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8日漏签0天
青岛滨大吧 关注:523贴子:1,95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青岛滨大吧
>0< 加载中...

<讲座>汉代风云人物-鸿门宴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ao_的不行
  • 有关部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L。滨海讲座专用。


  • Sao_的不行
  • 有关部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听到老战友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他真心诚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而感到内心忏悔,可以说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而项羽集团的谋士范增却时刻准备对刘邦进行斩首,在关键时刻刘邦集团杀出一个神秘人物,公然指责项羽,而一向爱发脾气的项羽却被震慑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所想的鸿门宴上有没有斩首行动,至少说在项羽这儿没有,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坐下来喝酒,这就是鸿门宴,鸿门宴中间表现了项羽的自傲。项羽这个人头脑很简单,他自尊一得到满足,他就得意得不得了。我们看那个座位,古人的座位它是这样讲的,如果堂上对堂下而言,面向南坐是最尊贵的,就是堂上对堂下,如果仅仅就堂上而言,面向东的位置最尊贵,项羽就坐这儿了,面向南的位置次尊贵,所以范增就坐这儿了,面向北的座位是第三等的座位,刘邦就坐这儿了,面向西的座位,是个最次的座位,张良就坐这儿了,我们从这个座位上可以看出来项羽是一副自傲。刘邦这么一吹捧他,他也觉得刘邦也服他了,很得意,但是项羽集团并不是只有项羽一个人啊!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范增放不过他,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玦”是什么东西呢?“玦”是一个圆形的佩玉,有一个缺口的圆形佩玉叫“玦”。范增就举这个“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发这个信号什么意思呢?他用这个圆形佩玉这个“玦”谐个音,谐个什么音呢?谐那个决定的“决”,让项羽赶快下决心,做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动,就在席上把刘邦杀了,但是这个时候项羽能杀他吗?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内心充满忏悔啊!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根本不理这个茬儿,一看不理这个茬儿,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了一个项羽的堂兄弟,叫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你就进去舞剑,舞剑的时候趁这个机会,就在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后项庄就进去了,说你们在这儿喝酒,没有什么**,我给你们舞一段剑给你们助助酒兴。项羽一听答应了,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我们看一看这五个人,项庄是刺客,他的任务很明确,杀谁他很明确,杀刘邦,范增是指使刺客行凶的主谋,他也是很清楚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想刘邦一定是心知肚明,肯定很清楚。张良明白不明白,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张良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张良没有反应。这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上一集讲到的那个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你看,糊涂虫也不糊涂了。这可以说,项庄、范增、张良、刘邦、项伯五个明白人,这在座的只有一个糊涂人,这个糊涂人是谁啊?项羽。我们为什么说项羽是糊涂人呢?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觉得对不起他哥们儿,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你看喝酒这个场面、舞剑这个场面,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这个糊涂人就是项羽。当然,这个情况不能持久,这个舞剑舞下去,万一项伯有个闪失,那刘邦就很危险。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叫刘邦命悬一线非常危险,所以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撤出来了,撤出来以后赶快去找(人),找谁呢?找樊哙,樊哙是刘邦手下最勇猛的武士,而且樊哙跟刘邦他俩是连襟,河南话叫“一条船”什么关系呢?就是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稀里哗啦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司马迁写了八个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头发一根根竖起来了,“眦”是眼眶,那个眼眶都快瞪裂了,所以樊哙一闯帐,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庄也退下去了,项伯也退下去了,酒也不喝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项羽就拔出剑要准备格斗了,这个时候张良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说你能不能喝酒啊,给他一杯酒,你能不能吃肉啊,给了他一个没有煮熟的一大块猪肘子,樊哙很豪爽把他的盾牌一翻翻过来,把猪肘子放在盾牌上拿着剑一边切一边吃,很豪爽。项羽一看他这个样子又问了他一句“壮士能复饮乎”,你能不能再喝一杯啊。樊哙抓住这个机会就慷慨陈词说了一番话,他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我怎么值得推辞呢?说这个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多得如麻,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而且怀王和大家商量先入关破秦就做关中王,现在沛公先入了关,封闭了宫室还军霸上,等待着大王的到来,派人把守函谷关那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劳苦功高,现在没有封侯的赏赐,你还要听小人之言,要杀沛公,这样的做法就是刚刚灭亡的那个秦朝的继续,那是“亡秦之续”。我私下认为大王你不会这样做,樊哙这句话,这一段陈辞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刚来到有一个“鸿门说辞”,再一个是樊哙闯进来有一个“樊哙陈辞”,这个陈辞很厉害啊!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说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他怕项羽认为他还想做关中王,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樊哙点出怀王之约,那私下里的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


2025-05-18 17:51:47
广告
  • Sao_的不行
  • 有关部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他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利用怀王之约,一下子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
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鸿门宴上瞬息万变,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杀机。谋士范增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绝不会轻易地放弃这次千载难逢杀死刘邦的机会。那么,刘邦会坐以待毙吗?老谋深算的刘邦究竟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不过我们仔细想一想,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什么呢?尽管是振振有词,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项羽说了什么呢?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境尽了。这就是樊哙闯进来,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以,刘邦一出来做了三件事:第一,研究逃席,先研究研究怎么走,他首先商量,咱们现在走没有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雨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第二,安排善后,你既然要走,就要善后,善后是两件事:第一,辞行;第二,献礼。这就是善后,善后刘邦怎么做,首先是选了一个善后的人,选的谁?选了张良,张良这个人选得太准了,这个人是智勇双全,让张良善后找不着第二个可以替代的人,这是安排了善后人,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去告辞呢?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你可不敢早去辞。他怕什么,他怕范增,万一说得早了,你刚出发就去辞行,范增再派人一追,刘邦心很细啊!他不但安排了最合适的善后人,而且交待了最合适的善后时间,这是第二步,善后。第三步,处置随从,他带了100多个人, 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这100多个人是死是活我刘邦不顾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他做了安排,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动静一大,可能会惊动范增,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就我刘邦一个人有马,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怎么样,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一道放火墙。我刘邦自己就逃走了,人家做这么周密的安排,估摸着二十里地。刘邦跑到了,张良进去辞行了。张良一进去,这时候我们看这个项羽,项羽在鸿门宴上已经说了两次话了,第一次说话是什么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第二句话说什么呢?“坐”。樊哙说了一番话,他说“坐”,这是第三次说话,说的什么:沛**在,意思是说刘邦现在在哪儿,出去这么大会儿,刘邦在哪儿呢?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在”做了一个对比,你看看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人家张良说,刘邦不能多喝酒,喝高了,他走了,叫我把礼送过来,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在鸿门宴后,范增对项羽没有杀掉刘邦大为生气,认为项羽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而事后项羽却没有显示出任何悔意,这可以说是项羽政治幼稚的又一大表现。鸿门宴的结局是项羽放虎归山,刘邦成功逃脱,在鸿门宴上项羽的三句糊涂话与刘邦的三个急中生智的逃跑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谋略上刘邦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凭借他在反秦战争中立下的盖世奇功,还是取得了对各路诸侯武装的军事领导权,成为事实上的秦末领袖,项羽当之无愧地是武力称雄,项羽坚信只要继续做自己的马背英雄,靠着武力一定会夺取天下,事实果真如此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青岛滨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