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吧 关注:11,309贴子:444,979
  • 19回复贴,共1

【坐忘峰】【半点红】岁月如歌——写在逍芙20年之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13-06-07 22:19回复
    (练舞,脚伤,偷得浮生几日闲,塞翁失马。
    把酒当歌,人生有几何?如果今晚我不想睡,请许我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如果今晚我想醉,请容我于此醉时眠。其实我想说:”睡也好、醉也罢,各位看官,请原谅我的胡言乱语。”


    2楼2013-06-07 22:22
    回复
      这两天一直捧着罗马cc的《不悔》mv在看,刚好有空,心想也该为逍芙的20年有所呐喊,隧有上文。


      4楼2013-06-07 22:36
      回复
        【他一生没有什么太宏伟的愿望,哪怕在年轻时也曾想救万民于水火、轰烈一番,然而自身未有统领群雄的心机与性情,索性归隐桃源过他逍遥的日子去了;他一生最渴望的恐怕就是跟一个女人好好过日子了,不过如此。】
        唔个人对这段的每句都保留意见。首先,我觉得观孙左使一生,“救万民于水火、轰烈一番”的理想应该是贯彻始终的;其次,也不能说他一点儿没有过争当教主统领明教的心机,毕竟他自己都默认了;再次,隐居坐忘峰于他是无奈而为之的事,何来“索性”“逍遥”?最后,我觉得他一生最渴望的不是跟一个女人好好过日子,而是被他认同的人认同,比如对孙逍来说,说出“你娘的心是向着我的”一定比当年说“我们一起上山隐居,我会宠你一辈子”更使他感到幸福。


        IP属地:陕西5楼2013-06-07 23:37
        收起回复
          偶觉得楼楼说的“心疼”也道出了我10年的心声


          6楼2013-06-08 09:47
          回复
            强排陌姐姐,啥也不说了,大抱个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08 19:57
            回复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讨论!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并非受那篇《还是女人的梦想》影响,只是文中有很多观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有很多句子深得我心,所以才印象深刻。
              年轻时的杨逍性情确实与政治家毫不沾边,没有能力领导群雄是一个事实,这点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前都是显而易见的。纵然他曾经有过宏愿或者(当教主)野心,但未能坚持,否则不会几次三番要带晓芙远走高飞,到一个没有人找到他们的地方(好好生活);否则也不会面对教众负气地说“从此后再不管明教之事“,而后果真归隐坐忘峰了。
              虽然归隐有无奈的成分,但上述表现使我始终不认为年轻时的杨逍是坚定的理想坚持者。年老后对”救苍生“的坚持,一定有他主观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否他孤绝的个人生活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我无法判断后者的作用有多大。
              从剧情看,杨逍对晓芙的爱绝不是精神之爱,最迫切地就是要在一起。至于认同,这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也许93编剧也无法完全界定他笔下这个人物的很多细节引申,只能说我们爱他太深了。


              8楼2013-06-11 02:56
              回复
                1.一定不是政治家才配有“救万民于水火、轰烈一番”的理想,这一点肯定。但身处光明左使的位置,他的所作所为必然要有一定的高度,故而我以政治家的高标准来看待左使,而不是匹夫之志。我提到“政治家”这一点也不是为了说明“理想贯穿始终”,只是说他前期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必然会影响到很多方面,譬如他的一些决定。
                2.在他的领导下,明教一盘散沙,这是事实。不是因为他能力太高,而就是能力不够。如果只把个人才学、武功造诣看做领导群雄的能力的话,那显然是不够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得人心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甚至这些更重要),显然,这些当年的左使都不具备。才高被妒是非他之错,但清高狂傲、目中无人的性情确是推波助澜、导致全教皆不服他的根本原因。就结果而言,教内自相残杀、六大派围攻、被成昆暗算等,自不必多言。结果虽不是衡量标准的全部,但既没有结果又没有过程的情况,只能说明一点:当年的他的确没有能力领导明教,也没有能力救明教于危难。晓芙走后,他最终也没有坚持团结明教的道路,“无奈”归隐,这本身是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自知能力如是,不得不如此。
                3.如果自始至终都是这种心情,我亦认同。但剧情中他三番五次要与晓芙归隐,找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假如晓芙不是自己走掉,而是与左使大团圆,相信大部分观者普遍的逻辑推断应该是两人归隐林泉,不问世事了;而非左使归隐后仍心怀天下,伺机而动。花飞说的这种可能一定是有,但非普遍观感;另一方面,最终他隐在坐忘峰,也是发生在晓芙走,情散后的一种选择。这其中,感情的逝去又是一个不该被忽略的考量因素。总结一下应该是,左使心里有天下,但力不从心;有情,情先。我绝不否认虽然就算抱得美人归,他心里依然有理想,只是无作为的理想情结,匹夫有之;如若要对杨逍的天下情怀褒扬,这点不提也罢了。
                4.我同意晚年的”无论如何的义无反顾“,但如上述所言,始终认为他对理想的坚持并非坚持始终,是有中断。最后归隐坐忘峰,是无奈,是退一步,是不算未坚持。但武当前夜前,面对纪晓芙,要归隐、要别人找不到,要不问世事,确是一种未坚持。
                5.也许我文中说的”好好过日子“只是站在儿女私情的角度,未免偏颇。但他最渴望的是否是”被他认同的人认同“,见仁见智吧。或许我们连自己最渴望的是什么都无法回答,况非左使乎?也许他最渴望的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说不准。
                谢谢花飞的讨论!广开思路,受益匪浅!


                11楼2013-06-11 15:46
                回复
                  回楼上:
                  1、没有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即便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家,也是从不成熟和各种各样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在被誉为政治家后依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政治家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政治家也未必比以天下为己任但并非政治家的匹夫有更高的标准和境界。
                  2、造成一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必然要从其自身内部去寻找,明教一盘散沙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左使管理和笼络人心的能力有问题,也不该归咎为他的性格原因,而是明教体制制度上的缺陷和因此造成的众人互不相服各自为政的结果。举个例子,杨逍当时所处的情况,就好像把史上最优秀的政治家齐集为一界内阁却不设首辅,其结果必然是永无止境的斗争而非有能力者胜出,这就是古往今来中国政治的现实。
                  3、大部分观者的普遍观感未必就是事情真相,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真正把他当做一个社会人而非情圣的观者手里。另外,你想过么,如果他“隐居”期间真是无所作为,韦派和五行旗能放任这样一个人长期掌控总坛并有默契的不上光明顶赶人么?影视剧碍于篇幅无法表现的,未必不曾发生,你怎么知道他“隐居”其间没有运筹帷幄,幕后遥控部署开展抵抗运动呢?他手下的天地风雷四门教众总不会十几年窝在光明顶无所事事吧。并且,在时局风云变幻的当时,你认为如果一个人十几年不作为,重新复出还能(还配?)继续领导那些一直在战斗第一线奋战的队友么?
                  4、我为什么认为他的坚持是贯彻始终的,前面已反复说明,这里不再累述。至于武当前夜的言语能否佐证“未坚持”,我认为是不能的。首先,人急于达成某项心愿的迫切心情往往使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做出的承若有不经思考脱离实际和自我牺牲的特点,并不是真实意愿的如实反映,这一点不要说武当前夜,就是杨过酝酿了十六年的携妻归隐也一直被认为是迁就小龙女实则内心是放不下人间世的;其次,上一条我已经分析过,他即使“隐居”也不可能无所作为,就算和纪姑娘归隐林泉,难道从此连扶危济困的事也不做么?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人就是“救苍生”理想的具体而微呀,比如遇到小昭时如果她正被元兵欺辱,难道左使会考虑到自己正在隐居,于是视若无睹么?
                  5、我记得三毛说过一句“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种欣赏就是对同类“认同”的渴望。大抵只要不是独自生活在终南古墓,这应该是每个人最大的渴望,不论是否愿意承认。


                  IP属地:陕西12楼2013-06-11 19:16
                  回复
                    感谢小恋与花飞!
                    虽然我的观点不为两位所认同,亦如两位的观点之于我心,但仍然非常感谢两位的关注与讨论!纵使我自始至终无意游说他人接受之我本意,然讨论带来的思想火光还是再一次提示自己这20年在心目中的份量,在这一点上我们求大同吧。


                    15楼2013-07-27 0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