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老曼娥,图片后面再补吧!写得比较平实,并不华丽,也没有任何装饰。凑合来看一下吧!
一直都比较好奇专业级茶师喝一口茶水就可以知道茶是出自哪里,拼配还是纯料。想找个机会跟一位专业级茶师学习一下,最近就有这么一个机会了。最开始学习的就是以苦为名的老曼娥,老曼娥是出了名的“苦底茶”,因为老曼娥距离种植班章的茶山很近,也会有一些茶商用老曼娥来冒充真班章。这是诋毁了老曼娥!老曼娥虽苦,但很有特色,或者说有个性。
今晚开汤的这片老曼娥是一个北京朋友10年做的纯料古树,老曼娥的特点大家都不陌生,喝的时候,你会发现喉咙很苦,但是苦不到嘴巴以及我们味觉最敏感的舌尖。苦力穿透,苦感比较难散化,同时舌尖有点点的甘甜,香气浓郁。老曼娥的汤色呈现金黄色,茶叶层次分明,茶杯并没有太多的黑点,就知道这款茶的工艺做得不错。
正所谓"买茶容易,存茶难"。喝的这款老曼娥是10年的纯料,可能是存放的原因,导致茶叶的参杂一些茶版盒的味道。但是洗了两道之后,茶版盒的味道就完全消失了。留在盖碗当中的只有那淡淡的花香味,新茶兰花香比较明显,一两年以上的茶,兰花香就会稍微减淡。
同时做了一个小测验,7克的茶减去三分之一,剩下4-5克茶再泡,茶的香气就会立刻出来,不会闷在盖碗当中,没泡的时间大概是7秒左右。苦味减淡,喉咙的苦感不会很明显,舌尖依然不会留着苦味,只有甘甜。层次感不是特别的明显,可能是和泡茶的盖碗有关系。
一直都比较好奇专业级茶师喝一口茶水就可以知道茶是出自哪里,拼配还是纯料。想找个机会跟一位专业级茶师学习一下,最近就有这么一个机会了。最开始学习的就是以苦为名的老曼娥,老曼娥是出了名的“苦底茶”,因为老曼娥距离种植班章的茶山很近,也会有一些茶商用老曼娥来冒充真班章。这是诋毁了老曼娥!老曼娥虽苦,但很有特色,或者说有个性。
今晚开汤的这片老曼娥是一个北京朋友10年做的纯料古树,老曼娥的特点大家都不陌生,喝的时候,你会发现喉咙很苦,但是苦不到嘴巴以及我们味觉最敏感的舌尖。苦力穿透,苦感比较难散化,同时舌尖有点点的甘甜,香气浓郁。老曼娥的汤色呈现金黄色,茶叶层次分明,茶杯并没有太多的黑点,就知道这款茶的工艺做得不错。
正所谓"买茶容易,存茶难"。喝的这款老曼娥是10年的纯料,可能是存放的原因,导致茶叶的参杂一些茶版盒的味道。但是洗了两道之后,茶版盒的味道就完全消失了。留在盖碗当中的只有那淡淡的花香味,新茶兰花香比较明显,一两年以上的茶,兰花香就会稍微减淡。
同时做了一个小测验,7克的茶减去三分之一,剩下4-5克茶再泡,茶的香气就会立刻出来,不会闷在盖碗当中,没泡的时间大概是7秒左右。苦味减淡,喉咙的苦感不会很明显,舌尖依然不会留着苦味,只有甘甜。层次感不是特别的明显,可能是和泡茶的盖碗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