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凰吧 关注:21,790贴子:549,097
  • 3回复贴,共1

【转载】凤独的理由(凤独党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放转载许可

出处:秦时分析文吧 希望凤独的理由,原作者千江雪88


1楼2013-03-27 20:13回复
    本人凤迷一枚。看秦时明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凤儿的关系。因为喜欢这个角色,不知不觉地一路追随下来。第四部中凤儿的表现极其引人注目,尤其是疑似凤练情节的出现也在众多月饼中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有之,不喜者有之。在我看来,玄机企图给凤儿安排任何感情戏都是画蛇添足的狗血笔法,与前三部塑造的人物个性气质相差甚远,最终使角色逐渐淡去原有的吸引人的光辉。
    白凤,甫一出现,便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少年容貌俊美,翱翔九天,兼有着年少轻狂的顽劣秉性,以及逍遥游中道家无羁的极致追求。这样一个靓丽的少年,却偏偏是流沙令人闻风丧胆的冷酷杀手。白羽飞过,笑意未歇,杀意已现。可以说,白凤身上融合了世间罕见的仙气与邪气,对立统一,却又极度和谐。在秦时众多人物中,这一独特醒目的气质,彰显了白凤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那么,这样的少年,是否应该心有所属,情有所系?
    当然了,广大凤迷(包括玄机)从爱凤的角度出发,强烈要求为凤儿终身幸福着想,希望凤儿可以觅得佳偶,相伴终身……这种心情楼主是十分理解滴。但是,楼主看待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很多人站在剧中的角度,希望凤儿幸福;本人始终站在剧外的角度,希望凤儿这个角色出彩,即使是悲剧也在所不惜。
    ——想当年红楼未完,多少文人墨客慨叹宝黛之间的深情,在续写红楼时满怀美好的愿望,让这两个人喜结连理。但最终被广泛接受的却是高鹗的悲剧版本,因为这样的结局更能震撼人心。同样的道理,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大团圆,估计很少有人会记住莎翁的这出名剧。
    思维有点跳,扯得远了。其实我只想说,在有关爱情的剧里,尚且以悲剧动人;在无关爱情的少年杀手那里,何必硬套上感情纠葛,以求完满??
    因为很多时候,爱情戏是个很俗很俗的东西。无非是痴男怨女,一往情深的戏码而已。
    何况这个真心不适合凤少。
    那个少年,超凡脱俗。试问,熟读庄子经典,翱翔九天,御风而行,惯于在最高处的湛蓝天空中冷眼俯瞰尘世,哂笑“恩怨情仇,果然有趣”的高傲少年,怎会被感情羁绊??
    那个少年,冷酷无情。试问,乱世之中,视人命如草芥,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参见白凤秒杀蓉姐姐的那一幕),心狠手辣的流沙顶级杀手,怎能被感情羁绊??
    那个少年,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有极高的武功修为,几乎与卫庄比肩。如果不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怎能达到这番境界??
    我一直认为,白凤之所以留在流沙,是因为有自己的目的,绝对不是因为热爱这个组织。根据游戏剧透,是因为和卫庄有过约定。一旦目的达成,他绝对是脱离最早的一个,根本不会被束缚住。至于第四部里白凤对赤练说的“你的命属于流沙”云云感觉很不对味……(言外之意白凤的命也属于流沙,不像凤的性格)还有白凤对赤练吃醋神马的,更不敢想下去……
    白凤喜欢赤练,我根本不会执着于爱得比较辛苦、配不配之类的;只是在我看来,不符合前三部白凤给人的感觉,也不符合逻辑。或许是我的一厢情愿吧。我觉得凤儿喜欢上任何人,都损害了这个角色曾经散发的迷人魅力!!!
    退一万步说,即使白凤对赤练有情,也应该是为赤练痴情于卫庄而产生的悲悯的情怀吧。毕竟,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熟知庄子的白凤,应该比乱世中的任何人都清醒地明白这个道理才对。


    2楼2013-03-27 20:13
    收起回复
      补充:其实一直觉得凤练之恋是玄机在制作第四部之前特意设置的一个卖点。包括白凤第四部里的大换装,分明是为这一点牵线搭桥的。否则以凤凤前3部的小身板,公主抱怎么抱得起来啊啊啊啊?(
      对白凤第四部的新造型一直一直没办法喜欢。也许现在还持这种观点的凤迷已经很少了,但我就是割舍不了那个介于男孩与男人之间萌萌的、即使视人命于草芥依然偶尔会露出孩子般坏笑的凤凤……
      在千人一面的戏剧设置中,还是喜欢那个如无羁的风一样自由的凤凤。那么多人会恋爱,会痴情,会伤心,会或喜或悲,希望他不会。乱世中,宁愿没有人比他睿智,没有人比他潇洒,没有人比他纯澈,亦没有人比他更容易获得幸福——这,即是我这个凤迷的由衷心愿。


      3楼2013-03-27 20:14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48楼2013-07-09 1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