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吧 关注:13,761贴子:90,642

马斯洛的心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年-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的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和“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马斯洛提出了闻名于世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称“人本心理学之父”。我认为马斯洛的心理学有两个关键词:“动机”&“人格”。也就是对“动机”的研究和对“人格”的研究。


IP属地:山东1楼2014-01-12 16:05回复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是《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代表作是《人性能达的境界》。


    IP属地:山东2楼2014-01-12 16:08
    回复
      下面介绍一下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
      需求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毋庸置疑,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具体来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可能最为强烈。如果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么,其他需要可能变得似乎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这时就可以说,整个机体的特点就是饥饿,因为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所控制。此时,全部能力都被投入到解决饥饿的活动中去。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写诗的冲动、买车的欲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买一双新鞋的需求等,统统忘到脑后,或者其重要性只排第二位。对于一个极度饥饿的人,除了食物,其他任何兴趣都不存在了。他的梦里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思维活动的中心是食物,感情的对象是食物。他只感知到食物,只想获得食物。
      2. 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接着就会出现一整套新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归纳为安全类型的需要(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
      3. 归属与爱的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得到了很好地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以此为中心。对爱的需要包括情感的付出和接受。如果这不能得到满足,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会渴望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他希望获得一个位置,胜过希望获得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东西。此时,他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被抛弃、被拒绝,举目无亲,尝到浪迹人间的痛苦。
      4. 尊重需要
      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希望较高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信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或欲望。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对实力、成就、优势、胜任以及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的欲望。第二,对名誉或威信(受人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对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等的欲望。尊重需要的满足会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基于他人的看法而不是基于自己真实的能力、潜力的自尊是危险的。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建立在当之无愧的受人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没有依据的奉承之上。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即使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仍然可以预期:新的不满足和不安往往又将迅速发展起来,除非人正在从事着适合自己干的事情。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心。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在满足这一需要所采取的方式上,人与人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想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有的人可能想在体育上大显身手,还有的人可能想通过绘画或创造发明。在这一层次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明显的出现,通常要依赖于前面所说的生理、安全、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1-12 16:14
      回复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自我实现者”。若在几个世纪之前,自我实现者会被称为是与上帝同道或神圣的人。自我实现者通常被认为在全体人群中的比例约1%,可以说可遇而不可求,而且他们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马斯洛的研究对象包括他认识的一些人和朋友,以及一些公众人物和历史人物。如:托马斯・杰斐逊、林肯、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埃莉诺・罗斯福、爱因斯坦、简・亚当斯、斯宾诺莎、鲁思・本尼迪克特等人。另外,马斯洛对三千名大学生进行了筛选,但只选出了一名大学生可直接作为研究对象,和一二十名也许将来可作为研究对象(“成长良好的”)。

        托马斯・杰斐逊 ↑

        林肯 ↑

        美国总统山 ↑

        杜鲁门 ↑

        艾森豪威尔 ↑

        埃莉诺・罗斯福 ↑

        爱因斯坦 ↑

        简・亚当斯 ↑

        斯宾诺莎 ↑

        鲁思・本尼迪克特 ↑


        IP属地:山东4楼2014-01-12 16:24
        回复
          人性是超越文化、超越国界的。自我实现者并非都是美国人,中国也有,世界各国都有。自我实现者展现了人类共有的一些潜力。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观察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19条。1. 对现实的感知 2. 接受性 3. 自发性 4. 以问题为中心 5. 超然独处 6. 自主性 7. 清新的鉴赏力 8. 高峰体验 9. 人类亲情 10. 谦逊与尊重 11. 人际关系 12. 道德 13. 手段与目的 14. 幽默感 15. 创造性 16. 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 17. 不完美性 18. 价值 19. 二分法的消解


          IP属地:山东5楼2014-01-12 16:27
          回复
            1. 对现实的感知
            辨别人格中的虚伪、欺骗、不诚实,以及大体正确有效地判别他人的不寻常的能力。他们作为一类人,似乎能比其他人更迅速更正确地看到被隐藏和混淆的现实。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似乎总是比常人要更高。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真实的存在,而不是拘泥于他们自己或他们所属文化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信仰中。一般来说自我实现者不惧怕未知的事物,不受它们的威胁,这一点与普通人大不一样。
            2. 接受性
            自我实现者能够以一个人在接受大自然的特性时所持的那种毫不怀疑的态度,来接受脆弱、过失、弱点,以及人性的罪恶面。他们看见的是人性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他们希望的人性。自我实现者的眼睛并不为各种眼镜所累,从而歪曲、改变或者粉饰所见事实的真相。他们没有防御性,没有保护色或者伪装;他们厌恶别人身上的这类做作。假话、诡计、虚伪、装腔作势、面子、玩弄花招、以庸俗手法哗众取宠,这一切在他们身上异常罕见。
            3. 自发性
            自我实现者的行为特征是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或努力。他们对惯例的不遵从,不是表面性的,而是根本性的或内在的。面对种种俗套的仪式和礼节,他们会表现出善意的无可奈何和容忍,尽可能地通情达理。其实,自我实现者的这种遵从习俗的行为就像披在肩上的一件斗篷,可以轻易地甩掉。自我实现者实际上从不允许习俗惯例妨碍或阻止他们做他们认为是非常重要或者根本性的事情。他们是最有道德的人,尽管他们的道德准则与周围人不尽相同。
            4.以问题为中心
            自我实现者通常都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他们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身对自己来说一般不是问题,他们一般也不太关切他们自己。这些自我实现的人通常有一些人生的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这些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这些任务未必是他们喜欢的或自己选择的,这些可能是他们所感到的职责、义务或者责任,是“他们必须做的工作”。
            5. 超然独处
            自我实现者都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感到不适。而且他们比一般人更喜欢独处与隐居。内倾和外倾的两分法几乎完全不适合于这些人。他们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动的事情的影响。自我实现者并非在一般意义上需要他人。自我实现者自己下决心、自己拿主意,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自我实现者较一般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意志”,更少宿命论。
            6.自主性
            自我实现者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以及潜在的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满足和美好生活的决定物是个体内在的,而不是社会性的。他们已变得足够坚强,能够不受他人的赞扬甚至自己情感的影响。荣誉、地位、奖赏、威信以及人们所能给予的爱,与自我发展以及内在成长相比,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7.清新的鉴赏力
            自我实现者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他们带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清新而又天真无邪地体验生命的基本内涵。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甚至惯常的平淡生活中的琐事也会使他们激动、兴奋和入迷。他们从生活的基本体验中得到了喜悦、鼓舞和力量。然而,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去夜总会、得到一大笔钱或者一次宴会中获得上述感受。
            8.高峰体验
            被称为神秘体验的主观体验,对于自我实现者来说是相当普遍的。有一些相同的感受:无限宽广的地平线在眼前展开,同时出现未曾有过的更有力和更无助的感受、极度的狂喜、迷茫、敬畏感、失落于时间和空间中的感受,最后意识到发生了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事情的感受。自我实现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被这种体验所改变和提升。这是一种自然体验,我把它称作高峰体验。
            9. 人类亲情
            自我实现者对人类怀着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他们感受到亲情和关联,正因为如此,他们有帮助人类的真诚愿望,就好像所有人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如果一个人的视野不够开阔,那么他可能就体会不到这种人类认同感。自我实现者就像一个异乡中的异客,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不管人们多么喜欢他。他经常为普通人的缺点而沮丧、气愤,甚至被激怒,但不管相距多远,他总是感到与这些人有一种内在的亲缘关系。
            10. 谦逊与尊重
            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可称为在最深刻意义上民主的人。他们能够,也的确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友好相处,无论其阶级、教育、政治信仰、种族或肤色情况如何。必须把这种民主感情同缺乏鉴别力、同不加分辨地把一个人等同于另一个人的做法加以区分。这些研究对象本身就是杰出人物,他们选择的朋友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是性格、能力、天赋上的杰出人物,而不是出身、种族、血统、家族、家庭、寿命、青春、声誉或权力方面的杰出人物。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1-12 16:31
            回复
              11. 人际关系
              自我实现者比其他成年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他们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交融、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更多消除自我界限的能力。他们至少吸引一些钦佩者、朋友甚至信徒、崇拜者。自我实现者与他的钦佩者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厢情愿的。钦佩者们要求的总是多于被钦佩者愿意给予的。当被迫建立这种关系时,自我实现者通常是好心和愉快的,但是一般都会尽可能礼貌地回避那些钦佩者。
              12. 道德
              这些人的道德力量很强,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他们只做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事。不用说,他们的是非观念往往是不合习俗的。若在几个世纪之前,这些人会被称为是与上帝同道或神圣的人。如果仅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解释宗教,那么这些人,包括无神论者,都属于宗教信仰者。但如果更保守地使用“宗教”这个术语,来强调超自然因素和传统的宗教观念(这当然是更普遍的用法),那么答案就是截然相反的——他们当中几乎无人信仰宗教。
              13. 手段与目的
              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的界线泾渭分明。一般来说,他们关注于目的,手段则相当明确地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经常将对其他人来说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视为目的本身。他们较常人更有可能纯粹地欣赏“做”本身;他们常常既能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他们有时还可能将平时最不起眼的活动变成一场具有内在欢乐的游戏、舞蹈或者戏剧。
              14. 幽默感
              自我实现者的幽默感不同于一般类型。对于一般人感到滑稽的事物,他们并不感到如此。恶意的幽默(以伤害某人来逗笑大家)、体现优越感的幽默(嘲笑他人的弱点)、反禁忌性的幽默(硬充滑稽的猥亵的笑话)都不会使他们感到开心。他们的幽默的特点在于:常常是更紧密地与哲理而不是与其他东西相联系。这是真正的人的幽默。因为它主要是笼统地取笑人类的愚蠢、得意忘形或妄自尊大。这种幽默有时以自嘲的形式出现,但自嘲者不会表现得像个小丑或受虐狂。
              15. 创造性
              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与莫扎特型的特殊天赋的创造力是不同的。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似乎与未失童真的孩子们的天真的、普遍的创造力一脉相承,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大多数人随着对社会的适应逐渐丧失了它,但有少数人似乎保持了这种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先是像大多数人那样丧失了它,而后在生活中又失而复得。这种创造力并不一定是以著书、作曲、创造艺术作品这些通常的形式体现出来,相反它可能要普通得多。
              16. 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
              虽然自我实现者在多方面与文化和睦相处,但可以说他们全都在某种深刻的、意味深长的意义上抵制文化适应,并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疏远他们沉浸于其中的文化。自我实现者并不急于改变文化。他们对文化进行权衡、分析、辨别,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受自己的个性原则而不是受社会原则的支配,更少文化适应、更少平均化、更少模式化。他们不仅仅是或不单纯是美国人,从广义上说,他们比其他人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人类的一员。
              17. 不完美性
              自我实现者会表现出人类的许多小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好人、非常好的人,乃至伟人都是可以找到的。事实上确实存在着创造者、先知、哲人、圣人、巨人和实干家。即使这些人十分罕见、凤毛麟角,也给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希望。然而,就是他们也会不时流露出易怒、暴躁、乏味、自私或沮丧等弱点。为了避免对人性失望,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18. 价值
              在生活的很多领域,冲突、斗争以及选择时的犹豫和矛盾减弱或消失了。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享受差异,而不是害怕它们。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而没有两个自我是完全相同的。自我实现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个体化的程度却又更高。他们之间非常相似的同时又迥然不同。他们比任何一类人都有着更彻底的个体化,同时又有着更完全的社会化,有着对人类更深刻的认同。他们更接近于人类共性的同时,又更接近于他们独特的个体性。
              19. 二分法的消解
              许多过去认为是内在对立的东西,在健康者看来合并结合为统一体。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心与灵、理性与本能、认知与意动之间由来已久的对立消失了。它们的关系由对抗变为协作,它们之间的冲突消失。因为它们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得出的是同样的结论。一句话,在健康者身上,欲望与理性相互吻合,天衣无缝。对于自我实现者,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互相协作的,它们之间并不发生冲突,它们的利益也无根本分歧。
              引用: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上文介绍了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对“超个人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人性能达的境界》。
              马斯洛吧的精品区里也有介绍“超个人心理学”的帖子。
              马斯洛吧 http://tieba.baidu.com/f?kw=%C2%ED%CB%B9%C2%E5
              欢迎对马斯洛的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加入马斯洛吧!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1-12 16:34
              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14-01-27 23:59
                收起回复
                  楼主怎么解释绝食自尽、为了信仰自杀等违反本能的事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2-04 12:55
                  收起回复
                    经典


                    IP属地:山东11楼2014-02-06 22:48
                    回复
                      太好了,感谢楼主。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2-06 23:12
                      回复
                        LZ是马斯洛迷吧~~~不过多谢推荐


                        13楼2014-02-19 16:31
                        回复
                          感觉自己很浅薄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3-02 15:47
                          回复
                            。。好棒地理论,有没有人格心理学专本?貌似这类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一个体系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3-04 20:14
                            收起回复