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长影评了,有剧透,那部分删掉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b631d5a5243fbf2c52ca62b807fca1e/676737ce36d3d539cb3f37913b87e950342ab0eb.jpg)
《致青春》:让“命运”为主人公开罪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e8fc68d77094b36db921be593cc7c00/a25ab32397dda144221654e0b3b7d0a20df486d6.jpg)
ocean 4 2013-04-21 15:50:19
乐嘉的性格色彩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决定命运的不是性格,是个性。因为性格生就带来,个性后天造就。只能说,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时代、家庭、经历都会影响命运的走向,这在赵薇执导的首部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尤为明显。
陈孝正说:“我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大厦,不可以有一厘米的误差。”所以,为了功利,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婚姻,用他的话说:“我现在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来换取的。”搁在现在,陈孝正是典型的凤凰男,他的成长只有一个目的:成功。因为父亲早逝,母亲一手将他养大。不管在哪个时代,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妻儿老小遭遇各种艰难和嘲弄都是可以想象的。陈孝正从小就被光荣家门式的教育所绑架,他输不起。
林静也是如此,如果他没有目睹自己父亲和郑微母亲的奸情,他和郑微或许会是校园里最亲密的情侣之一。因为这件事,林静没有原谅父亲,也殃及他和郑微的爱情,但他又明明放不下郑微。电影中,林静的戏份很少,但他是所有人物中最悲惨的一个,七年时光,郑微和陈孝正谈完了一场恋爱,而他的则走不出内心的阴影,备受折磨。在他约郑微出来吃饭后,他才开始走出那段阴影。
时代、家庭、经历,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许开阳娶了门当户对的校长女儿,朱小北改名刘云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去…
回到三位主角的身上,我则不知道如何安排他们的命运。在小说《致青春》结尾,陈孝正至中年依然孤身一人,落魄不堪。我觉得作者将陈孝正写的太惨,不公平。而在电影《致青春》结尾,(此处涉及剧透……)。或许,结局怎样都是错的。
命运或许就是这样,我们很难企图通过训练个性或调整环境就能有重大改变。就像阮莞和黎维娟,她们都在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最终都被命运所玩弄。
相比李樯的其他作品,《致青春》比不上《立春》、《孔雀》,但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至少它不再是原著中青涩的校园爱情,而是有关人生、命运、选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