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14,034贴子:89,010,961

回复:解析下目前市面上某些高玩神论的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此,情形分为了两个不同的走向。
剧本A:狙对了!!高玩就是高玩,大神就是不一样!碉堡了!太精彩了!众人膜拜着高玩的神机妙算英明决定,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决策,高玩抛弃了老旧死板的套路,利用现有规则大胆创新,值得鼓励。高玩走出了旧时代的错误陈旧套路,依靠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先手压制,垫定了胜局,壮哉!
剧本B:狙错了...高玩想了想觉得不甘心,毕竟以前好多次按剧本A走过了,我可是英明神武的高玩啊,怎么能犯错呢?不行,以前我都狙对了,这一定不是我的问题!!那么...就只能是你的问题了...好吧,容我三思,这个武将当反巴拉巴拉,当忠巴拉巴拉,好像当反确实更合适一点吧,嗯嗯,喂,那边那个菜比,你TM忠臣怎么选个XXX???你知不知道他当反比当忠好?你选个【偏】反的将,结果害得我盲狙错了,你TM会不会合理选将??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3-10-13 00:50
收起回复
    就这样结束了吗?不,事实上故事才刚刚开始。


    17楼2013-10-13 00:51
    回复
      当出于偶然,高玩在“本身较为模棱两可,以前趋于保守”的情形下,率先改变打法开始盲狙,并自信正确向周围推广时,正反馈效应已经启动了它魔鬼般的力量。
      现在,高玩率先打出了对偏反者盲狙的第一枪。而菜比不敢指责高玩错,那么高玩只能是对的,这时,我们又知道,当反被主盲到,损失是-1收益或0收益,而当忠被主盲到,损失是-2或-3(更糟的是,如果当忠被狙错,还要挨高玩批评!)。在高玩可能会对A武将盲狙的情况下,游戏环境改变了,A武将本身的武将特性也随之改变了,A武将反贼性能稍降,而忠臣性能大降,A武将的偏向调整改变了,玩家选将策略随之调整。
      这时,武将A的反贼概率被调整为了4.2/7。他比原来更加偏反了。自然,高玩盲狙A的可能性又增大了。(受高玩影响,高玩圈子内的人对A的盲狙也悄悄上升了)
      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3-10-13 00:52
      收起回复
        既然被盲狙概率上升了,那忠自然更不能选了,A武将的忠臣排位进一步下落,反贼排位稍落,于是偏反度继续提高。
        武将A的反贼概率又悄悄地升到了5/7,5.1/7,5.2/7……6/7……6.9/7……6.99/7……
        正反馈继续着它的魔力,终于有一天,高玩宣布:“A在XX局就是个【明】反!100%的【明】反!!忠臣宁可选关羽也不该选A!忠臣选A的就是不会选将的菜比!!!
        而高玩的圈子,受其影响,也认同了这一观点。
        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3-10-13 00:54
        收起回复
          更妙的是,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该观点的正确性!
          高玩圈子的人们,秉持着“合理选将”原则,首先他们自己,忠宁可选关羽也不选A,接着他们又是玩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群内局,于是他们在群内局继续验证高玩的理论,发现:果然!A就是明反!而忠臣确实不能选A!(因为A就是明反,所以忠臣不能选A!)碉堡了!逆天了!完美的因果律!!高玩的理论无懈可击地正确!高玩走在了大众的前面,高玩万岁!高玩真大神也!!!
          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3-10-13 00:56
          收起回复
            @HeavenWatcher 你该看看此贴I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3-10-13 00:58
            收起回复
              一直认为身份局本身就没啥竞技性,解说这种东西本身就很好玩了,把所谓解说的话当真理就更逗比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3-10-13 01:00
              收起回复
                最终,高玩把A明反做进了解说视频,广为传播开。
                而高玩虔诚的信徒们,坚信着高玩理论的正确性,付诸实践,跟着高玩学,他们感觉自己仿佛水平也提高了一般,看着视频,他们竟然也产生了一种可笑的满足感甚至优越感,仿佛因为他们信高玩,所以他们也是高手,打法无与伦比地正确,走在三国杀技术的前列,真是狂拽酷霸吊炸天。高玩的视频,可以让他们在贴吧三国杀技术争论中,使出max超必杀技*“你自己去看XXX视频!!”秒杀全场,真是太强大了。
                对这一现象,我不得不指出,对那些所谓的高玩,我只想说。。。。我只想说。。。。只想说。。。。
                想说啥来着的?对了,我只想说:
                “高玩,我们做朋友吧!”I


                24楼2013-10-13 01:01
                回复


                  25楼2013-10-13 01:02
                  回复
                    而当高玩的虔诚信徒们与其他人群接触时,他们惊奇地发现A明反的理论不灵了,狙错了,内耗了,输了,吵架了。他们愤怒地大吼:“你TM会不会选将???忠臣选A????”(路人:“呵呵,忠臣为毛不能选A?虽然A当反非常强,但当忠也很强的啊”)“呵呵,你自己去看XXX的视频!”
                    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3-10-13 01:03
                    收起回复
                      当然,悲伤归悲伤,我这篇可爱的帖子还得继续下去,所以我强忍着悲伤,决定换个话题聊。嗯嗯,聊悲伤的话题不好,我们还是来聊聊极其悲伤的话题吧。


                      28楼2013-10-13 01:03
                      收起回复
                        话糙理不糙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3-10-13 01:03
                        回复
                          比如为什么三国杀是一个容易闹矛盾的游戏?为什么三国杀是一个容易产生恩怨的游戏?
                          我认为,其原因在于,三国杀玩家总是自恃甚高,总是认为自己更正确。而这个现象的原因又在于三国杀本身就有很多问题确实难以说清对错。
                          说到这里,我也要做一些自我检讨,因为严格来讲,上述缺点我也有,我在一年多没打三国杀的情况下,对三国杀的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潜意识上的自负,我确实承认这一点吧。
                          I


                          30楼2013-10-13 01:04
                          收起回复
                            比如对于偏忠偏反盲狙论,其实我一直都是这么看的:(下面插一段我个人的偏向盲狙观,另继续重申,我只说我这么看,没说这么看是对的,大家切莫被我迷惑。)
                            由基本概率知识可知,武将身份偏向性是由于武将忠反优选排序差决定的。而问题是,在充分倒霉的情况下,有可能其他可选将都太差,以至于还不如某个不良身份偏向的(例如反选偏忠的叫不良偏向),所以,偏向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何况还要基于剩余身份牌。
                            而具体是什么程度,其实不用太过纠结,真正有意义的身份偏向粗略地只需分寥寥四类即可,其中前两小类还很少碰到(想一想,为什么?)。具体分类如下:
                            明友:值得拿出自己的任何资源做有益于他的事,只要本身合理。
                            偏友:值得拿出自己本也要浪费的过剩资源做有益于他的事
                            偏敌:值得拿出自己本也要浪费的过剩资源做有害他的事
                            明敌:值得拿出自己的任何资源做有害于他的事,只要本身合理。
                            (注释:本身合理的意思是,比如说假设7位孙权觉得8位周泰绝壁是敌对也懒得多出牌整他,这里整周泰就是本身不合理的意思)
                            此外如果你非常追求严谨,也可把明敌友里再细分为出一类极明出来,极明是指即使已有明跳身份的,都甚至去支援/损害他,而非明跳者,只要本身目标合适。
                            I


                            31楼2013-10-13 01:07
                            回复


                              IP属地:天津32楼2013-10-13 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