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日报(2013-9-3) 笔者:刘伟恒
我恒我诉:汉城的回忆(一)
应Korea Foundation的邀请,到首尔5天,与各界人士交流韩中文化,以及了解韩流的最新动态。行程中,有南韩外交部高官问我:「你来过韩国多少次?」我说:「至少50次吧!」他瞪大了双眼,似乎难以置信。那一晚,望着窗外的首尔,灯光璀璨,整个国家充满活力,和我初来时所见的,确实很不一样……
2001年,「首尔」还是叫「汉城」,我首次以主持人身份到韩国采访。当地的娱乐圈虽然已酝酿大跃进,但制度上还是初起步,演艺公司没有对外宣传部门,甚至连一个懂英语的职员也没有,想访问当地的艺人的话,可以说,近乎没有可能。
因缘际会下,认识了一位韩侨朴先生。他在香港多年,得知有人在电台推介韩语歌,便主动联络我,还自称是「很有办法的人」,可以帮我在当地安排任何访问。在半信半疑之下,我便随他踏足汉城,他亦马上显出他的「办法」——他的司机见四处十分塞车,竟突然将一个警车用的红色闪灯(当然是假的!)放在车头玻璃窗前,然后在挤拥的街道上疯狂越过双白线,逢灯必冲。
我大惊,朴先生却气定神闲,还轻松地随着音乐起舞。记得他说:「这首歌很棒!你回去一定要向听众推介!」那首歌叫《结束》,唱歌的是当时的乐坛新人,他叫PSY。
这就是12年前的汉城,不太文明,旅游业也不蓬勃,三星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品牌,相信当时世上只有我会用「韩流」这名称。经过一轮横冲直撞,我们终於停在狎鸥亭洞某餐厅前。朴先生对我笑说:「下车吧,那位美女等了你很久!」然后,我看见一位染了一头金发、身穿鲜红色衣服的女子,坐在露天座位上,向着我微笑……
我恒我诉:汉城的回忆(一)
应Korea Foundation的邀请,到首尔5天,与各界人士交流韩中文化,以及了解韩流的最新动态。行程中,有南韩外交部高官问我:「你来过韩国多少次?」我说:「至少50次吧!」他瞪大了双眼,似乎难以置信。那一晚,望着窗外的首尔,灯光璀璨,整个国家充满活力,和我初来时所见的,确实很不一样……
2001年,「首尔」还是叫「汉城」,我首次以主持人身份到韩国采访。当地的娱乐圈虽然已酝酿大跃进,但制度上还是初起步,演艺公司没有对外宣传部门,甚至连一个懂英语的职员也没有,想访问当地的艺人的话,可以说,近乎没有可能。
因缘际会下,认识了一位韩侨朴先生。他在香港多年,得知有人在电台推介韩语歌,便主动联络我,还自称是「很有办法的人」,可以帮我在当地安排任何访问。在半信半疑之下,我便随他踏足汉城,他亦马上显出他的「办法」——他的司机见四处十分塞车,竟突然将一个警车用的红色闪灯(当然是假的!)放在车头玻璃窗前,然后在挤拥的街道上疯狂越过双白线,逢灯必冲。
我大惊,朴先生却气定神闲,还轻松地随着音乐起舞。记得他说:「这首歌很棒!你回去一定要向听众推介!」那首歌叫《结束》,唱歌的是当时的乐坛新人,他叫PSY。
这就是12年前的汉城,不太文明,旅游业也不蓬勃,三星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品牌,相信当时世上只有我会用「韩流」这名称。经过一轮横冲直撞,我们终於停在狎鸥亭洞某餐厅前。朴先生对我笑说:「下车吧,那位美女等了你很久!」然后,我看见一位染了一头金发、身穿鲜红色衣服的女子,坐在露天座位上,向着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