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吧 关注:33,793贴子:638,140

回复:【人皇】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无敌将帅排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点评三国诸将

武圣——关羽
关羽的名声来自于个人魅力,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宴,个人武力值直逼吕布。仁义忠诚,折服天下。额,连黑社会都奉其为关二哥。
额,坦白来说,关羽的指挥作战能力只能算一般名将,其军事生涯最出彩的一笔就是樊城水淹七军,战败于禁。随后就骄兵藐视天下诸雄。本来关羽领军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另一支霸军,额,不过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成型前都会被当做骄军歼灭。


IP属地:四川21楼2013-06-21 20:02
回复

    额,张飞实在算不上什么名将,为人粗暴贪杯误事,骄傲自大,除了了个人武力值偏高,长坂坡一战独领风骚以为,就没什么出彩的了。更重要的是张飞犯了名将禁忌——视士卒如草芥。治下严峻,从不把将士当人看,古来犯了这个禁忌的将军,不是死于哗变就是惨败沙场。除了很少的几个例外如小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IP属地:四川22楼2013-06-21 20:02
    回复

      浑身是胆——赵云
      赵云一生是悲剧的,刘备到死未尝重用一次赵云。不是让他做贴身保镖看家护院,就是让他率领偏师为二弟三弟打打下手。赵云一生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未曾率领大军完成过重要战略任务。哎。从赵云的几次领军中,可以看出赵云有成为无双名将的潜质。武力惊人,冲阵无双,啧啧当阳一战让曹操手下大将丢光了脸。有勇有谋,用兵诡异,百万军中镇定自若,对待士卒也比较亲和,为人礼贤下士,谦虚待人。具备了名将的所有潜质。只是可叹可惜
      。是生不逢时,还是误认名主,后人自有评价


      IP属地:四川23楼2013-06-21 20:03
      收起回复
        长安年少羽林郎,骑射翩翩侍武皇。   弓影醉开孤月满,刀头新买百金装。   听鸡晓阙疏星白,走马秋郊细柳黄。   应募玉门关外去,请缨生系左贤王。”


        IP属地:四川24楼2013-06-21 20:04
        回复
          不世名将——陆逊
          陆逊是继周瑜之后最富谋略的名将,江东英才何其多也!
          陆逊出生名门,为人温文尔雅,博学多才,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震惊天下的荆州之战全歼关羽的荆州军团,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他的计策,倒是让主将吕蒙捡了个大变异。这战中陆逊的兵法鬼谋思想,以远超诸雄名将,隐隐间江东的又一个周瑜再现。夷陵之战,更可以说得上是完美艺术。此战陆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并充分利用地势及天候等有利条件,巧施火攻,一举击败蜀军。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使曹魏无隙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 啧啧,陆逊的战力隐约间已达到巅峰名将的水平。
          只可惜自古功高震主者,少有善终,陆逊晚年被孙权所疑,惨遭逼死。虎父无犬子,陆逊之子陆抗也是三国后期少有的不世名将,其西陵之战的高超指挥艺术,陆逊足矣含笑九泉。


          IP属地:四川25楼2013-06-21 20:04
          收起回复

            额诸葛亮是三国里现在争议最大的人物,到底是天纵奇才,还是被神化这个历史性难题,楼主就不讨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过提到诸葛亮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子午谷奇谋”,但年诸葛亮手下第一大将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自己引精兵从子午谷的小路过,让孔明带大部队从大路过,长安太守夏侯茂并非将才,魏延就可以杀他个措手不及,咸阳以西唾手可得。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茂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茂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
            这次奇袭方案在后世引起了广泛争论,有人认为诸葛用兵关于谨慎,不敢出奇兵。也有人支持认为子午谷出兵必败,啧啧,大家讨论一下子午谷奇袭的可能性,看看孰是孰非吧,我很好奇


            IP属地:四川26楼2013-06-21 20:04
            回复
              完全被人遗忘的名帅——慕容恪


              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慕容恪的大名了,历史的长河不仅掩盖了冉闵的光辉,连他一生的宿敌都消失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世人皆说,高处不胜寒,巅峰高手一生未尝一败,未尝遇一敌手,实在是孤独遗憾。但这句话绝对不适用于冉闵与慕容恪。和冉闵共生一世,是慕容恪最大的悲哀,后世皆知十六国冉闵之名,却不知慕容恪为何。和慕容恪共生一世,是冉闵最大的悲哀,没有慕容恪,冉闵可以继续驰聘沙场,甚至可能代领北方汉族走出地狱,成为中华第一英雄。不过他们也都是幸运的,因为如果他们再晚出来十几年很可能会被十六国第一牛人完全掩盖。


              IP属地:四川30楼2013-06-21 20:06
              回复
                北方与南方的激情碰撞--南北朝篇

                公元420年一代枭雄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苟延残喘百年的司马氏终于可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南朝在之后的百年里演变为宋,齐,梁,陈四代王朝。北朝时期自420年北魏前期开始,至589年隋灭陈为止。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对峙、北齐北周对峙三个时期,并包括隋立国至灭陈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意思有影响力的一段历史,因为与前面的十六国相比。北方的汉族贵族再次崛起,成为影响北方的重要力量。但又与传统的汉族贵族又有很大不同,因为北方汉族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胡化,记住这个胡化非常重要,因为在之后的好几百年里这些被胡化的汉族和被汉化的胡族将统治整个中国,这就是后来的大唐和五代十国。
                南北朝的百年间南北方几乎从未停止过征战,不过局势大致相同,北方主攻,南方主守。南方军力孱弱,文化昌盛。北方军力彪悍,文化额有点糙。这段时间双方也都诞生一些非常著名的将帅,既然舞台已经有啦,那么让我们等待演员的登场吧


                IP属地:四川32楼2013-06-21 20:07
                回复
                  神话中的男人----陈庆之

                  我很抱歉不能让陈庆之入巅峰榜,原因我下面解释。
                  我们先来看看梁史对陈庆之的描写,公元528年,梁武帝派陈庆之率7000骑兵护送
                  元颢北归争夺帝位。当时北魏爆发严重内乱,葛荣,尔朱荣等一代枭雄纷纷崛起,拥兵自重,事实上北魏元氏政权已经崩溃了。而陈庆之的传奇之旅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梁史记载陈庆之以七千骑兵北送元颢,47战克32城,抵抗数十万大军攻取洛阳。荥阳城之战,元天穆等引20万援兵围城,注意:其中有十五万是精锐的少数民族骑兵。结果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最后尔朱荣倾北魏自己控制之下的几乎全国之兵,号称百万,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尔朱荣简直都绝望了,下令退兵。 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期间打的小仗我就不说了,这是梁史记载。
                  啧啧,按照这种战绩,白起,项羽,韩信之流也要羞愧九泉了,看样子中国十大名将绑在一起也不一定可以击败陈庆之的白马军了。
                  我拒绝陈庆之进入巅峰榜是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根本不符合所有军事原则。梁史关于陈庆之的描写存在严重失实,陈庆之完全被神化了。梁史中关于陈庆之北伐的记载,很多战役过程都被一笔带过,根本就没有解释陈庆之以何法破数十万大军,就是这样的记录也是破绽百出。按梁史的搞法,陈庆之一个人就灭完了整个北魏的最强军队。而事实上呢,在随后的南北对立中,北方已然掌握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而南方却被侯景一个人杀的血流成河。更奇怪的是,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白马军居然全军覆没于一场山洪,而陈庆之于数千大军中独活,落发剃须假扮僧人,独身逃回梁都。我去,梁史当后世都是傻瓜啊,这种记载也拿出来骗人。
                  关于陈庆之客观的评价是,这是个很厉害的名将,一个北方恐惧的人,因为梁史的严重失实,我无法继续评价。


                  IP属地:四川35楼2013-06-21 20:10
                  回复
                    华夏的骄傲——大唐盛世
                    千百年来,中国出了很多王朝,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像唐朝一样让后人骄傲。直到现在中国人也骄傲的称为唐人,大唐代表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巅峰。没有汉的粗鲁,却有汉的狂野。没有宋的孱弱,却有宋的文雅。没有明的死气,却有明的傲骨。这就是唐,一个几乎是封建时代理想国的乌托邦。
                    那个时代有文治武功惊天下的李世民,有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也有惊心动魄的朝堂交锋。绝对没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屁话,这是个开放的时代。
                    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看开国英雄如何战天下群雄建唐。看李老三如何美人误国,看大唐盛世如何飞灰湮灭。


                    IP属地:四川40楼2013-06-21 20:11
                    回复
                      大唐军神李靖

                      如果说白起是战无不胜的战神,项羽是冲阵无双的武神,那么李靖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神。如果说在群星璀璨的隋唐中,还有一人没有被李世民掩盖辉煌的话,那么唯李药师而。如果说还有人能够和韩信争夺中国兵家“谋战”派第一宗师的话,也唯有李卫公而。
                      李靖的名声之响,丝毫不亚于李世民。民间托塔天王的故事,似乎比李世民还要广为流传。坦白来说。隋唐期间,李靖是唯一一个能力才华魄力不弱于李世民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君与臣而是对手,那么隋唐史将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场巅峰对决。
                      李靖不是开国派,属于半路出家哎,参与到李家的建国大业中,所以早期的李靖并不受信任。李靖一生从头到尾参与了两次大会战,居功至伟,可以说这两次大战的胜利全基于李靖的个人能力。灭后梁,歼突厥仅仅两次大战李靖的才华就暴露无遗。后梁之役中,李靖不仅充分掌握敌我势态,更是对敌我心态了如指掌。前面我就说过懂得人性的人是最可怕的,如曹操司马懿,而李靖也是这样一个人。
                      突厥大战中,李靖的表现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遥想当年卫青,霍去病,窦家老少,一代代一年年才把匈奴打趴下。而李靖一战足矣。事实上,战役开始之前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唐初之时,李渊为了获得支持,居然像突厥称臣,额,某种意义上这是我华夏文明第一次向异族称臣,在我看来这和历史上石敬瑭对契丹称父一样无耻。这是唐史的污点,唐人从建国后就以此为耻。战役开始之前,就算李世民也只是想给突厥一点教训,打击一下骄横的突厥。谁也没想到李靖居然一战灭了突厥。大胆奔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多的词语也无法形容李靖这一战中的表现。李靖仅用一战就为大唐打下了一个百年安全的国境,让大唐边境最大的威胁突厥崩析,为日后的贞观之治打下了最重要的外因。


                      IP属地:四川42楼2013-06-21 20:12
                      回复
                        大唐的开国年间,所有人的光芒近乎被李老二一个人掩盖,唯有军神李靖冒了个泡。其它人均属打酱油。秦叔宝还算不错,有大将之才。尉迟敬德如果不是李老二的铁杆,更重要的亲手干掉李老三,逼宫李渊退位。以他的能力能不能被历史记住都是问题。程咬金不提。李家的那几个王爷比起隋末枭雄王世充,窦建德,李密差了太多。随便说一下,李家开国难度不大,究其原因李家得关陇贵族出身,聚山东士族拥护,基本上属于必胜。其最大的敌人,窦建德虽然为一代枭雄,但是出身太低,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历史舞台农民永远都是被贵族利用然后抛弃。窦建德没有贵族拥护必败。李密虽然是关陇贵族出身但是李虎早死,李密一脉在关陇没有任何根基。所以李密才会投靠瓦岗,拉拢山东士族。可是杀了翟让,山东士族集体弃之,瓦岗势力严重内讧,就算出局了。萧氏虽然聚江南士族拥护。但是经北周,隋持续打击江南士族已经没有左右中国历史的资格了。所以隋末其实本质上是关陇一脉与山东士族的对抗与选择,谁得之谁据天下。


                        IP属地:四川44楼2013-06-21 20:13
                        回复

                          安史之乱里出了很多英雄,记住是英雄。我很少使用英雄两个字,仅仅局限于与夷族之战里。
                          封常清 是个英雄,他在恒罗斯大战阿拉伯,让我华夏一族的战旗飘至最北段。他从一个奴仆做到大将军。威名几乎压盖了主人高仙芝。可惜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安史之乱他本该和郭子仪李光弼一起驰聘沙场,却早早生死。呜呼痛哉,李隆基,呜呼痛哉,大唐盛世。
                          张巡是个真正的英雄,我很敬畏他。一军独守睢阳城,以数千兵马先后斩敌12万,古来大将几人及。唐有巡何其幸哉。华夏有巡何其豪哉。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没有张巡或许大唐连安史之乱的寒冬都过不了。没有张巡多少华夏黎民会死在夷族的屠刀下。后世该死的文人史官,以其杀民充粮,而深深恨之。这群王八蛋难道不知道,
                          睢阳的每个百姓从来没有怨恨过张巡,尽管对死亡恐惧却没有一个人逃脱。难道他们不知道,在杀完一个个百姓,并且一口口吃着他们的肉的时候。那些骓阳的死军们其实是生不如死,一边含着泪一边吃着肉,肉是咸的,尽管没有加盐,因为泪是咸的。我华夏文明屹立世间数千年而不倒,就是因为有着这群人,就是因为有着这些咸的泪,绝望中望着希望,愿我之死换我华夏文明千秋万代。


                          IP属地:四川45楼2013-06-21 20:14
                          收起回复
                            大唐残梦


                            唐朝陌刀军
                            一个存在了289年的庞大帝国。终于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农民手里寿终就寝了。289年前,他的缔造者们意气奋发,我想他们也一定幻想过大唐盛世千秋万代。289年后,他们的子孙落魄荒凉,朝夕难测,甚至连祖先的坟墓都保不住。历史就是如此难测,它从来不会始终眷恋一个人,它变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289年间,这个帝国有过强盛,有过辉煌,也有过无奈与落魄。但不管怎么样,它都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藩镇,宦官,党争,在折磨了这个帝国数百年之后终于把它送入了死亡的末班车。
                            这里请记住那个掘墓的农民不叫黄巢,你可以叫他朱温朱全忠,亦或者朱晃,这只是历史对同一个不同身份的不同评价而已,仅此而已。


                            IP属地:四川46楼2013-06-21 20:14
                            回复
                              很没有节操的时代——五代十国篇






                              IP属地:四川47楼2013-06-21 2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