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芒之花吧 关注:168贴子:12,147
  • 9回复贴,共1

◆伪心理◆记那些我看过,觉得还不错的各种文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江苏1楼2013-06-27 17:50回复
    标题: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原帖地址:site.douban.com/106407/widget/notes/335509/note/181249665/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IP属地:江苏2楼2013-06-27 17:53
    收起回复
      标题:你面对的是生活而不是手机
      原帖地址:site.douban.com/120109/widget/notes/4435719/note/194403824/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厌恶过手机。
      每一次与别人吃饭,总会有人会拿出手机。以为他们在打电话或者有紧急的短信,但用余光瞟了一眼之后发现无非就两件事:1、看小说,2、上人人或者QQ。这个时候忽然有一种坑爹的感觉:明明眼前就是大活人,你却把你两只眼珠子盯在手机屏幕上一动不动……难道你眼前那个人让你如此反感还不如你的小说或者人人QQ来的真实么?
      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事。一个饭局莫名其妙冷场了,大家都在盯着自己的手机——早已忘记了参加饭局的目的,饭局只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可有可无的点缀了。有人想看小说转移注意力,有人想聊QQ去派遣一时的寂寞,有人想在人人上炫耀一下今天在哪里和谁谁谁做了什么——没有人想去主动说话,没有人想去把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拉得更近。见到的只是刚刚从屏幕上移开的眼神,很茫然地环视一圈打个哈哈之后,又投入到那小小的屏幕之中去了。
      也许有的人会说,虽然我在看手机但是我有在听你们讲话呀。我想说你那不叫交流,连打电话都算不上。真正的交流是面对面的,眼神对眼神的,肢体对肢体的。看着屏幕而不是别人的脸,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尊重——难道说他人的脸就这么让人惨不忍睹吗?
      总有人在说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他们忘了,他们连给别人了解的机会都没有给,还去怎么奢求别人的了解?
      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手机。有什么想说的话,宁愿在手机上发个状态而不会真真实实地说出来。在任何地方都要用手机拍个照,上传到人人相册里去分享,或者留个地理位置,下面有灰色的字眼写着:通过人人iphone/某某手机发布。他们的旅行,永远只是拍照,上传,回复,再拍照,再上传,再回复,闲了顺带聊个QQ或者看个分享。他们对周围的人只是偶尔应付——我不想说,这样的人其实是自私的。
      其实任何时候去发布那些相片或者在哪里玩的状态都不迟,没有人关心时间的早晚问题。只是已经把这个享受的过程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炫耀——而不是真正地去品味那些只属于自己的的时光与生活。走马观花之后,收获了一堆照片,但是除了这些呢?忽略的还有同行的同伴,忽略的还有路上创造的欢乐,只有旅行中收获的那些回忆,才是最真实难忘的。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厌恶过手机。
      某种程度上,它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那是针对于距离而言的。但在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又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那是针对于心灵而言的。也许一些人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所谓“我节省了时间做某事某事”的快感——是的我们知道你很忙,你在闲的时候还要背单词去工作去搞各种活动,忙得没空与我们这些熟悉的人去交流。
      想起来很久以前上初中的时候,自己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打着4毛一分钟的固定电话,高中的时候,只有一部小灵通,没有QQ或者人人,小灵通于我而言也并不是必须带在身上的。那个时候的生活,简单地像一张透明的纸,认识的人也简洁透彻。我喜欢抽个时间和一些人去吃烧烤,去到某个地方打羽毛球,去开心地吃一桌喜欢吃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们尚且不认识太多的人,因此没有太多的心情和事情急于表达,反而乐于与朋友分享专属那个下午的快乐。
      在别人眼中,你所谓急于表达的东西只是一时的,而在自己眼中,自己收获的东西才是永久的,没有添加任何的虚伪与不自然。抛弃你那些急于让别人关注的心理,真真实实地问问自己的内心: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IP属地:江苏4楼2013-06-27 18:00
      回复
        标题: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链接地址:www.douban.com/note/148328527/
        好吧,原文好长,不想分段贴了。


        IP属地:江苏5楼2013-06-27 18:18
        回复
          标题:你现在这样都是你自己害的
          链接地址:jiaren.org/2012/03/30/ziji-2/
          你现在这样都是你自己害的,与人无尤。虽然童年阴影肯定会带来某些影响,但不要夸大,学会掌控自己。
          有时我经历自己的低谷期,会开始不断的寻找原因——可讲的朋友太少,只能看书,看精神分析理论,看哲学,都是一些浅薄的表皮——因此会把自己导入误区。
          譬如某本书说人的人格缺陷来源于童年阴影,就死命死命的挖掘过去的一些创伤,比如家庭的家暴史啦,被推下河啦,被欺负啦,挖出来后,首先是解脱了不少,毕竟把责任推卸在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上,足以安慰自己:“嘿,我变成如此糟糕的人,都是你们害的。”
          然而一旦确认了这一观念之后,生活没有变的轻松,却是不断的强化一些负面情绪,有时甚至会扭曲或生造出一些记忆。比如有些人,去了“父母皆祸害”的小组,突然发现自己有了一大群同盟军,晒伤口,晒疼痛史,能晒即晒。
          我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做父母。然而普遍来说,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完全正常的人,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事情,所以说起来,只是一味指责自己父母的人,如果其父母是“祸害”,那他自己何尝不也是“孽子”呢?
          人和人的相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克制自己对亲近的人生气,潜意识上来说,是因为我们深知对方不会离开,这是一种安全感的表现。我们相信对方不会离弃,所以也就无所谓暴露出自己丑陋、自私的一面。
          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当做自己个体的延伸,就譬如深知自己打自己的大腿,但大腿不可能自己砍掉擅自走路一样,因此有时他无法感知到某些方式是一种伤害。但是你不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分析父母的每次行动是宠爱还是伤害,没有一个人经得起分析,感情也一样。
          当我发觉自己有严重的人格缺陷(易怒、焦虑、暴力倾向、冷漠、没有同情心)的时候,深陷在“童年阴影理论”多年,把缺陷的来源归因于外界,而非内部自我的控制力,这完全没有任何帮助。
          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句话是:“重新再经历一次童年的创伤,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问题有任何帮助。”也许,我该说一句,如果现在的我这么糟糕,那也是我自己造成的,与人无尤。


          IP属地:江苏7楼2013-06-27 18:32
          收起回复
            标题:有了道德的退路,你便心安理得
            原帖地址:www.u148.net/article/83997.html

            题图选自:看懂了这些,你就看懂了这个世界(上)
            近日,室友的杯子丢了,在寝室里闹腾了很久,虽然最后杯子找回来了,但是这个杯子的事情让我想到了另一件关于杯子的事情。
            那时候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一起去机房上课,我们去的时候我们的位子上放着一个很漂亮的特百惠的杯子,很显然这个杯子是上节课的同学留下来的,而一般也会在下课的时候或者是下下节课的时候发现然后来拿回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那个杯子等失主自己来拿或者是交给机房的管理员放到统一的失物招领处。当然我也是劝我朋友这么干的,我朋友说:不,去论坛发个失物的帖子。我可以看出来,他很喜欢那个杯子,而我和他也很清楚,大学里其实一直上论坛的人不多,像我室友在寝室里闹腾了半天也没见他去学校的论坛看过一下。当时我也去过论坛了,他的确发了一个帖子,而论坛上的人还表扬说楼主真是好人拾金不昧什么的。我相信我的朋友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而在他的思想里也有拾金不昧的想法,那个帖子也证明了他有过这样的想法,而事实上,过了一年,我看见他手上拿着一个特百惠的很漂亮的杯子。如果我丢了杯子,我也会去机房看,然后问负责人,然后得到一个没人捡到的答复之后大骂拿杯子的人。而那个拿了杯子的人心安地用着杯子并且也听到了别人说他拾金不昧的表扬,我肯定如果失主找到他他一定会还的,只是事情和大家预想的一样,失主没有找到他。
            而与这个事情差不多的事是姨妈说给我听的,姨妈是医院里工作的,她给我讲了医院里一个保安的故事:医院里有一个篮球场,有很多男孩去那里打球,篮球场边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而这个医院的保安每次看到了有没锁的自行车都会搬到保安室里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失主丢了车自然觉得是自己的失误,可会去保安室里问的人是少之又少。如果有人问起来,这个保安就会说他看自行车没有锁就放到保安室防止被别人偷走了。而这个保安会把自行车在保安室放个几个星期,然后就骑走了。在我看来,其实只要第一天没有人找来,他完全就可以骑走了,或许他真的给了自己一个高尚的借口,他真的是等了失主的,等的这两个星期也许就和我朋友在一个没人看的论坛发的帖子一样,这个是做给自己的良心看的。我们不能排除失主来找的可能性,只是在选择上,他们都选择了对自己得到那样东西最大的概率。
            在这个世界上,单纯的社会性质的道德对人的影响有时候并不像它看起来那样强大,比如拾金不昧这件事一般,所有人都知道,都会去尽力守住这样道德,而这种尽力也许就像我朋友在那个没人看见的论坛上的帖子和那个保安一定要把自行车放在保安室里放上两个星期一样,他们用失主可能会找到这个借口来欺骗自己的,尽管在理性层面他们自己都不会去相信。行善本身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态度,而道德那种枷锁类的约束虽然在表面上对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强加的东西永远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效果,或者说永远会在某些方面有欠缺。
            没有信仰的支持,道德苍白得可笑。


            IP属地:江苏9楼2013-06-27 18:38
            收起回复
              标题:是生活无趣,还是你无趣?
              原帖地址:www.douban.com/note/266022059/
              好吧,又是太长贴不上。


              IP属地:江苏10楼2013-06-27 18:43
              回复
                接上:
                中国版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 ...........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 (n人开始睡觉 .... ...........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 n人开始睡觉 .... ........... )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 (又 n人开始睡觉.... )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Ps:考上大学了又如何?


                IP属地:江苏15楼2013-06-27 19:01
                收起回复
                  标题:中国的女人缺点什么?(为什么女人活得那么苦累?)
                  链接地址:www.douban.com/group/topic/14723541/
                  原文太长,贴不上。


                  IP属地:江苏16楼2013-06-27 19:05
                  回复
                    标题: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原帖地址:www.douban.com/note/254798445/

                    原文太长,贴不上。


                    IP属地:江苏17楼2013-06-27 1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