩舆,由太监和执事校尉抬舆出宫。送亲队伍到额驸府邸后,公主彩舆停到府邸的庭阶下,公主下舆后,由福晋、夫人陪同入室。额驸的父亲在外堂招待宾客,额驸的母亲在中堂招待宾客。公主入室后等待吉时与额驸行合卺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8楼2013-08-27 09:58
                      回复
                        43.清代公主下嫁的合卺礼
                        公主合卺礼的院内由内务府先期搭好蓝布凉棚,棚内反坫、矮桌、杯、盘碟等早已准备好,额驸加还要提前准备好羊九只、酒九瓶;行合卺礼时,由内务府派出两对年命相合的结发夫妻取羊、酒各一,陈肉一盘,跪割三片,斟酒三盅,与肉一起掷散于地上,是祭祀天地的意思。祭祀完天地后,公主和额驸喝叫喝酒,喝完后,众人退下,合卺礼成。次日,由内务府备饭六桌,茶四桶,由内管领妻两人、茶膳总领及茶膳妇女各一人送往公主府,内务府大臣也一起前往,表示皇帝对女儿出嫁的关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9楼2013-08-27 09:58
                        回复
                          44.清代公主下嫁后的九日回门礼
                          在公主下嫁后的第九天,公主还要和额驸一起回宫行礼,额驸的父母及族人等也要一起随行,这就是九日回门礼。回门之后,公主仪仗陈列于公主府邸,公主、额驸一早身着朝服,由内管领结发夫妇两对、八旗官员结发夫妇两对为导引,在内务府官员、护军参领、护军校及20名护军的随从下,回宫行礼。回宫后,由鸿胪寺官引公主额驸等人到皇太后宫门前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到保和殿丹陛上等待皇帝升座举行筵席,形式与初定礼基本相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楼2013-08-27 09:59
                          回复
                            45.清代公主封号的变迁
                            在公主下嫁之前,在公主前面冠以的固伦或者和硕只是表示等级的,并不是封号,公主的封号要由内阁大学士拟定字样,进呈皇帝钦定,乾隆以前,公主的封号加在固伦或和硕与公主之间,即固伦XX公主,从嘉庆朝开始,公主的封号改冠在前了,即XX固伦公主。到了道光二十四年五月,道光帝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后书写固伦、和硕公主称呼的时候,着将固伦、和硕字样与公主二字相连书写,不得以固伦字样写在封号之前。此后,公主封号的书写形式也就统一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楼2013-08-27 09:59
                            回复
                              46.清代公主的册封礼
                              公主册封仪式由正、副使臣主持,册封之日,正、副使臣在太和殿受节后,与礼部官员及校尉等人抬着装有金册的彩亭前往公主府邸。到达公主府邸后,额驸穿着朝服和族人在大门外道右跪迎,公主则穿礼服率侍女在门内的右侧跪迎。册封仪式开始时,正副使臣、宣读官和礼部官员均面西站在节案的东部,乐起时,公主在拜位向节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后,公主到香案前跪听宣读册文。宣读之后,宣读官将册文交给副使,副使交给内监,内监跪接再交给女侍,侍女跪接再交给公主,公主受后再交给另一个侍女,侍女跪接后将册文放在册案上。公主退回到拜位上,乐起行礼,正、副使臣取节回宫,册封仪式结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2楼2013-08-27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