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文团吧 关注:135贴子:5,418

【文团随笔】行以学文(伏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给我大伏颜~


IP属地:上海1楼2013-05-25 16:16回复

    〔游学归〕
    两骑疾驰。
    跑在前的马上一人书生意气不掩,腰间一柄朴实古剑,在后一人腰间无物,只随意插着卷竹简。
    蹄踏奔雷,身后尘土一线。
    桑海城门已是遥遥在望。
    城内街道,两人牵马而行。时值晌午,行人如川流,车行缓慢,到处人声鼎沸,有玩童嬉闹追逐,横跑过街,商家吆喝不止,遇顾客驻足,免不了互相一番讨价还价,时有围聚人群因艺人表演发出阵阵惊呼。
    城中热闹日,百户安居业。
    说的便是此景了。
    “师兄,在前面的客栈休息下吧。”
    “嗯。”
    客栈名有间,颜路觉这名字有趣,头顶牌匾多瞅了几眼。
    老板是个胖子,待客热情,开口说话中气十足,见伏念带剑,新醅绿蚁搭酱牛,一顿推荐。
    剑客此间饮酒,饮酒当配酱牛,仿佛这样搭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掌柜,就依你说的上吧。”颜路全然不顾伏念的瞪视。
    牛肉出乎意料地好吃,味浓郁,酱汁地道,颜路喝了一口酒,暗赞掌柜的厨艺不俗,酒也不赖。
    连续几杯酒下肚,颜路脸色微醺,手中空杯刚要放下就被另一人拿了去。
    “少喝些。”
    三字简单,听的人却是暖心。
    伏念单手摩挲着剑,身前杯酒倒是未碰,颜路看着古剑朴拙造型,轻声开口,“在想什么?”
    此番游学,两人只往寻常村乡去。檐下炊户笑语声,道上坯土死葬事,所见所闻,不免引人唏嘘。伏念本就不是话多的性子,一路下来更是近于沉默。
    “战火把前人基业烧得容易,重建却是要翻几倍的功夫。”伏念皱眉,沿路的断壁残瓦还印在他的脑中,挥不去。
    “总是要些时间的,”颜路把腰间竹简转放剑上,伏念投以不解,他轻轻说道,“大人持重,民德归厚,哪一件都不是短时可以完成的事,但是行一分,也是近一分。”
    生年佚事,自己不是没有感慨,只是都比不过眼前人的愁闷更牵动自己的心绪。
    “是我心急了……”
    话虽这么说着,但总归还是有些意气难平的味道在内。
    “师兄,把杯子给我吧。”
    “不行。”
    走时伏念忽又返回去,提了个食盒回来。
    “你前两日提过想吃红枣糕,这里正好有。”
    那日不过随口一说,倒是被他认真记下,颜路看着眼前人,俊逸面孔如何也看不腻,这人的温柔都在细心处,也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点。
    一人提盒,一人抱剑,并行离开客栈。
    红枣糕虽是伏念为自己买的,颜路没舍得一人独吃,留下两块,其余尽数分了他人。
    颜路带着两块糕点来到一处平台。
    平台据高势,视野开阔,山峦线走逶迤,以晚霞夕照景最佳。
    颜路看见伏念单手持剑,剑尖朝地,静立。
    剑动轻缓如云,流畅如水,简单一挥却是在心念意间。
    颜路笑得粲然。
    这一笑恰被回头的伏念捕到,后者收了剑,慢慢向那犹自笑着的人走去。
    “笑什么?”受颜路情绪感染,伏念的表情也柔化了几分。
    被问的人摇头,红枣糕递在身前,“尝尝。”
    霞光馀映,二人执手而坐。说的多是沿途间听得的乡野刍言,大部分时间是颜路说着,一些本已在脑中模糊的场景在叙中一一还原,青衫仗剑,倒也有了几分江湖行的意味。一人说得在兴,一人听得认真,也有说岔的时候,所幸便由着话头跑,也不急着拉回来。
    晚霞铺地,独在两人身后描了形。
    人影相覆,静待山前台后升月影。


    IP属地:上海3楼2013-05-25 16:17
    回复
      其实这货是良颜,看到伏颜实在是有些信息处理不良,请原谅我


      4楼2013-05-25 20:51
      收起回复
        不是应该让三兄弟玩群P的么~
        只有两个啥的好寂寞~
        不过楼楼写得好啊


        IP属地:湖北5楼2013-05-26 09:35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6楼2013-05-26 10:03
          回复
            唉...看了这么多,为什么都是短篇,写几个人的,就没有长篇主剧情的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5-26 11:29
            收起回复
              如果不是伏颜这个cp有点超出了我的……
              文真的是好文,感觉也很好。
              有空可以考虑让迟暮给加精,等假期的吧。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6-26 14:34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9楼2013-07-15 17:46
                回复

                  〔树下人归〕
                  无风天,逢着温度再稍稍高些,久居室内不免让人闷得烦躁。一室弟子噤声濡墨习字,室内闷意扰人,多数弟子显得心不在焉,握笔的力松了几分,懒懒划纵横。
                  颜路笔下稍停,在所抄半句中补进了两字。一张薄纸粗略扫去,同样的添补已有三四处,索性放下笔,转头面朝窗口,视线落于院中一树。
                  隔桌的张良抬头,见师兄呆呆望着窗外,随视线落处一同往院中树看去,只是没瞧出什么名堂,转回头来面带疑惑。
                  颜路向师弟轻轻摇头,重拿起笔书写起来,字落纸上,心却是收不回了。
                  那日自己怀抱数卷竹简从廊下走过,注意到那人手提行囊向这行来,脚步一转也走迎向他。伏念话语寥寥,却也清晰说明了自己此行要代老师参加白马寺百家争辩。
                  两人面对而立的树下,他说:“等我回来。”
                  话声不高,心中原存的冷暖关切霎时间归止于安。
                  “好。”
                  书楼二楼靠窗桌案悉数坐满读书学子,明知无风,临窗坐求个心里舒服也好。颜路径直走向惯常使用的一桌,桌两头均摆放起一堆竹简,左边那堆竹片编连松散,最上一卷只编到一半,也被人细心卷起放好,右边竹简数少于另一头,都是拿新绳补编好的。颜路拿起右边竹简,依着类一一放了回去。
                  光线斜斜切窗入,抚过整齐排列的木制书架,架子上层日光铺着,泛起温暖的黄色,颜路沿书架缓缓行走,手指在竹简边缘轻轻滑过,在一卷竹简前停下,似是想起了什么,眸中柔情渐起。
                  儒家学子众多,传经授篆免不得遇上对先人解经说三道四者,有日一人持经注于书楼毫无客气出言作者解经仅凭一时己意,远非圣人本意,伏念当场找了那人理论,颜路记得最后伏念点评那人“有求高之嫌,无蹈屡之实”,气得那人拂袖离去,这人便是这样,非要把对方脚下台阶全抽了去,理据典引细致入微,最是强调以理服人。
                  “以情服人虽是轻松,但总需有人去做那恪理守礼事。”他拾起丢地竹简,对自己说下这句。
                  该说是钻牛角尖,还是习惯对自己严格?彼时此时,颜路都如此想着。手指抚过竹片,那人该是到了白马寺吧,士子围聚坐地辩,轮到那人起身,所携青囊会倒出如何的锦绣文章?
                  因为是他,所以不会有问题。
                  似已想见伏念朗声滔滔意气卓然,颜路眉眼间俱是笑意,煦暖日阳洒下,衬得颜色愈发温柔,极美。
                  书笔砚陈设,伏念无不摆设讲究。主人离开多日,物件蒙了尘,有些落寞味道。颜路回到弟子房,发现尘蒙,拿起物件一一擦拭净了,按原位小心放回去。
                  去教室的路上,恰与来庄送食的客栈掌柜逢着了。
                  上次分出的红枣糕其中一块落到老师手里,素来对饮食讲究挑剔的老师也对那掌柜厨艺赞赏有加,旬日里多次让那掌柜做些点心小菜送来庄里,若不是那掌柜自己有店面要顾着,恐怕老师早让他做了小圣贤庄的专职厨师。
                  “颜路先生!”
                  掌柜豪爽热情依旧,将左手食盒塞进颜路手中,“伏念先生托我进庄时给你带些糕点,这些都是我最新研制的,保管好吃!”
                  颜路勉强按下心中惊喜,笑着接下,“多谢掌柜。”
                  目送掌柜离开,颜路从食盒中拿出一块尝了,糕点入口即化,吞咽酥滑,别有一番风味,糕点能甜胃,买糕人的心意却是能甜心。
                  雨来得急,朗空被乌云罩了,也没客气,雨水劈头盖脸砸下地,适才院中还傲气的花骨朵瞬间就被打馁了,垂着头。
                  所幸廊道有檐,雨落得再大也留有从容进退的空间,课后屋室不一时就空了,颜路收拾完起身,习惯性地瞥了眼院中树。
                  树下有人立着。
                  不顾鞋袜衣袍湿,颜路冲入雨帘。
                  雨声风声皆隐去,唯听得树下那人话声沉静如水,“我回来了。”
                  相思扰,扰言扰行扰情,最是扰心。
                  可那人一声,却是都平了。
                  “快回去换衣服。”伏念皱眉,把颜路拉至近身,伞面撑开。
                  吻落得轻,有雨的绵绵意。
                  雨上雨下两世界,不过是一伞面的距离。


                  IP属地:上海10楼2013-07-24 20:51
                  回复

                    〔两座圣贤庄〕
                    廊下棋墩棋落不辍。
                    相互十子俱是先人路数,伏念黑十一断了颜路落子速度,后者拈子略作思量,走棋五六,伏念执黑平稳对,据地隐忍至中盘率先发难,黑一百六十手后颜路投子认输。
                    “听说你把去伍桂楼的机会让给了子房。”
                    颜路收子动作不停,“伍桂楼以足本善本著称,藏书类目比书楼还要更胜一筹,子房读书所涉颇杂,他去益处更大。”
                    伏念轻叹口气,“那楼里有《周易本义》足本,错过可惜。”
                    颜路微微一笑,“也不是没机会再去。”说完起身接过伏念手中棋盒,手指接触指尖凉意让伏念微皱起眉,掌心包覆对方手背,话中的自责没掩好,“以后不在这下棋了。”
                    颜路看着伏念握住自己的那只手,轻声说道:“你先去书楼,我一会儿就来。”
                    日常的局后得失评点一人有意略过,一人顺势不提,倒显得今日一局收子仓促,伏念低头看向静置棋墩,十九道纵横定于那人一句“棋子死物,经人手布置才算活了”,自己曾有提议虚空落子,那人说好落子根位后接着一句“中者交言,上者交心”,还是没逃离棋子死物的判刑。
                    小到端茶执礼,大到佶屈典经,人居处重位是他最常提的。
                    伏念突然很想知道他独坐览籍的模样。
                    桌案左端已空,伏念沿书架慢慢走过,蹲下身拣了下层的一些竹简,上中层竹简多受人手触碰翻动,两方比对显得下层简册少了许多生气。
                    伏念仔细拂去灰,慢慢打开竹简,发现除编绳松动,承字竹片亦有破败处。其余简册先堆在一边,伏念取了完好竹片,研墨濡笔静静誊抄起来。
                    堆左竹简被人搬去右边,伏念抬头,见颜路朝自己微微笑着,额上有些薄汗。
                    “路上碰着子巽他们在谈读书心得,我听得入神没顾上时间……”
                    伏念轻嗯一声,待颜路坐下替他擦去出汗,开口道:“晚来些不打紧。”
                    “我先与你说好了,没道理让你等久。”颜路散片编联做起来轻车熟路,倒叫伏念有些诧异。
                    屋室恬静,两人挨坐专心手中事,颜路来得急,又连续编了四个竹简,觉得口渴下意识伸出左手。
                    手握住了水碗。
                    碗距离简册不足一尺,却是正好让手能碰到,颜路转头看了身边伏念一眼,后者抄写认真,摸不准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理投来视线,颜路把水碗重新倒满水,轻轻放在笔架旁。
                    不多不少,恰好三寸。
                    楼下传来争执声,颜路侧耳听了,发现是在讨论经句注解。单句拎出不免有流于望文生义之嫌,楼下人对辩越说越偏,已是借题发挥,经句本意倒是不重要了。圣贤庄求学圣贤书,青年士子读书自生股豪气,千金书墨万金才,论谈论卖只付与那兰襟友帝王家。曲水流觞高台聚辩,有谁能洒然饮杯言己有过五分的胜算?人前己身舒阔意,幕后秉盏功夫心,木秀于林,需凭书城千钧。
                    颜路想起了另一个圣贤庄,这个圣贤庄,没有佶屈聱牙的经典藏籍,没有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没有青衣士子,没有博学老傅,有的是广场行书,散简编联,绿蚁酱牛,红枣甜糕,和一个喜欢的男人。雨幕中向自己这边倾斜的伞身,平台上自己睡着后便再无移动的上半身,总是不动声色站在风口,表情摆得严肃,讲理起来最是较真,会把自己的话放在心头,没说出口的喜厌也被他一一看在眼里。
                    这也是圣贤庄。
                    圣贤庄有两座,颜路更喜欢有伏念相伴的那一座。
                    所以他转身,接过伏念誊抄好的竹片,一心一意编结实了。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7-24 20:51
                    回复
                      有伏念的文,不顶不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7-24 21:03
                      回复
                        楼楼写得真赞,感觉知识面很广呢!我想转几篇去我个人吧里可以咩
                          ————————————————————
                           夏孤临, 专注皇甫卓二十年。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7-25 11:05
                        收起回复
                          再顶起……好文~(还得说一句,伏颜这个CP……诶诶诶。)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3-07-25 17:47
                          收起回复
                            〔此庄名圣贤〕
                            树下,颜路把手中简册放在一边,抬头望去,树枝叶团团如盖,新条旧枝向上引申,绿意一层叠一层,枝桠栖鸟啭鸣一声接一声,有风习习推叶厮磨鸟扑翅,颜路惬意地闭上眼睛。
                            听到门开门阖声,颜路睁眼拿了竹简起身,看着伏念走到自己身前,见对方面上仍挂了些许烦恼色,开口问道:“老师怎么说?”
                            “德行为先,文以辅德。”
                            颜路细细嚼了这八字,觉得老师强调行文次第,行明其然,文则事乎其所以然,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伏念,后者点点头接了句“老师这话也可以做论语总章六的解语。”
                            胸筑书城,一道通万道,能把剑道修行的感悟融会经书,是实实在在的学业精进,颜路眼中柔情不掩,虽然现下师兄仍于剑道有惑,但这未尝不可成为一种契机,老师注重行在文前,而行之一事,恰恰是伏念会抱以十分心去做的。
                            受颜路笑容感染,伏念神情语气亦柔和几分,“走吧,聚辩快开始了。”
                            手被牵起,视线落于那人侧脸,表情已回到日常的严肃,颜路看在眼中却只觉如何都看不腻味,快走两步,与伏念并肩前行。
                            来到闻道书院,室中站立的两名青衣士子相互辩难正至酣处,说话全无平日里的客气与平静,各自从经典原文、名家解经中立本据、觅佐证,言简言繁力求每一言出都蕴含义理。伏念颜路来得晚,找了外围两座坐下,专心听两位士子的言语交锋。酣战有尽时,因文辞休止而起的论辩亦止于语意停顿说。
                            赢了一场的士子敛容静气,并无任何倨傲神情,见伏念起身,拱手先行一礼。
                            伏念认真回礼,语速适恰开口说道:“若以‘为政以德’作以道德为实现政治目的之手段解,与儒家首重道德的一贯立场不符,我意,‘为政以德’可作‘为政为德’,政以德为本,可由治之术而成政之道。”
                            对方微微一笑,回道:“《尔雅·释天》谓‘北极谓之北辰’,夫子以北辰之譬喻不动,以象自然无为之德,无为而天下归之,恰应后句‘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即为政者效北辰之‘无为’,使万众动。”
                            伏念表情不变,说道:“如此则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者何辨?北辰句只做修辞,于‘政’于‘德’皆未有提示。”
                            那人只是回问一句:“《学而》篇中夫子有言‘节用而爱人’,此‘节用’与墨家‘节用’者何辨?”
                            伏念微微蹙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儒家之‘节用’意在物用其所当用,墨家之‘节用’意在少用,乃至于不用。”
                            颜路起身向对面青衫作了一礼,缓缓发言。
                            伏念落座,犹自一脸思考状,青衫士子复又微笑,等待颜路后文。
                            “前者之‘用’,物之理也,后者之‘用’,物之量也,且该句完整是‘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夫子于句中讲‘敬’‘信’两事,以‘节用而爱人’为‘敬事’,‘使民以时’为‘信’,一国之人谋,为政待人以友道,此为政者之‘忠’,夫子重德可见一斑。”
                            颜路说得平静而且坚定,既解惑了儒墨节用之分,又回归夫子重德与伏念之前发言相呼应,对方青衫诚恳受教后回了一礼落座。
                            不言则已。
                            占据高势的平台西面是两齐整如刀削的崖壁,崖瀑受落日馀映照射颜色泛金黄,放眼望瀑景色迷人。颜路走到站在平台边缘的伏念身旁,顺着他的视线与他同看向那崖间垂瀑。
                            “你今天那两节用的解释说得很好。”
                            颜路转头看向伏念被夕阳暖光照映的侧脸,微笑道:“不过是借了先贤的成果。”
                            伏念转身正对颜路,展颜一笑让颜路略有出神。
                            “物之理,用其所当用,是以尽物之道,是以为行。”
                            话声间伏念拔剑一跃出高台,身形斜向前点崖间突石而掠。
                            临瀑一剑。
                            “硠硠垂瀑凌苍茫,一落千丈激石荡……我观瀑下一白鹿,挟剑三千意动摇……”
                            颜路轻声出言,脚下一点亦向瀑布而去。
                            此庄名圣贤,有一个执剑的青衫青年。


                            IP属地:上海18楼2013-07-30 19:58
                            回复
                              〔想折枝而回〕
                              “师兄,你又慢下了。”
                              张良无奈回望身后青衫独骑,缓下马速,与颜路并骑。
                              颜路向特意慢下速度的师弟微微一笑,望向前方交谈打闹可闻笑语声的同门。
                              这次莨山论道一门表现多有出彩处,何况最后有对方书院教习一锤定音,新木秀于老林,年轻读书人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又圣人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舍水路陆地走马的提议立刻引来大部分人的附和。
                              一行人此时正走在桃树夹道的山径上,新桃立枝婉约,桃瓣拂身还回,清爽山风吹拂过桃花晃动,红花点绿衬着树后青山葱峦如画。
                              两骑接近人群,才知道一行人正在争论当世武将排行,各人执己见与相左者论,口中将才一个挥戟便是力拔山一骑驰骋便是万夫莫开,高谈阔论好不热闹。话题不知不觉从庙堂武将转向庄内学子的武道进修,有学子见颜路好像听得入神,笑着问道:“子路,你怎么看?”
                              “我……”
                              “当然是伏念师兄了。”
                              张良笑容促狭,趁颜路思考回答前抢先一句,笑瞧着颜路向自己摇头后对那位学子点头,对方听到提名脸上赞赏钦佩情皆有,“伏念师兄剑术确实有大成,似乎走的是书法与剑道相通路……可能是我对书法一道感悟不及师兄,没明白这两者如何关联互济……”
                              颜路默不作声,眼神低敛,想起伏念曾有悬腕对案站立一整夜,自己急赶去书楼见那人执着悬笔姿势不动,眼中血丝密布精气神俱是低迷,一番模样让旁人想作是拼命,落在自己眼中只有心急心疼,几步上前硬抽去手中毛笔,拉回弟子房睡下,本以为那人最不济也会养足精神再回书楼提笔静思,替他请假回房后才发现人去床空。
                              书道剑道融通处只差一线理解又如何,他只在乎伏念是否会为此折腾坏身体。
                              所以他陪着伏念,直到对方用疲累声线唤出自己的名字,他则把已经备好的热毛巾递给对方。
                              “师兄,再有一日余的路程就到桑海了。”
                              心境一下子安宁下来。
                              张良看着颜路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摇了摇头,几日路程下来,提及那位总能换来眼前人语调柔和的唠唠叨叨,有因某小事而稍蹙眉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间是己身不觉外人却是一眼便明的满心欢喜。
                              既然离桑海城还有一日行程,暮色中一行学子开始扎营休憩,分小堆坐在篝火前,顺便温酒煮茶,有一人手提酒壶起身即兴赋诗一首,坐旁学子洞箫一曲悠悠,其余学子或拊掌应和或以树枝做击鼓,气氛热烈。
                              张良从隔壁热闹篝火堆收回视线,拿起酒壶嘴角擒笑向颜路问道:“饮一杯?”
                              颜路点头,张良把两只干净瓷碗倒满酒,两人碰了碰碗,一饮而尽。
                              饮酒当口余光瞥见皎洁月轮,颜路没来由突然想起出发莨山前伏念带自己登山顶赏万家灯火。
                              那日伏念提了食盒来到书楼找到他,一手伸出一句“阿路,去山顶”便是邀请,他瞧出隐藏在伏念眉眼间的一丝兴奋,任由对方牵着,两人沿楼后石径登顶。上山时有细细春雨落地,在顶时雨针收停放眼望远视线清朗,随日将歇家家灯火陆续点起,灯光暖意不计数。
                              山下灯烛穹面暗,满城红光逐寒朝,看痴山上人。
                              伏念搂着他坐在一块山石上,无人言语静静望向脚下千灯万灯。
                              偶一抬头与伏念温柔目光相视。
                              只这简简单单的一眼,就拥住了幸福。
                              一贯气质儒雅的他因心中喜悦笑了起来,一双眸子眯成好看的月牙,等笑意稍褪,仍是留了些柔媚挂在眉梢。
                              有感伏念低头动作,他顺势闭眼。
                              此心彼心千万绪,何愁没个安排处?
                              回神过来是听到隔壁篝火堆爆发出一片叫好声,他疑惑望去恰见张良回头,“师兄,刚你……也不知是谁起的头,饮酒一碗便要赋诗一首,那圈正好轮完,现在是我们了。”
                              张良说完,就有学子倒了一酒碗递给他,张良起身碗酒尽数入腹,妙语连出一泻胸中慷慨意,听者亦心生几斤正气。
                              轮到颜路,张良为他倒了碗酒。
                              颜路端着酒碗,想起高台的晚霞夕照,想起悬挂崖间的金色垂瀑,还有那一个一剑开瀑的男人,许多过往最后定于山顶上那人的温柔注视,他起身洒然饮尽碗中酒水,望着篝火轻声发言起眉目,约摸是心中存事千言语道不尽,诗篇并不拘泥于格律,直如一线瀑垂崖击荡深潭。
                              山径走马一路行来,所观新桃丝毫不逊于书楼后山老师亲手种植的那些。
                              明早走前,一定要带回枝新桃枝给他。


                              IP属地:上海19楼2013-07-30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