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不提历史,是因为有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关注的也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观点了。
所以我想说的不是她黑历史这事儿。下面这堆废话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了。
很多朋友说,网络文学就是快餐,大都没什么思想。我觉得没思想倒没关系,毕竟没多少读者是去网络文学里追求思想的,但桐华的文字这么丑,为什么还有读者偏要说那是个美人?
我不是要上纲上线,品味虽有高低,但无对错,文化上的势利眼要不得。但是,美丑不能颠倒,慕容晓晓流传再广,她的歌迷也不能把她与贝多芬相比。
小人可以得志,却不能猖狂。当裹脚布的粉丝们开始自命清高,颠倒妍媸,动辄鄙视于妈,脚踩司马迁,枪击罗贯中金庸,然后声称桐华的书卖得好,所以她文笔好......有没有搞错??!杨臣刚庞龙的听众有多少你知道吗?
至于桐华粉鄙视于妈粉,真让人哭笑不得,你都看桐华看得津津有味了,还鄙视人家于妈做什么?你怎么看《宫》,别人就怎么看你们。
如果不知道桐华的文字糟糕到什么程度,随便拣大漠谣的后记批注下,因为它在网络上流传比较广。这儿我不谈她混账的历史观,因为别人已经谈得够多了。
刘彻时代的汉朝是积极扩张的,疆域在他手中一再扩大。我在想一个民族用了这个朝代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可想而知,这个朝代对整个民族的影响。而这一切和刘彻,和卫青,和霍去病这些人密不可分。不管刘彻做过的诸多事情,但是在他手中,霍去病说出了:“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千里亦必诛之。”【众所周知,这句话是陈汤说的。桐华你是文盲么】这句话千载而下,依然让闻者动容。“ 【”千载而下“的意思是”千年以下“,不是动词。不过既然你能称丈夫为”家君“,”千载而下“会乱用也不意外。至于前面那糟糕的语感,比如”我在想“和”可想而知“的重复,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