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吧 关注:870贴子:4,129
  • 6回复贴,共1

动画与女性:缺失的反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判方法,其思潮已经渗透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诸多领域;与此同时,女性主义理论也由于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而变得愈加具体。对于文学和影视的女性主义研究已有建树,然而在动画领域对女性主义的深入探讨几乎尚属空白,国外对于动画在该角度的研究较著名的有珍妮·皮宁的《女性动画概述》,目前国内尚未发现译本。在西方,女性主义研究是伴随着历史上的女权运动而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却是在缺乏女权运动背景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对动画领域的女性主义研究更是处于空白和缺失中。


IP属地:河南1楼2013-08-08 22:26回复

    女性主义即feminism。在汉语中,有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不同译法,但在使用时却旨在说明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明的侧重点的不同:早期的女权主义之所以称为“女权”主义是因为它所争取的主要是妇女的社会权益和地位,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所要达到的是男人已经拥有的东西。对于这一本质上的差别表面上看来在这个英文词中并无体现,但人们却能从“feminism”这个术语逐渐为上述诸概念所依次取代而看出其中的转向。从五四时期以来,该词在我国一直被译为“女权主义”,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女性学研究者意识到“女权主义”译法的不足,它反映不出“feminism”一词的丰富内涵,女性主义运动不是一场简单的女性向男性争取权利(women’s rights)的斗争,它是一场力图改变以男子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体制,从而达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使男女都
    能全面发展的斗争。所以将feminism改译为“女性主义”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


    IP属地:河南2楼2013-08-08 22:26
    回复

      (二)妖魔化—一主动型女性主体性的消解
      中国动画叙事中往往把主动型女性妖魔化,从而从性别意识领域暴露出中国动画性别缺失和女性品格不足的缺陷。女性在上述动画片中真实的形象并未得到真实的呈现,她们往往是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出现的。例如《葫芦兄弟》中,作为主要女性角色而呈现的毒蛇精,是十足的反面主动型角色,她有着美丽的外表和恶毒的心肠,Si~tAH性感,以曲线之美和谗言吸引着自己的丈夫——蝎子精。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蛇一向都被视做是狡黠的生物,其所代表的意义往往是“邪恶的智慧”,蛇精口口声声叫蝎子精“大王”,但是实际上处于主动地位的仍然是蛇精,蝎子精在恶毒的母蛇面前成为傀儡。她有着很深的城府和精明的思维,几乎每一道命令都是蛇精发出的,这个邪恶的女人,永远是利益至上的。这种妖魔化的行为消解了女性自身的主体性,远远偏离了女性的真实存在。实际卜,“主动型,,和“被动型,,女性均是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但是与“被动型女性,,形象地渗透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相比(男性是主动者和胜利者,女性却等l司于被动者),“主动型,,女性以某一方面的强大力图控制她所活动的社会范围和家庭范围,但是其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最终都会被传统道德封上红布条。
      其实,“妖魔化,,最为鲜明的例子便是电视动画《西游记》了。52集系列动画片《西游记》讲述了四个取经人在前往西天的路上不畏艰难,与众多妖魔以及险恶山水顽强斗争的故事。然而该剧在性别的刻画上却很容易给人造成刻板形象。《西游记》中妄想吃唐僧肉抑或是欲“娶’’唐僧的女妖都会化作美女形象,一方面是作为弱者赢得唐僧的同情,或是以女性的性欲和本能去诱得猪八戒的垂涎,另一方面,她们身上有强烈的“主动精神”,这是值得提倡的,是一种在封建意识形态下难得的“自觉意识”,其“主动型”表现在她们相对具有独立精神。在面对情感、婚姻等问题上,她们常常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主,这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羞涩和保守是截然相反的,然而这种理应称赞和值得发扬的精神却被赋予女妖的形象——狠毒、邪恶、怪异的独特群体。这两点很容易造成人们对女性的误解而形成“红颜祸水”的“刻板形象”。


      IP属地:河南5楼2013-08-08 22:28
      回复

        (二)60—80年代——女性主义刮起季候风
        《小美人鱼》和《风中奇缘》中的女性形象一如既往地怀揣憧憬和梦幻,但是她们不再任人摆布,面对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不幸,并不总是束手无策,等待男性解救了。随着现代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植根于西方后现代反主流文化的土壤,以当代西方女权运动为社会政治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她”的波澜。从《小美人鱼》开始,动画中的女性开始有了现代意识,小美人鱼目标明确,敢作敢为,对父母的劝诫不屑一顾。结果,她赢得了爱情,还有整个世界。到了《钟楼怪人》,女性开始持有“武器”。在《美女与野兽》中,美丽的少女贝尔渴望“走出枯燥乏味的生活,去探索神秘未知的宇宙,去寻找更多的未知。在茫然的生命中,需要有人来了解我。”她的独立意识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多重性格的女性:不再是“扁平人物”形象——美丽柔弱或是欲望符号,在追寻梦想和探求生命的过程中,全然是以一个“圆整人物”出现的。她不仅有美艳的外表,纯洁的心灵,更为可贵的是,她具有了独立的觉醒意识,让女性在迪士尼的动画片中形成了一种全新形象,迪士尼动画中的公主从此不再任人摆布,从此不再为爱而活着。女性主义成为一场季候风,弥漫在80年代以后的动画片中。与此同时,女性主义成为动画理论界不可忽视的文化批评语境。
        (三)80年代后——自我价值的努力实现 。
        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反对选美的运动,在这个阶段中,女性主义批判女性的异化和时尚美女情结。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女性主义对美的看法又加深了一步,就是她们把美和性别、种族、阶级并列在一起,主张不同的身体、肤色、个头、体重都可以被认可。这一时期的动画片也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女性的关注,对种族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许多动画的主题。体现在迪士尼的动画中,动画片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像《白雪公主》、《睡美人》时期那样单一化,许多亚裔或印第安裔女子同样成为美丽的象征。而这些女性的性格塑造也更加着重于她们自我价值的呈现。这一时期,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不再单纯为爱而活,在戏剧冲突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品质的升华。例如,《风中奇缘》中的公主宝嘉康蒂通过平息种族战争获得了超越民族和国界的爱情,实现了自我价值,打造了异域民族的女性神话,在颠覆种族秩序和性别秩序的表层叙事结构下,重新改写了经典动画叙事策略和故事原则。认同机制中的宝嘉康蒂重置了女性品格,她主动抛弃了印第安文化,向往另类自由的生活,义无反顾,张扬着鲜活的女性主义精神。而《花木兰》更是女性主义的抬头之作,这种来自于底层意识的反叛,真正实现了女性价值——为了自我而存在。


        IP属地:河南8楼2013-08-08 22:29
        回复
          求问哪里能找到珍妮·皮宁的《女性动画概述》


          15楼2016-12-18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