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吧 关注:29贴子:628

回复:[原创]禅门公案评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九个公案,灵树和尚,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千年田,八百主。”“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曰:“郎当屋舍没人修。”



妙喜曰:“愁人莫向愁人说。


19楼2007-09-08 21:03
回复
    接下来解第九个公案。灵树和尚,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就是说有僧问,和尚也就是出家人,出家人的道风是什么呢?曰:“千年田,八百主。”和尚答:“千年田,八百主”,就是说寺院是千年之福田,这个福田要大家共同来担当,八百主就是形容有很多。

    “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过去,曾有农人讥嫌释迦佛,谓其“十指不粘泥,空受人供养”,佛说“我也种田,你种农田,我种福田。”有人以为出家人是寄生虫,其实不然,各有职责不同,比如说教师,他也不种地,单凭一张口赚钱吃饭,你怎么不说他是寄生虫呢?种地吃饭的农夫是助长人色身寿命,而佛法是开显人法身慧命!和尚们披的袈裟有田字格,就是表为众生之福田,这个福田要长久保持下去,佛教流传到现今已是两千五百多年之历史,这不正是“千年田”吗?而道由人弘,法借人兴,寺庙再辉煌,如果没有人去住持,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寺庙是弘法之机关,不是单单接受供养的地方!佛法由历代大师继承下来,寺院每代都有住持,所谓和尚家风就是将这个千年福田,大家勇于承担下去。曰:“郎当屋舍没人修。” 是指现今大家只顾私舍,不顾法田,许多楼台殿宇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不仅是寺宇败落,更主要的是欠缺弘法人才,有人弘法,自然就有护法,不愁道场不兴旺。





    妙喜曰:“愁人莫向愁人说。” 就是这些众生多是苦恼人,所以继承正法也就成了苦恼事,此苦恼事说与苦恼人,有多少用处呢!


    20楼2007-09-08 21:03
    回复
      第十个公案,黄龙新和尚示众举:“雪峰道:‘三世诸佛,向火焰里转大妙法。’云门道:‘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雪峰、云门交互争辉,薪尽火灭。三世诸佛向甚么处听?莫恋白云深处坐,切忌寒灰烧杀人。


      21楼2007-09-08 21:04
      回复
        第十个公案,“黄龙新和尚示众举”,就是黄龙新和尚对大众说。黄龙新禅师的法号是黄龙悟新,他是继承黄龙祖心之法嗣,成为一代大德的。“雪峰道:‘三世诸佛,向火焰里转大妙法’。”就是黄龙新和尚用雪峰禅师的话来开示大家,这句话就是说以有情之身而借住无情之物,佛以人成,是有情之觉悟者,火焰是属无情之物,佛教讲山河大地皆是法王身,火焰也不出其外。《六祖坛经》里即有烦恼即菩提,火焰化红莲之言意。那么什么是火焰呢?佛说三界内都属火宅,众生在热恼之中生存,所以佛来到这个火宅中讲说甘露妙法。“云门道:‘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天台宗有所谓无情有性之说,就是说无情也具有佛性,虽然不能成为佛心(人的神识),但是可以成为佛体,就如同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以莲花为身。苏东坡有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就是对此句佛语的最佳注解。“雪峰、云门交互争辉,薪尽火灭”,以上是黄龙新和尚引两位大德之言, “雪峰、云门交互争辉”就是说两位大师所说的都有道理,相互辉映。接下来和尚又指出,但是不能执着于无情上,如薪(木柴)尽火灭之时,那么,佛又在哪里呢?所以接下他问“三世诸佛向甚么处听?莫恋白云深处坐,切忌寒灰烧杀人。” 就是黄龙和尚提示大家行空而不要住执于空,白云飘浮在天上,白云深处就是指顽空,寒灰即是死灰,死灰岂能复燃?正如龙树菩萨所指出“若人执于空,斯人无可救”。我们谈空性是对治有执的,并不是要人住于空上去,若人执着于此空,他也将被此空所害。


        22楼2007-09-08 21:05
        回复
          第十一个公案,白云祥和尚示众云:“诸人会么?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若凭么会,堪与人天为师、为匠。若向衲僧门下,天地悬殊。更有一般底,只向长连床上作好人去。汝道此两般人,那个有长处?


          23楼2007-09-08 21:05
          回复
            现解第十一个公案,白云祥和尚就是白云子祥禅师,继承云门文偃法嗣。有一日,他对大众说:“诸人会么?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就是说,他问大家,你们知道吗,佛法是没有净秽凡圣之分别的?所以,有的人以为佛法只能向圣洁处寻,以为在平凡普通的地方就没有佛法,但是这里,白云祥和尚指出,街头市尾这等闹市处,屠儿魁刽这等恶行处,地狱钁汤这等业报处都有佛法,就如地藏菩萨,有弘誓愿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不但入地狱,还要庄严地狱!就象西藏噶当派有一位格西,他发愿临命终时,下地狱去救度众生,可是到那个时候,他却哀叹,是因为地狱没有现前,而极乐却现前了。凡夫去不去恶道,不是因为你的思想,而是因为你的业报,就如那个格西,他发心救恶,但是他却得到的是善报。
            “若凭么会,堪与人天为师、为匠。”这里,白云祥和尚又指出,如果修行人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能当天人之师,一代宗匠。所以,成大器者,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象孟子所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若向衲僧门下,天地悬殊。”就是说有一班人不是真心学佛,专去依附名师,听说哪个老和尚有名,就去哪里皈依,今天还没学法,一听说又来一个大活佛,又跑去皈依,他们跑来跑去都是为一个“名气”,而不是为了“明白”!但如果你不是真心依师实修的话,仅靠师父的威名也是解决不了你的生死的。
            “更有一般底,只向长连床上作好人去。”就是说更有甚者,未修言修,未证言证,没有一点本事却坐在法床上,胡乱讲法,真是不害怕,这种人虽然讲说佛法,可是心里是绝没有因果的,他们下地狱如箭速疾!
            “汝道此两般人,那个有长处?”白云祥老和尚又问:“这两类人,你们要学哪一种人呢?”


            24楼2007-09-08 21:06
            回复
              第十二个公案:药山和尚久不升堂,一日院主白云:“大众久思和尚示诲。”曰:“打钟著。”时大众方集定,便下座归方丈。
              妙喜曰:“葛藤不少。


              25楼2007-09-08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