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文化吧 关注:8,259贴子:22,225
  • 2回复贴,共1

十柄扇骨的遭遇(作者:章用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竹刻扇骨, 穷工极巧, 古雅别致, 令人叫绝。作为杂项收藏者和文玩爱好者,我对竹刻扇骨更是钟爱有加。然而, 自从几年前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后, 每每见到古玩店里摆放的扇骨, 心头就生出一阵阵酸痛, 总会产生一种对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折扇是由扇骨和扇面两部分组成的。按照古玩行的习惯, 扇面属于字画类, 扇骨则归之于竹木牙角杂项类。我自20 多年前就喜好收藏折扇。或存成扇, 或存扇面, 或存扇骨。有时遇到成扇, 扇面已经破烂不堪, 而扇骨不损, 且雕工极佳, 我就将旧扇面淘汰, 专以扇骨收存。多年的苦心搜罗和积累, 竟也收藏了十余柄竹刻扇骨。

  我收藏的扇骨文人气息甚浓。有一柄十六档的扇骨, 上面镌刻着近代书法篆刻大家王福厂书写的小篆(阴文)和赵叔孺画的秋葵(阴文浅刻)。另有一柄十六档扇骨, 阳刻清代十帝古钱, 金石味道浓厚, 是一位老先生十年前匀给我的。还有一柄和尚头的扇骨, 为留青山水。留青乃用竹之青筠, 留作微微高起之花纹, 而以去筠立竹肌为地。竹筠洁如玉, 竹肌有绿纹。竹筠色浅, 年久呈微黄, 竹肌则年愈久而色愈深。我的那柄留青竹刻扇骨是我在古物市场地摊上偶然发现的。画面不但有山有水有人物, 而且雕有工细严整的殿阁楼台。我常拿在手中摩掌盘玩, 其外表更显现出一种金黄色的亮丽。我的这些竹刻扇骨虽非件件精品, 但确来之不易, 并且已略成气候。
  


IP属地:浙江1楼2013-04-27 14:37回复
      收藏是学问,而且是门包罗万象的学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收藏更是与商品交易息息相关。那位汤姓“朋友”正是抓住了我的弱点,利用我的藏品,转眼间从我身上赚取了8000元的黑心钱,他居然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也说明古玩交易中的严酷。说明我当时对这种严酷是多么缺乏认识,并且无知到了极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那十柄竹刻扇骨中有一柄还是新品,扇骨虽新,却有特殊的意义。那是十年前,书法家龚望先生撰写行书,再由龚老转交书画家冯谦谦先生画菊花,两位先生书画合璧, 由冯先生操刀,且落有“用秀世兄属”之上款,是专为我特制的竹刻扇骨。如今, 二老都已作古,此物更显珍贵。
      还有几柄扇骨,扇钉已损。但据我所知,上世纪(PS:20世纪)50年代,一些城市有专修扇子的小店铺,有画店兼修旧扇者,也有担挑修扇烫轴的,后来均难以寻觅。我一直期待着有一天,市面上一旦出现烫轴的,我即刻将那几柄扇钉受损的扇骨拿去修理,我想这也是一种乐趣,可是这乐趣我再也享受不到了。
        
      后来,从行里传出消息,说下海经商的那位汤某捅了个漏子:北京有位老太太收存了一幅齐白石的贝叶草虫大中堂,说是已故老头子留给她的,她一直没卖,用行里的话讲,就是“没见过天”的东西。因老太太是后续的,女儿年纪不大,准备出国深造,急需一笔钱,便将那幅画送到汤的拍卖公司委托拍卖。拍卖本来是讲究公开、公正、公平的,汤却利令智昏,明知故犯,未将那画拿到拍卖会而偷偷卖给一位肯出大价的人。私下交易不说,还暗中扣老太太钱。老太太察觉了这其中的猫腻,一纸讼状将汤某告上法庭,汤某吃了这场官司,声名狼藉,从此一撅不振。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4-27 14:52
    回复
      这是艺术与投资杂质2006年的一篇文章,作者的遭遇太悲催了,交友不慎啊!


      IP属地:浙江4楼2013-04-27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