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汇报课的评委们对两节数学课的评课发生了争议。
A教师的课上,师生互动默契、学生活动多、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得到不少听课教师的认可。然而,有评委指出,之所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老师问题反应快,是因为A老师的问题基本上是陈述性、重复性和简单判断性问题,思维层次浅,人人都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
B老师的课上,有老师深入透彻的分析,有学生的小声讨论,但更多的是学生动手练习,很少有齐声回答“对!”“听懂了!”“是!”等,气氛不够活跃,甚至略显沉闷。但有的听课教师很认可,认为学生思维更深刻、参与度更高、收获更大。
A教师的课上,师生互动默契、学生活动多、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得到不少听课教师的认可。然而,有评委指出,之所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老师问题反应快,是因为A老师的问题基本上是陈述性、重复性和简单判断性问题,思维层次浅,人人都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
B老师的课上,有老师深入透彻的分析,有学生的小声讨论,但更多的是学生动手练习,很少有齐声回答“对!”“听懂了!”“是!”等,气氛不够活跃,甚至略显沉闷。但有的听课教师很认可,认为学生思维更深刻、参与度更高、收获更大。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5a2d9e3f8794a4c2075c50a70ef41bd5ac6e3960.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