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仇美男、仇“情敌”的明显狭隘心理
金书中的男主角,通常不是全书最帅的美男子,经常是虽英俊但还是要比男二差着一点、或者根本就其貌不扬。当然,人物塑造丰满了,长相不是问题,这里当然不是计较主角问题,而是配角美男的命运倾向。
最悲惨的男二莫过于《笑傲江湖》的林平之。这是一个一出场就一度令很多读者误以为是男主角的人:有家世有教养有素质,相貌俊美,为人正直坦荡,路见不平勇于相助,虽遭惨事但不愿乘人之危报仇,虽受打击和摧残但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是保持着天真无邪、纯真简单、循规蹈矩、谦谦君子、温和有礼。我可以说,这是我见过的遭大难、大打击之后,底线相当高的一个人,(比他更高的,目前经受过考验并通过的只有一个无忌哥哥,而且无忌也并非如他一般处处无温暖、处处踩陷阱。再加无忌性格超出常理,不再相提并论),我难以想象一个没吃过亏的大少爷竟然这么能忍,遭遇了这么多,在华山终究不过有一点不合群、孤僻的表现,但整体上还是个温润懂礼、踏实努力的君子。连令狐冲都说若他是女子,他也会选择林师弟。
没想到后期竟遭到如此强烈反差的逆转,练了辟邪剑法,放弃婚姻幸福、辜负爱人,由一个纯净的美少年变为那样完全相反的人。很多人表示看前半部绝对想不到,我也想不到。至今仍觉这转变生硬得很。
宋青书就要差多了,虽然仍是美男子男二号(这里的二号指的是爱情关系上的地位,不是整体,别较真),但没有前期这么着力地正面描写,后面又觉得底线模糊得多,所以不够丰满。无论丰不丰满,他俩的作用是一样的:作为“抢”男主恋人的小白脸,最后不得好死。可见金庸的思想在爱情观这块很有问题,心胸气量很小,对情敌敌意极大,还有仇美男情结。读笑傲江湖这些情节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满满的发泄快感,但我并不觉得这很痛快,反而很让我感到喘不过气。宋青书这些情节读起来倒是没什么感觉,但他是个成功的炮灰,充当了金庸安排的应有的作用。而林平之既然前期描写已然定格,却又充当炮灰,读起来莫名的揪心与惋惜。而揪心与惋惜,终究抵不过作者以及作者一派或者主角视角之下的发泄快感。所以我觉得,金庸小说视角通常弥漫着一种自私感。虽然,并不易察觉。
【我喜欢的男子,都是这样的。面貌干净眉清目秀,善良正义内敛老实,带着一些萌甚至傻傻的感觉……
但他们中间,只有林平之这一个,最后遭到了反转,摧毁了。其他的,无论是角色还是真人,都好好的。
毁了,我却没能随着剧情丢掉,反而更是怀念、惋惜之前的美好。那些对我说“你竟然喜欢会杀你的人”的人们,你们怎能体会这前后差距造成的惋惜感和其中的本质区别?如果一开始林平之就是个显然会杀妻的人,扭曲的人,我也不会喜欢他。
其实金书之中,我最喜欢的,相对最理想的一个,是张无忌。不是什么花言巧语、肆意不羁的人物,就是一个简简单单很单纯善良内敛的人。
但是,林平之竟然成为我在金书人物中的一个 劫。
人只道我爱阴险狡诈、极端之辈,走另类审美;谁能知我只是放不下那一丝 单纯 的 可爱可怜。】
以上是我以女性视角表达的喜爱林平之的原因,很显然,女性视角喜欢的林平之,不是结尾处那个阴险疯狂狠辣之辈,而是前半部让人割舍不下的单纯美好。男性视角对林平之的肯定评价也多得很,非常正直中肯,但无论男女角度,皆没有邪恶崇拜。为什么?为什么最后被反面了的角色,喜欢他的人却没有邪恶崇拜?但去看看反林的人的评价,倒是经常充满“复仇快感(罪有应得!)、无情无心感(自作自受!)、仇美男(就知道小白脸没有好心眼)、嫉妒狭隘感(高富帅、小白脸)、胡乱揣度感(他是有目的的接近小师妹)、吹毛求疵感(他以前的善良不算什么,经过考验后才是真的;他对不认识的岳灵珊和令狐冲敢于挺身相助,那是因为这些事是有“条件”的)、失忆症状(他就是个坏人、反角)……
怎么看着看着,我觉得对方的邪恶感更甚呢?这样一分析,你们能否体验出金庸传递出的这种狭隘感呢?
至于金书仇美男,那当然能引起大多数男人的共鸣了,不需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