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生命悲伤吧 关注:8贴子:1,458
  • 3回复贴,共1

pink floyd -- anther brick in the wall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牌经典】pink floyd -- anther brick in the wall 迷幻摇滚乐队  
   Pink Floyd乐队成立于1966年,成名于1973年。其音乐有着诱人的迷幻气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现场演出更是独具一格,经常调动各种感官媒介协助表现音乐的主题,给观众最多元但又最含混的直觉感受。
 Pink Floyd是60年代幻觉派音乐的副产品。1965年,Syd Barret加入Rick Wright、Nick Mason和Roger Waters的三人乐队。Syd说服他们放弃正在尝试的节奏与布鲁斯风格。
 Syd将新成立的4人乐队命名为Pink Floyd——据说是取自于两位布鲁斯乐手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
他们初期阶段开设的音乐会较早的运用旋转的灯光系统和产生恍惚效应的实验性手段,这在60年代后期是一种时髦,他们的音乐会革新之举吸引了不少英国艺术学校的学生。不久,英国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的EMI与他们签了合同。1966年底,他们在UFO俱乐部演出,试用了音响与灯光的同步效果,十分成功。从此人们称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幻觉派摇滚乐队"。 Pink怪诞风格的真正体现,是他们在英国所出的第一张单曲唱片《Arnold Layne》(1967)。这首由Barrte创作的歌曲是写有关一位变性人的,结果遭到BBC乃至私营电台的播放禁令。其结果便是帮助这首歌进入英国十佳行列。同年8月,他们的第一张专辑《破晓的笛手》问世。

  此时的Barrte已经过度地沉湎于毒品,不能自拔。他的意识也渐渐地进入混乱状态。在"ink Floyd"举办第一次巡美演唱会时,他已经是竭尽全力硬挺着。在他们的第二张专辑问世前,他只得请他的老同学David Gilmur出来接替他的位置。

  一挨到着位神志不清的领队离开,Pink便重新调整了一番,使其走上正规的道路。尽管他们仍采用"太空式"摇滚风格,《一碟秘密》表明他们还是属于可接受的音乐范畴之内。乐队重整旗鼓后,David任吉他手,Leak任键盘手,Roger弹电贝司,Nick敲鼓。他们为艺术片配音并出版了几张唱片。然而,乐队那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并没有赢得大批的追随者。

  1971年的专辑《Meddle》(干预)开始显示出变化:器乐部分不那么零乱,旋律也好听起来。虽然歌词依然那么复杂,声乐部分已显示出威力。乐队在富有传奇色彩的"寺院路"录音棚内灌制了下一张专辑,用九个月的时间录制幻想中的外层空间旅行——《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亮的黑暗面)。

  这部1973年出品的巨作为Pink在摇滚乐史上找到"艺术摇滚乐队"的地位。这一专辑编排尤为紧凑,是关于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的呐喊声集大成碟但专辑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构思,使的声嘶力竭的喊声颇具音乐美感,是有内涵的艺术品。这张专辑一进入排行榜就留在那里不走了,他在那里至少停留了15年,至尽仍不时看到他的踪影。毫无疑问,该专辑是有史以来上榜时间最久的。

  至此,Pink已经顺利通过了Syd缺席、Davie替补的过渡时期。Davie已经成为主唱,Roger担负起创作的重任。自然而然,Roger的人生观——厌世、宿命等观念融进了他的创作之中,成为"ink Floyd"向更高的山峰攀登的潜能。

  1977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Pink Floyd 团员一起工作的次数比以往少了许多,甚至也不热衷对外演出了。实际他们正为下一部宏伟作品做准备。到1979年12月,他们终于推出了继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又一张令其傲视群芳,划时代的大作《The Wall》。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这套两张唱片的专辑不但是 Pink Floyd 表现其特有的黑色主题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是 Waters 耗尽大半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不仅包办了所有歌词的写作而且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谱曲工作。据专辑制作人之一的 Bob Ezrin 透露:Waters 为了写这部巨作,整整填满了40页纸,就象是写书一般,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他过去三十多年来经历的自传:在家庭中丧失亲情,学校教育又失败,情场上不得志,反观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无法衔接,甚至无法向整个社会妥协,于是便憎恨围绕在他身边的这道墙,他希望跨出这道墙。这张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在 Billboard 专辑榜一上榜就名列第六,随即成为冠军,而且一举蝉联15周冠军,而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获得单曲排行榜的4周冠军,并且成为一张金唱片。该专辑也被评为该年度最佳唱片。至1997年,唱片的销量达到22白金(2200万张),成为仅次于 Dark Side 的作品;而他们所举行的一连串演唱会也为其推波助澜,成为全球性抢购热潮的原因之一。1980年的美国之行是其耗资百万美金以上的大制作,演唱的曲目仍以新作为主,他们在舞台上树起一道 35 英尺 X 210 英尺的巨大的墙作为标志,由其将乐队和观众隔开并在演出达到高潮时将其推倒。事实上能承受得起如此奢华演唱会的地方为数寥寥,也仅洛衫玑和纽约两地而已,因此他们的演出显得特别吸引人。虽然当时在黑市上的票价竟高达100美圆,但狂热的歌迷依旧蜂拥而至目睹他们的丰采。



1楼2007-09-22 18:44回复
      这一张专辑也引起了美国电影名导演Alan Parker的兴趣。1982年,他将此专辑搬上银幕,用画面阐述了Roger的创作观念。影片主角由鲍勃.盖尔多夫扮演。这部影片被称为音乐电影的典范之作。这也使"ink Floyd"的声誉更隆。他们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现场音乐会乐队,他们巡回演出的行李中包括11吨重的声光系统。他们始终要向人们表明,他们是一支不懈地追求新意、追求特技效果的乐队。1977年的"Animals(动物)"巡回音乐会,他们向观众头上放出一只巨大的、两眼发光的充气猪。"ink Floyd"不愧为是实验性音乐与商业性完美结合的成功产物,他们在录音中运用的回声、反馈、变声以及震荡等效果为今后的录音制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80年代初,Roger和Davie之间出现了裂痕,Roger终于1985年离开乐队,Leak在次之前已离队,"ink Floyd"名存实亡。然而,Davie仍不死心,于1987年招回Leak,录制了专辑《A Momentery Lapse Of Thunder》(瞬间失误的原因),反响极好。之后举行的两次巡回演出成为当时收效最高的音乐会。
      1990年7月21日,"ink Floyd"的在野成员Roger在德国柏林墙旧址波茨坦地段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音乐会。演唱会上,乐队的另外三位成员没有出席。他们正打算举办复出的演唱会,他们自信没有Roger,人们照样能象过去那样欢迎这支三人"Pink Floyd"。
      成员介绍
      Syd Barrett  吉他手兼主唱, 乐队的创始人,也是乐队初期的灵魂人物, 1968年离队。

      Roger Waters  贝斯手兼主唱, 乐队全盛期的灵魂人物,后于1985年离队,随以个人身份进行发展,但不是很成功 

      David Gilmour  吉他手兼主唱, 于1968年加入乐队以接替离队的 Barrett 的位置,在 Waters 离队后成为乐队的新领袖。 

      Richard Wright  键盘手兼主唱,在80年代因乐队内部矛盾曾一度离队做个人发展,后又返回参加乐团的工作。 

      Nick Mason  鼓手。乐队内的老好人,乐队不同时期中唯一一个站满勤出满岗的成员。

    Roger Waters上海演唱会 

       ----Roger Waters是个巨人,他的乐迷一定会这样评价他。他的音乐融合了传统与先进的理念,本身的试验性很强,即使在今天听来,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位摇滚乐迷心中的传奇人物即将在2007年2月12日造访上海,在上海大舞台,一场完全由他跟他的摇滚乐和他的乐迷组成的摇滚聚会即将实现。Pink Floyd的另两位成员包括大卫·吉尔莫(David Gilmour),也将到场来看Roger Waters的演出。现场Roger Waters将演唱Pink Floyd时期的经典曲目,令人期待这位世界摇滚先行者的音乐魅力。令他的乐迷珍视的是,这也是他在中国内地唯一的一场演唱会,空前而绝后。此次即将呈现的RogerWaters上海之行,使得中国“非主流”音乐爱好者们有机会对这位西方大师级音乐人的“顶礼膜拜”的盼望得以实现,在所有摇滚乐迷的心中RogerWaters都绝对可以算是一个被朝圣者。如此令“朝圣者”以及整个中国“非主流”音乐圈都振奋人心的演出更能鼓舞这个群体自身的提高,令其欣欣向荣。本场RogerWaters上海演唱会对于上海本土所具有的包容世界文化的特性也增添了响亮的一笔。RogerWaters上海演唱会,使得热爱摇滚乐和“非主流”音乐圈的人更加为之沸腾。
    


    2楼2007-09-22 18:44
    回复
      `````````````````


      3楼2007-09-22 18:45
      回复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歌手:Pink Floyd 专辑:Wall 2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这个歌要是不好听,
        拍我········


        4楼2007-09-22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