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梦吧 关注:28贴子:9,922

【落花☆幽梦】【转载】李义府:被逼出来的人猫奸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8-13 14:10回复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2012年8月刊(蓝版)
    作者:一切随缘


    2楼2013-08-25 16:02
    回复
        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
        “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
        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挟着的李义府最终走上一条奸臣的不归路,而到最后,他自己也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棋子……


      3楼2013-08-25 16:03
      回复
        努力做个好官
          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李义府八岁那年已名满乡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转眼到了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由于才华横溢,被人带到长安推荐给了御史马周。从此,李义府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8-25 17:39
        回复
            马周之所以看中李义府,除了欣赏他的才华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李义府跟他一样,是庶族出身,两人惺惺相惜;
            第二,李义府在他面前非常懂事,很讨他喜欢。


          5楼2013-08-25 17:39
          回复
              到中央不久,李义府就有了一次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
              一日,唐太宗在上林苑宴请群臣,席间他一时兴起,让大家以“鸟啼”为题赋诗助兴。没想到唐太宗话音刚落,李义府便第一个吟了出来。他的睿智马上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
              过后,马周及朝中另一大臣乘机向唐太宗推荐李义府。唐太宗便召他前来,当场进行“面试”。
              尽管坐在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李义府却很从容,对答如流,且头头是道。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不错表现,唐太宗大为高兴,随后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


            6楼2013-08-25 17:40
            回复
                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个八品官,却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一点也不小。
                上任后,李义府不负皇恩、忠于职守,其政治才华也由此开始显露。不过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李义府得罪了一大批违法的朝廷重臣。
                有人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人猫”或者“李猫”(因为猫在抓老鼠时,不管多急,走路也总是悄无声息,而干掉老鼠后,猫依然显得神闲气静。李义府面慈心狠,打击对手不动声色,难以让人猜透,这点正和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义府也因此深为违法官员所忌惮。


              7楼2013-08-25 17:41
              回复
                  诏侍晋王,即在晋王李治身边工作。唐太宗将李义府安排在李治身边,其目的就是让李义府以才华、品行去影响、教导李治。


                8楼2013-08-25 17:41
                回复
                    随着和李治接触的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日益笃深。李义府不但身体力行要求李治时时分清善恶、坦诚待人,还专门写了一篇《承华箴》来劝导李治。
                    李治读后感动万分,当即赏给李义府40匹丝帛。


                  9楼2013-08-25 17:42
                  回复
                      贞观十七年,16岁的李治被册立为太子,李义府也随之被晋封为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
                      六年后,李治一上台,就赐封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并将他从崇贤馆直学士擢升为弘文馆学士,主要负责监修国史。


                    10楼2013-08-25 17:43
                    回复
                        如果照这个形势走下去,李义府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无奈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那以后,李义府不但再没有高升的机会,在永徽六年(655年)还差点被调离长安。其原因就是权臣的排挤。


                      11楼2013-08-25 17:43
                      回复
                        仕途被迫转了弯
                          按照唐太宗生前指定的辅佐李治的人选,宰相长孙无忌成了朝野中最有权势的人。
                          长孙无忌出身于贵族,所以对庶族出身的李义府不自觉地就低看一等。因此,尽管李义府很有才华,对工作也一直兢兢业业,长孙无忌就是对他充满厌恶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8-25 17:44
                        回复
                            可话虽如此,李义府内心的郁闷还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朝中有两个人的文墨最为出众,一个是李义府,另一个叫来济,两人并称“来李”。
                            来济只比李义府大三岁,最初官职也跟李义府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已被提升为宰相,李义府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13楼2013-08-25 17:56
                          回复
                              但到了永徽六年,李义府连这种原地踏步的机会也没了。大概是由于他在工作上犯了一点小错误,对他横竖看不顺眼的长孙无忌便打算将他调到四川壁州(今四川通江)担任司马。


                            14楼2013-08-25 17:57
                            回复
                                得知这个消息,李义府很郁闷。他知道,一旦被调离长安,也许这辈子就没机会再回来了,毕竟自己出身于庶族,在朝中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家族网络支撑,而原来的靠山马周早死了。
                                可是能抗令吗?说不定长孙无忌就在等他违令,然后干脆将他的官衔全给夺掉。
                                想到这儿,李义府不禁义愤填膺,同时苦苦思索着对策。


                              15楼2013-08-25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