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湖在平邑镇西北方向,因其有“雷吼电激、荡云沃日、砏汃輣轧之状”而被称之为“雷泽湖”。《齐乘》载“泽有五穴”(另有三穴之说)。“泽中之穴,怪石嶙峋,外险中虚,容数十百人”(清光绪《费县志》)。霜降后湖水便从石穴中漏掉,隆隆水声在四五公里外都能听到,因此又名“漏泽湖”。在湖区平邑镇境内有舜帝庙,镇西泗水县境内有历山。历山、舜帝庙、雷泽湖自西向东弧线型排开,与《史记》“舜耕历山,渔雷泽”记载相符。传说当年舜帝在历山东麓泉子山耕田时,耕牛发“妖”,拉着犁向东北方向狂奔。跑到今仲村镇境内,舜帝见犁铧松动,便拉紧缰绳使牛沉下头来,乘隙给犁加了个“寨儿”(方言,即塞子),后立村取谐音为“陈家寨”。到了今仲村、武台、保太3镇交界处,犁“落”了,后来建立的3个村庄,分别取“落”犁的谐音称东乐里、西乐里、南乐里;被耕出来这条沟称之为“妖牛沟”。舜帝在雷泽湖畔受蜘蛛织网启示发明了鱼网,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渔民。为不忘舜帝功德,后人在此建立了“舜帝庙”,因护庙人不断繁衍形成村落,取名舜帝庙村。舜帝庙已毁于“文革”,今仅存舜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