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3,569贴子:8,760,896

回复:【卷言】被误解的名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十二,“无毒不丈夫”。
原话大概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教育人要有肚量,要有节制。可是眼下这句话却变成了“无毒不丈夫”,成了下手阴损的理论依据了。
【电影里反派角色的自我安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14-01-08 09:52
收起回复
    续二十五,八端分别是
     孝:是孝顺。就是孝顺父母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
      信:是信用。为人守信
      礼:是礼节和修养
      义:是道义
      廉:是廉洁。
      耻:是羞耻。也是自尊自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25楼2014-01-09 13:04
    收起回复
      三十三,“女子无才便是德”
      出处:清·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辩)是才,女子无才便(辩)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错解: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正解:女子不与人争辩是有道德修养的缘故。
      实际古意应大概为: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显露,而是表现得谦卑,柔顺,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所谓男人要面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05楼2014-01-16 11:42
      收起回复
        三十四,“咸鱼翻身”
        这个。。。听说是有一个典故的:
        过去穷人家没多少能招待客人的菜肴,只能弄一条咸鱼,过一遍面糊,炸一下来招待来客!而客人也都知道要只吃面糊,不吃咸鱼。因为,下次再来客人还要再过一遍面糊,炸一下继续招待来客!所以一条咸鱼会用上一段时间。
        但是,总也有些不客气或不知道的客人,想要吃一点。或者主人多少也要让一让客人,客人过意不去,就吃了一点,所以咸鱼就越来越少了!当咸鱼吃完一半时,总要翻过来吃!
        也就是说,咸鱼已经吃完一半,就快吃完了,等吃完了还要再去买一条咸鱼,日子将更加困难!
        所以“咸鱼翻身”也可以说是日子将更加困难,而不是出现重大转机。后来,借用成语的表面意思,反而将这个词用在形容一个人困难时突然出现转机。。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也就是现在的解释:有人认为咸鱼本来不能“翻身”,说咸鱼翻身是有起死回生、否极泰来的意思,指处境短时间内由坏变好。。。
        【就当参考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15楼2014-01-17 10:51
        收起回复
          三十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有人认为此句的意义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
          【以上内容由 @lanseinzaghi 补充】
          其实两种说法(另一种就是没有后代),在不知具体史实的情况下都显得笼统,看各自需要吧→_→
          【老人家记第二个,年轻人记第一个,就这样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16楼2014-01-17 11:13
          收起回复
            三十四,“无商不奸”
            “无商不奸”其实是后人杜撰的,原意为“无商不尖”。
            “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 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尽量让利。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原来是指让点小利给顾客的。。。你们这些“奸”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58楼2014-01-27 19:46
            收起回复
              三十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
              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其实是违背的,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
              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
              所以哪会说什么大夫不用受刑这种笑话。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
              【来人,上夹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59楼2014-01-27 19:57
              收起回复
                续记一,“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须知,孔子这里说的“女子”并不是泛指所有女人
                因为从情理和逻辑上来看,孔子是不会觉得所有女人都是“难养也”,至少他的母亲不是。
                根据《史记》和《孔子家语》,孔子自出生后见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而且三岁时他父亲就死了,一直由他母亲抚育长大,所以对他母亲以及像他母亲那样的女性是极为尊敬的。孔子编订《诗经》时,把《关雎》放了在第一篇,说明他对于有“后妃之德”的“窈窕淑女”是极为敬重的
                况且,孔孟之道,在乎仁德,又怎会用这样的话来戕害女子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73楼2014-02-02 19:32
                收起回复
                  三十六,“八面玲珑”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也用以形容物体外观挺秀,事物圆活灵秀。
                  如今用来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当做古今异义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22楼2014-03-08 15:16
                  收起回复
                    三十七,“呆若木鸡”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原意: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
                    今意: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
                    【⊙_⊙】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23楼2014-03-08 15:19
                    回复
                      三十八,“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句不是写景色的。
                      “梨花”为白色,喻指银发白须的年老丈夫;“海棠”为红色,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
                      相当于“老牛吃嫩草”的含蓄说法。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31楼2014-03-17 22:09
                      收起回复
                        整理了一下
                        更新时间不定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32楼2014-03-18 12:45
                        收起回复
                          或许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世界上只有一个勾股定理。
                          若是连本意也不甚理解却嚷嚷着应用自然,不免可笑。
                          ——以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81楼2015-06-18 09: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