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医院吧 关注:713贴子:39,414
  • 1回复贴,共1

安太医院【宝宝健康】把尿的危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宝宝2岁,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 他们认为,孩子独立进行大小便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孩子需要感到来自肠道或膀胱的刺激,理解刺激的含义,理解保持裤子干净和上厕所之间的关系,告诉括约肌“要控制住”,走到卫生间,脱下裤子,然后排泄。因此,西方专家建议父母: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后再开始训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给亲子关系带来紧张,也会延迟完成训练的时间。 美国医生认为,孩子在2岁半以前膀胱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这个时候强迫把尿是有悖于生长发育的规律的。1岁左右的孩子经过把尿的训练可以每隔特定的时间尿尿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不是孩子膀胱真正在起控制作用。所以美国医生是不提倡这种做法的。美国托儿所在孩子2岁半才开始如厕训练。 把尿是一种非常中国的做法,西方国家的妈妈们根本听都没听说过,当然也就无从想象以及实践。这和妈妈对孩子照顾的是否周到是没有关系的。美国妈妈和托儿所虽然没有把尿一说,但大家都是每1个半到2个小时给孩子换一个尿布,美国宝宝每天每人平均使用10个以上的尿布,这实际上和中国妈妈把尿的时间间隔差不多,所以不会有宝宝感到不舒服的情况。 小婴孩的排便也是一种生理的能力,也需要自然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强迫性地给小婴孩“把尿”,给他们的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不是他们的生理能力发育到可以控制的阶段。 日本保育员在孩子2岁以后训练孩子如厕,在午睡前后让孩子坐尿盆。日本没有中国那种老痰盂,孩子尿盆可以坐着扶着玩。保育员认为强制孩子如而会让孩子紧张,导致以后心理隐患。妈妈让孩子在2岁或更大些开始快乐地如厕训练 澳洲的妈妈认为自由大小便是婴儿成长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拥有的一种人生快乐,实在不该剥夺。并且孩子被把着解便的姿式违反“自然”看上去很痛苦。 把尿会导致孩子不会憋尿,容易形成滴答尿或尿频。不时的提醒孩子尿尿,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我老公的姐姐的小孩现在很大了,但听他妈妈说,一点点尿就要跑去撒,估计是小时候强迫把的恶果。 会破坏孩子的肛门期(肛门期 anal stage,亦译肛欲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用语,儿童发育的一个时期。一般指1∼3岁。儿童在此期间主要关心排粪过程。父母要求儿童学会控制大便,而儿童对此的反应可能在其人格形成上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肛门期对儿童以后的发育有重要意义。),一般是2-3岁。一般把过尿的孩子就没有肛门期了。按照性发展的阶段性,肛门期对成人之后的性生活和快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孩子的肛门期平滑度过的话,对以后的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性格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12-18 09:39回复
    大家来讨论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12-18 0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