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花都吧 关注:1,030贴子:126,206

【花都纪事●YY★2013.01.06】白羽成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丞相。静对不住您,花都求教的第一帖,竟然是您老。
一楼,各位爷。虽然有些胆怯,但是,总得有个开端,望各位爷不吝赐教。


1楼2014-01-06 17:34回复

    虽然HC了丞相很久,却因为本身是个方向痴,地理迷。所以,算不上是亮粉,只是一个纯HC粉,所以,文中难免出现各种漏洞,对战争的描写也会略去,所以这个定位其实就是一篇HC文,但是,为防黑的疯狂行为,会尽量依据历史事件来叙述。所以**后附带的都是可以考据的史料,其余的HC行为望各位无视。


    2楼2014-01-06 17:36
    回复
      2025-05-21 14:07:29
      广告
      楔子
      我是一只高龄白羽雁,如雪的羽毛每年秋都穿透末世汉王朝的连天烟火到达我的栖息地,终于,在27岁的这年,我再不能守约前往,力已不能从心,在下坠最后一瞬,我见自己的灵魂随着白羽一起冲入一个老人干枯的手中,他细细密密的缝好线之后,溘然长逝。。。。
      我在一个27岁的青年手中新生,白羽成扇。
      这一年,公元207年。


      3楼2014-01-06 17:36
      收起回复


        那段时光是快乐的,刘皇叔与先生常常彻夜长谈,我被握在温暖的手中缓缓轻摇,先生变成了刘皇叔口中必定笑吟吟才能唤出的名:“我家军师如何如何,我家军师如何如何。”
        第一张契约换来的白银;
        第一次收编的流浪人口;
        第一支编外操练的兵队;
        第一次。。。。。。
        刘备半生以来意想不到的第一次密集的来临,当他向他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兴奋的谈起的时候,完全不顾来至他们的白眼。
        一日,酒过三巡,当刘备再次絮絮叨叨的说起的时候,张飞乘着酒劲吼:“大哥,我看不出那厮哪里好,整天就见你开口军师闭口。。。。。”
        “住嘴。”刘备大吼。张飞从没听过刘备这样大声呵斥过他,赶紧收声。
        “唉,”刘备看着他的两个兄弟,叹了口气,说:“二弟,三弟有所不知,备得军师,如鱼得水。”
        张飞低着头嘀咕:“酸。”
        而张飞的酸味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我闪着白色身躯指向博望坡时,那场火烧燃尽关羽心中的傲气,烧得张飞放声狂笑:“军师军师,水啊水,走走走,我们喝酒去。”
        那日,我见关羽抚着他的美髯看他三弟兴奋的拖着先生微笑不语。
        **“第一次收编的流浪人口;
        第一支编外操练的兵队;”史料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载:“备性好结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髦而已矣!’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5楼2014-01-06 17:38
        收起回复
          既然玉楼提到了《三国演义》我也就来说说我心中的《三国演义》
          非常惭愧作为一个不合格的丞相HC粉,其实我没看这本书。但是电视剧看过两遍。
          我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对这本书有些许的莫名的排斥,这本书的作者罗贯中据说算是一位NC级别亮迷,他将对孔明先生的喜爱和敬仰进行艺术加工之后写入小说,按理说,这对诸葛先生是件好事,但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眼中,这本书竟然成了先生的毒,因为先生不会像书里那样算准谁谁谁在何时何地出现,也没有草船借箭,更不会施点巫术就能借来东风。于是,有人就会说,诸葛亮都是假的,啥都不会。因为他会的,真正的他历史上厚重的他,小说并没有侧重描绘,在这个不踩就捧靠名人成名的疯狂时代,实际很多人很多行为已经失控。所以,为尊重先生本人,我在HC时也尽量通过一些严谨的史学家记录下来的支离破碎的但是可靠性非常高的史料进行拼凑,试图去接近一个更为真实的他。
          但是,听一位资深亮迷说过,就他本人看过的所有小说,《三国演义》是三国小说中写得最好的,所以,此书还是值得推崇的,特别是玉楼说自己的妈妈迷上了时候,我有找到知音的感觉,哈哈。书虽没看过,电视剧却是细细看了的,相信和玉楼的妈妈进行间接交流没问题。
          @玉楼春晚


          18楼2014-01-07 11:14
          收起回复
            哈哈,喜欢讨论,更喜欢这样的讨论,世上喜欢曹操的人何其多,三国时代可以说是最英雄辈出的时代,而美女爱英雄自是理所当然,何况曹操那样有韬略的英雄。我们各自喜欢自己的,静仅表达自己观点,没有强求和说服的意思。只是,我这篇算是站在曹操敌方的HC文,还希望子君能多包容啊,曹操对先生可也是思之求之,相信子君定也不会排斥先生的,哈哈。只是可惜,静笔力微薄,不能更好将真实的先生表达出来。所以,发文上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希望子君多多冒泡——哪怕是批评。
            @守厚星子君


            23楼2014-01-07 13:01
            收起回复
              没想到八月爪机发来这么一大段回复,感动。。。这么说吧,也不能说先生在刘备手下屈才了,算是才尽其用了,只是那个时代并不是每个人努力过了就能获得想要的,战场瞬息万变,没有定数,袁氏因为一场官渡之战灭族,曹操在赤壁之后元气大伤,刘备于夷陵大火损兵折将,这三场著名的战役每场都改变一个雄主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格局。
              但是在这些不定数当真,刘备予以孔明的器重和信任就是对一个人才最好的回报,可以说他们是君臣,其实也是知己,他们怀着相同的梦想前行,从孔明出山之日为刘备制定《隆中对》那一刻开始,蜀汉一直是按其路线走下去的,直到跨有荆益两州。至于之后发生的变数,我后面的更里会提到,三国时代,一个国的败落不像和平年代那样,仅仅内部或者仅仅刘备一人就能使其败落,所谓三足鼎立,其实相互节制,相互依存,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所以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
              八月说到的周瑜(字公瑾)——八月确是性情中人,哈哈哈。放心,我不是看的演义,所以也不会抹黑于他,“曲有误,周郎顾”的男子怎么可能心胸狭隘。相反,在无数亮迷的心里,周公瑾是孔明的知音,天才和英雄因为其非凡的才识都注定是孤独的吧,如果这世上有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你去想想他该是有多么欣喜啊。
              @似水流年如梦中


              29楼2014-01-11 13:12
              收起回复
                感觉自己写得有些力不从心,等着爷们的指点
                周一上菜。


                30楼2014-01-13 10:28
                回复
                  2025-05-21 14:01:29
                  广告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我从别人口中听来的“煮酒论英雄”典故虽然让我对刘皇叔另眼相看,但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话在乱世是褒奖也是灾难,特别是当说这话的人已拥百万之众傲视群雄,而他眼中的对手,我们的刘皇叔还寄人篱下,能战的必备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对方一样不缺(勉强缺人和),我方一样不占(勉强占人和)的情况下,“撤离”成为当务之急,当地百姓执意跟随,人群杂乱浩荡,行进速度缓慢。
                  “军师,你去叫大哥先行,这速度,一日难行二十里,曹操不到两日就追上来了。”张飞从维持秩序的队伍中骑马奔过来对着先生焦急的说。
                  先生握着我,手心一直沁着汗,但依然保持着他淡然的神态说:“已经劝过主公了,但是,他执意跟百姓一起前行。”
                  “你是水,想想办法。”
                  “唉,如果主公真能弃百姓不顾,那他也就不会成为我主公了,你回去罢,我已经派云长飞信夏口来接。”
                  “好。”
                  曹操日行百里死追,刘皇叔与刘琦会合后,先生于危难之际请命江东,企图说服孙权共拒于操。
                  当时驻守夏口的是刘表长子刘琦。史料如下: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1楼2014-01-13 10:29
                  回复
                    —————————————————本更完——————————————————


                    34楼2014-01-13 10:32
                    回复
                      网上有各种专家教授对子午谷奇谋进行正反两方的辩驳,都似乎各自占理,但是战场瞬息万变,岂是靠辩论就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因为没采用子午谷奇谋就是丞相之错的言论也显偏颇,谁又能证明子午谷奇谋就能一定成功?
                      事实上,两年后曹真伐蜀时就是走的子午道,“会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曹真发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战士悉作”——魏国大将曹真就亲自去证明了一下,子午谷真的不具备奇袭的地理条件。
                      而以一个胜负不能定的计谋赌一场可能灭国的搏,这个赌局丞相无力承担,蜀国也输不起。


                      46楼2014-01-16 12:57
                      回复
                        首先。谢谢亲爱的玉楼如此大度宽容。
                        诚如玉楼看到的一样,对于玉楼这样公正普通的质疑,我们是不会拒绝和反感的。对于战略的讨论当然是“百花齐放”更好。切磋使人进步嘛。
                        我虽自诩HC,NC粉,但,其实早就过了那眼冒双星,嘴挂口水的青涩年龄,自然也过了经不起别人质疑丞相的年龄。之前我所说的“刻意质疑”不过是为了美化一些人罢了。丞相本来就不是神,但也经不起某些“叫兽”在将他拉下神坛之后顺势踩上一脚,“不用奇谋就证明他没有军事才能云云”又因了他们这些不当行为误导了多少不了解真相的人——这些在这里就不赘述。
                        丞相一生淡泊,就是陨落之前对成都赶来的史官也不曾留一言,可见他对自己身后之名更是看得开。作为亮迷虽做不到他那样的淡定,也当不去强求别人对他的赞美和敬仰。只是就算有的“叫兽”之流将他如何“平庸”化,他的死敌司马懿祖孙对他的推崇和敬重也足能证明他的才能。北魏在伐蜀时,敌国大将在经过定军山时下令他的军队在丞相墓地方圆十里之内不得烧杀砍伐——来自敌军的敬仰足以让后世对他是非功过的争执显出苍白来。
                        ——————————————————————————
                        以上和玉楼的交流算是暂告一段落,谢谢玉楼这样无意提及的问题,让我有了一个“显摆”丞相的机会。.至于羽扇文,惭愧至极,情绪已经中断,但愿休息一两天能续上,争取不断更。


                        48楼2014-01-17 09:47
                        收起回复
                          年底巨忙,可是更完这更,一粒剩粮都木有了


                          49楼2014-01-20 09:38
                          收起回复
                            看完玉楼的回复,说实话,内心感动满满。可以说玉楼对我笔下人物的解读可谓入骨三分。
                            其实很想将全文写得更轻松些,因为毕竟他们这些人不是悲观的人。但是从丢失荆州开始,他们所承担的一切就已经变得沉重。
                            我的心中,英雄有两种:一种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虎将,如云长,翼德,子龙将军。一种是不管成败,顺境逆境都能勇往直前,竭尽全力辅助和担当的人,如丞相。有时候承担不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力量。
                            @玉楼春晚


                            53楼2014-01-21 10:57
                            收起回复
                              2025-05-21 13:55:29
                              广告
                              由于担心到最后会越来越沉重,不想留到正月更文。所以想在今年更完,今天加更一次。


                              55楼2014-01-25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