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顿馆吧 关注:62贴子:800
  • 5回复贴,共1

【Norton Museum】墨色楼阁、缈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应该是我关于古风的集中贴
◆以后就都发在这里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8-25 13:56回复
    ◤墨◢
    我想,若是墨从来就不存在,历史将会逊色多少。
    也许没有它,人们还是可以找到别的东西来记录、书写,可一笔一画,亦再不回不去那一份灵动。
    墨应当是变化莫测的,它可以如草书般奔放不羁,也可以似小篆的细腻隽秀。它能绘制出万里江山图,也能描摹出清浅的兰草。
    一滴墨散落到纸上,开出的花就像肆意的眼泪,亦或开在奈何桥畔的曼珠沙华。可其实,说到底像什么不过取决于人心,而人心最难揣测。
    那么,这座楼阁便也叫作墨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25 14:14
    回复
      曾无数次想象,想象一个白衣少年执一支湖笔,在清水中浸湿。旁有红袖,同样从溪中汲水,缓缓倒入端砚,且在其中将上好的徽墨轻轻化开。抬起头,目光交汇,于是相视一笑。
      年少最好的回忆便是如此。
      故事中的人也不一定容颜甚美,但必是清秀的,于是即便带着红尘的味道,给人的感觉也如涓涓细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25 14:27
      回复
        文房四宝,必定也是清绝的,带着淡淡的文气,乱人心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8-25 14:29
        回复
          ◤楼台◢
          说到楼阁,便想起了与其相近的这个词,而诗中亦写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的背景虽记不太清了,可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应该是江南的雨季,除却江南,哪儿的雨能被称为烟雨呢?如雾飘渺,如烟摇晃,雨到了这里化成线,亦缠住了过客的思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25 14:38
          回复
            寺院,是南朝的标志建筑。到了如今,当初的那些人早已逝去,留在了史官笔下的纸上,留在了后人的文章当中,他们是善是恶也无从辩驳,可这楼台还在。寺院大都还是当初的模样,感叹物是人非间,这江南春景也带了几分沧桑。
            若你是站在某个湖心的楼台上,远处寺院的钟声,或许还有祝祷声,便会随着微风传来,若有若无的敲在你的心上。
            心也会前所未有的宁静,一刹那,仿佛远离了红尘喧嚣。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25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