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战友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他真心诚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而感到内心忏悔,可以说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而项羽集团的谋士范增却时刻准备对刘邦进行斩首,在关键时刻刘邦集团杀出一个神秘人物,公然指责项羽,而一向爱发脾气的项羽却被震慑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所想的鸿门宴上有没有斩首行动,至少说在项羽这儿没有,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坐下来喝酒,这就是鸿门宴,鸿门宴中间表现了项羽的自傲。项羽这个人头脑很简单,他自尊一得到满足,他就得意得不得了。我们看那个座位,古人的座位它是这样讲的,如果堂上对堂下而言,面向南坐是最尊贵的,就是堂上对堂下,如果仅仅就堂上而言,面向东的位置最尊贵,项羽就坐这儿了,面向南的位置次尊贵,所以范增就坐这儿了,面向北的座位是第三等的座位,刘邦就坐这儿了,面向西的座位,是个最次的座位,张良就坐这儿了,我们从这个座位上可以看出来项羽是一副自傲。刘邦这么一吹捧他,他也觉得刘邦也服他了,很得意,但是项羽集团并不是只有项羽一个人啊!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范增放不过他,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玦”是什么东西呢?“玦”是一个圆形的佩玉,有一个缺口的圆形佩玉叫“玦”。范增就举这个“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发这个信号什么意思呢?他用这个圆形佩玉这个“玦”谐个音,谐个什么音呢?谐那个决定的“决”,让项羽赶快下决心,做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动,就在席上把刘邦杀了,但是这个时候项羽能杀他吗?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内心充满忏悔啊!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根本不理这个茬儿,一看不理这个茬儿,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了一个项羽的堂兄弟,叫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你就进去舞剑,舞剑的时候趁这个机会,就在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后项庄就进去了,说你们在这儿喝酒,没有什么**,我给你们舞一段剑给你们助助酒兴。项羽一听答应了,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我们看一看这五个人,项庄是刺客,他的任务很明确,杀谁他很明确,杀刘邦,范增是指使刺客行凶的主谋,他也是很清楚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想刘邦一定是心知肚明,肯定很清楚。张良明白不明白,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张良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张良没有反应。这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上一集讲到的那个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你看,糊涂虫也不糊涂了。这可以说,项庄、范增、张良、刘邦、项伯五个明白人,这在座的只有一个糊涂人,这个糊涂人是谁啊?项羽。我们为什么说项羽是糊涂人呢?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觉得对不起他哥们儿,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你看喝酒这个场面、舞剑这个场面,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这个糊涂人就是项羽。当然,这个情况不能持久,这个舞剑舞下去,万一项伯有个闪失,那刘邦就很危险。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叫刘邦命悬一线非常危险,所以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撤出来了,撤出来以后赶快去找(人),找谁呢?找樊哙,樊哙是刘邦手下最勇猛的武士,而且樊哙跟刘邦他俩是连襟,河南话叫“一条船”什么关系呢?就是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稀里哗啦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司马迁写了八个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头发一根根竖起来了,“眦”是眼眶,那个眼眶都快瞪裂了,所以樊哙一闯帐,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庄也退下去了,项伯也退下去了,酒也不喝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项羽就拔出剑要准备格斗了,这个时候张良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说你能不能喝酒啊,给他一杯酒,你能不能吃肉啊,给了他一个没有煮熟的一大块猪肘子,樊哙很豪爽把他的盾牌一翻翻过来,把猪肘子放在盾牌上拿着剑一边切一边吃,很豪爽。项羽一看他这个样子又问了他一句“壮士能复饮乎”,你能不能再喝一杯啊。樊哙抓住这个机会就慷慨陈词说了一番话,他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我怎么值得推辞呢?说这个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多得如麻,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而且怀王和大家商量先入关破秦就做关中王,现在沛公先入了关,封闭了宫室还军霸上,等待着大王的到来,派人把守函谷关那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劳苦功高,现在没有封侯的赏赐,你还要听小人之言,要杀沛公,这样的做法就是刚刚灭亡的那个秦朝的继续,那是“亡秦之续”。我私下认为大王你不会这样做,樊哙这句话,这一段陈辞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刚来到有一个“鸿门说辞”,再一个是樊哙闯进来有一个“樊哙陈辞”,这个陈辞很厉害啊!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说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他怕项羽认为他还想做关中王,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樊哙点出怀王之约,那私下里的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