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四家共住一个房内,不方便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有许多好处,邻居们的感情越处越浓,一家做好吃的,另外三家也跟着粘光,如谁家吃饺子,另外三家都能得到一小碗,足够全家尝鲜了!
継母非常能干,裁衣,做鞋、补袜子,养猪、养鸡、养鹅鸭,拉磨、推碾子、伺弄菜园子⋯样样在行。我上初中时因好打篮球才花5、6元钱买一双回力牌球鞋,不打球时放起来,穿继母的布鞋,每年需3、4双夹鞋,三、四年一双棉布鞋。
有一年冬天,还给我做一件棉袍,穿着不太方便,却很暖和,当年我们家乡不论大人小孩,多数是空心棉袄棉裤(没有贴身的衬衣、衬裤),有时天冷,冻的咳嗽不止,穿个棉袍就好多了。
继母来了以后,我家常年养猪,而养猪所有的活基本都是继母一人承担,夏天我有时帮着割几次猪菜⋯冬天喂肥猪需将苞米碾碎,上锅烀熟,继母自己抱着碾子杆,一圈一圈的轧⋯。每年过年都要杀一头猪,卖半拉留半拉。
鹅养的不多,鸭子有十来只,鸡有二十来只,鸡鸭鹅下的蛋,轻易不能吃一个,趱起来卖掉,给家填点零用钱!
农村土改后,实行互助组,农忙时继母更是辛苦,就说铲地割地吧,她得起早做饭。为了让下地人多休息一会,她得把亲手做好的中午饭和贴晌饭(铲地时天长,下午4点多钟左右叫贴晌,贴晌也要吃点饭,以便有力气干活)挑到2、3里以至5、6里远的地头上。看着大家吃好喝好(喝水),收拾收拾挑回家又得做完饭。
至于菜园子的活,除了春天种的时候,父亲参与一下子外,其余几乎也都由继母「承包」。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夏天吃用猪油做的土豆炖豆角,那是特别好吃的农家菜!每年继母都要在箱子里储藏些发青的大西红柿,等到8月初,便捂的通红,拿出来解馋,一直能吃到八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